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件:专题5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件:专题5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03 11:46:20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一 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情境导入
2013年2月12日,朝鲜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成功
举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此次核试验使用爆
发力大、小型化、轻量化的原子弹,在高度水
平上安全而完美地举行。2月15日,全面禁止
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确认此次引发的震级
为4.9。此次核试验,造成朝鲜本国和包括韩国、日本及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邻国出现核辐射风险。核试验不会颠倒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态势,但是它将严重损害朝鲜、韩国和美国举行有意义对话的机遇。朝核材料或将外流,它为一些像朝鲜一样想拥有核武器的门槛国家提供了一个坏榜样,为最可怕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创造了前提条件,这种武器最终可能落入国际恐怖分子手中 。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半岛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历史上的朝鲜战争对朝鲜半岛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课程标准
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一、朝鲜半岛上的较量
1.背景
(1)日本投降以后,在美苏的策划下,朝鲜半岛分裂为__________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2)______和美国从朝鲜撤出军队,朝鲜南北关系迅速恶化。大韩民国苏联2.过程
(1)内战爆发:_____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组织所谓“____________”进行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演变为美国侵朝战争。
(2)中国参战:1950年10月,中国人民_________赴朝作战,中朝军队经过五次战役,把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3)战争结束:1953年,中朝军队与联合国军签订_______________,朝鲜战争结束。
3.评价: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局部战争。1950志愿军联合国军朝鲜停战协定特别提醒 中国派部队入朝参战采用“志愿军”的名义,是出于国际战略全局的考虑。中国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是在美国武装侵略面前迫不得已的选择。只是想达到制止侵略的目的,并不希望扩大战争规模。采用“志愿军”名义而不是以国家正规军的身份出兵,是为了争取朝鲜战争的地方化,使其不至于成为中美两国之间乃至世界性的全面战争。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背景
(1)1954年___________签订,越南分裂为“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共和国”。
(2)美国在南越建立傀儡政权,越南南方人民组成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2.过程
(1)“特种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由美国军事顾问指挥、由美国出钱出枪的“_________”,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
(2)“局部战争”:1965年,美国直接出兵越南,将“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日内瓦协议特种战争(3)美军撤退:1973年,美国被迫在巴黎签订和平协议,美军撤出越南。
(4)战争结束:1975年,越南南部首府_____获得解放,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胜利结束。
3.评价
(1)越南战争是继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发动的又一次局部战争,是美国侵略战争史上历时最长、损耗最大的一次战争。
(2)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给越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西贡特别提醒 美苏两极格局下,冷战是最基本的对抗形式,但并不说明没有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战争也并不一定是美苏之间的直接武装冲突,还可以体现为两国支持的其他势力的较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表面上都是美国和朝鲜、越南的战争,实质上暗含着美苏之间的激烈对抗。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异同点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并侵犯了中国主权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并在军事上包围中国原因
时间1950-1953年1961-1973年1953年交战各方签订停战协定1973年美国在巴黎签订和平协议,美军撤出越南;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结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在军事上大体赶上美国影响本质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公开的军事较量原因都因美国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而爆发和扩大;都是冷战对峙下的“热战”,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发展结果过程苏联和中国都支持朝鲜和越南性质都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战略的失败朝越两国进行的都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美国进行的都是侵略战争1.目的:美帝国主义在发动侵朝战争的同时,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中国解放宝岛台湾。不久,美国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轰炸中国东北。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主权遭受侵犯。只有抗美援朝,才能保家卫国。
2.性质: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扩大其在东亚的侵略权益,推行霸权政策。美国侵略朝鲜是对朝鲜内政的严重干涉,并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所以,抗美援朝是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性质和意义3.意义
(1)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2)战争的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3)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
(4)使中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军和其他各兵种的国防军,并取得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
(5)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   下图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问题。第(1)问注意A段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前期。该时期美国参与朝鲜战争,导致军费上升。B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尼克松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结束越南战争,军费下降。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对 抗、缓和。[答案] (1)主要事件:朝鲜战争。
原因:70年代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
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这场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
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
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
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
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2: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
——克拉克(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总司令)[综合探究] (1)“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克拉克对朝鲜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吗?为什么?
[思路引领]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由材料中的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可以明确“这”是什么。第(2)问克拉克并没有认识到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失败的根源。[尝试答题] (1)“这”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不对。因为美国侵略朝鲜是非正义的行为,必然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谴责;中朝两国人民的浴血奋战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课件22张PPT。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情境导入
右图为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科威特遗留
下的坦克残骸。1991年1月16日,以美
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
后,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
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海湾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2.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取胜的原因有哪些?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课程标准
了解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一、惨烈空前的两伊战争
1.历史渊源
(1)伊朗、伊拉克均为海湾地区强国,两国在_____、宗教信 仰、边界划分以及国家利益等方面存在着矛盾。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双方因_____产生的矛盾加剧。伊朗的霍梅尼和伊拉克的萨达姆分别掌握两国政权后,两伊矛盾进一步激化。石油民族2.过程
(1)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对伊朗发动全面进攻,两伊战争开始。
(2)1987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两伊停火,两伊先后接受这项决议。
(3)_____年8月20日,两伊战争结束。
3.影响
(1)战争给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削弱,经济发展计划推迟二三十年。1988(2)两伊战争推迟了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国家对新式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追求,引起中东地区新的军备竞赛。
特别提醒 地区冲突的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原因。避免地区冲突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地区争端。二、冲击海湾的“沙漠风暴”
1.背景
(1)1990年7月,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8月伊拉克出兵占领了科威特,引发________危机。
(2)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要求伊拉克撤军,后来又通过决议,准许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2.过程
(1)空中打击: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____________”的空中打击,海湾战争开 始。海湾沙漠风暴(2)地面进攻:2月24日,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代号为“____________”的地面攻势。
(3)战争结束:2月28日,在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的多项决议后,多国部队停止军事行动,海湾战争结束。
3.特点
(1)海湾战争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
(2)海湾战争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__________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①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
②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的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________。沙漠军刀科学技术精确度③整个战争的范围和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__________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3)海湾战争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现代战争所产生的诸多新特点。
①__________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形式。
②进攻以机动作战作为基本的方式。
③交战的主要手段是____________攻击。
④电子战成为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
⑤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协同性空中作战远程火力4.高科技与现代战争的关系
(1)高科技和大量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运用于战争,使得战争的_________越来越大,在战争中占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的控制越来越强。
(2)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技含量。
特别提醒 高技术局部战争是当代世界多种矛盾激烈斗争的产物,与国际战略格局紧密相连,其发生、发展和结局受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战争成了以高技术水平为突出标志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危害性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1.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矛盾或领土、边界纠纷。其中有一些矛盾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二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开始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2.从现实情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1.海湾战争是两极格局临近结束时的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 争,它反映了世界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通过这场战争,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对海湾地区的控制能力有所加强;同时这场战争也反映出苏联已无力在海湾地区与美国抗衡。
2.海湾战争发生在雅尔塔体系瓦解之际,是一个地区性的大国单独向世界秩序进行的公开挑战。围绕着这一挑战,中东国家发生严重分裂,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海湾战争的影响3.在处理海湾危机的过程中,联合国的威望得到了提高。美苏两国领导人采取一致行动,国际社会在遵守决议方面也表现出空前的一致。    (2014·南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48万,战争直接消耗791亿美元;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10万,战争消耗高达2 000多亿美元。材料2: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地面部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200多千克,航母编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1.1-1.38吨,美军共消耗各类物资1.7万余种3 000多万吨,几乎等于上千万人的苏联军队在4年卫国战争中物资总消耗6 600万吨的一半;多国部队在战争中总共花掉6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连美国也无力独自支付这笔费用。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有关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面对战争的消耗巨大,美国是怎样解决困难的?从中可以看出,美国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解析] 本题以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消耗为切入点,考查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及美国在战争中的策略。第(1)问主要从战争的残酷性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需要结合美国在海湾战争的具体做法回答,特别要强调组建多国部队这一做法,美国通过这一做法转嫁了战争的负担。第二小问的解答要联系第一小问的答案,它和第一小问是紧密相连的。[答案] (1)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它带来的只能是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通过战争解决矛盾,得不偿失。
(2)解决办法:战争虽然是以美军为主力,但它是在联合国授权之下,以多国部队的名义出兵的。美国通过组建多国部队转嫁经济负担的方法,让参与行动的其他国家承担了大约90%的费用,自己则以最小的负担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出发点:美国自身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88年8月8日晚上8时15分,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宣 布:“两伊将于1988年8月20日格林尼治时间3时正式停 火。”这一消息传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时,人们涌上街头,互相拥抱,欢呼雀跃;当消息传到伊朗首都德黑兰时,也出现了同样的场面,人们激动地说:“停火太好了!太好了!”8月20日,燃烧了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之火终于熄灭。
材料2:我记得那是1984年2月27日的早上,我们听见一阵战机轰隆飞过上空,不久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器的表面就沾上了一层黑色物质。然后,我就感觉身体火烫,鼻孔很疼痒。接着……不……是马上呼吸困难,像是窒息一样。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分更是疼痛不已。
——一位遭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伊朗士兵的回忆
?材料3:
遭袭后,石油码头燃起大火
[综合探究] (1)两伊战争起止时间是何时?两伊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2)材料2、3所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思路引领] 本题中设计的材料以及问题与当今非常注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相结合,关注热点一直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材料题解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本题主要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和两个国家分析得出题干涉及的是两伊战争。然后再根据问题分别组织答案。[尝试答题] (1)两伊战争爆发于1980年9月,1988年8月结束。在领土、民族、宗教信仰、领导人个人恩怨和边界纠纷等方面存在矛盾。
(2)两伊战争使海湾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人民受到极大伤害,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主要是由于战争中化学武器的使用、“袭船战”、对对方石油设备和基地进行攻击等造成的。课件19张PPT。二 频繁的地区冲突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情境导入
2011年9月,无视美国和以色列的反对,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于
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秘书
长潘基文当面递交了巴勒斯坦寻求成
为联合国第194个会员国的申请。虽然这次申请未能如愿,但巴勒斯坦朝着建国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巴勒斯坦问题产生的渊源是什么?
2.促进中东问题和平解决的有利因素有哪些?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课程标准
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一、艰难的和平之路
1.历史渊源
(1)历史上,巴勒斯坦是_______和阿拉伯人共同的聚居地,古罗马帝国时期绝大多数犹太人被赶走,后来犹太复国主义者掀起了复国运动。犹太人(2)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_____的决议,决定成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
(3)1948年5月14日,________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一直未能成立。
2.五次中东战争:从1948年至1982年,阿以之间先后爆发五次中东战争。结果以色列占领了__________的大部分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分治以色列巴勒斯坦3.中东和平进程
(1)重大突破
①1991年10月,阿以举行马德里谈判,在“______________”的原则基础上开始进行和谈。
②1993年,巴勒斯坦领导人____________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则宣言》。
③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以土地换和平阿拉法特(2)存在问题
①巴以暴力冲突愈演愈烈,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巴以之间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
②巴以和平进程艰辛而漫长,有待冲突各方及国际社会共同推动解决。
特别提醒 由于以色列地处欧亚非三大洲接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周围全是阿拉伯国家,美国把以色列变成在中东同苏联对抗的基地,利用以色列牵制阿拉伯国家中的亲苏势力。为此,美国把以色列看成不沉的“航空母舰”,确保以色列安全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之一。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是造成中东问题复杂化的最重要原因。二、印巴战争
1.历史渊源
(1)二战前印度为_______的殖民地;二战后,印度独立运动高涨。
(2)1947年,英国的印度总督公布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宣布独立,分别建国。
(3)蒙巴顿方案及印巴分治为印巴两国遗留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克什米尔问题,成为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
2.三次印巴战争
(1)第一次:1947年-1949年初,结果双方划定了停火线,规定印度控制____________五分之三的地区和400万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五分之二的地区和100万人口。英国克什米尔(2)第二次:1965年,战争没能解决任何问题,双方的谈判也没有取得进展。
(3)第三次:1971年,印巴之间又爆发了第三次战争。
3.克什米尔问题现状:印巴双方在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不时发生冲突,克什米尔前景仍然扑朔迷离。
特别提醒 印巴冲突完全是殖民主义留下的后遗症。英国势力在退出印度的同时,故意造成了印度的分裂,以保持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中东问题的复杂性1.关于耶路撒冷问题,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由于历史的和宗教的原因,缺乏信任和沟通。
2.中东地处边缘要害地带,关系复杂,涉及国家多。
3.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中东问题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4.外部势力插手中东事务。两极格局下,美苏在中东地区争夺异常激烈。目前,美俄围绕中东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
1.克什米尔地区的重要性
(1)地理上:与中、印、巴、阿交界。
(2)战略上:在冷战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价值。
①政治价值:与克什米尔联系在一起的南亚次大陆在东西方集团中的归属将对冷战格局的稳定与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②军事价值:建立机场可对亚洲其他国家构成战略威胁。
2.印巴对克什米尔的认识角度不同
(1)印度:从整个亚洲政治格局、战略位置的角度认识,反映了印度想通过控制克什米尔,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2)巴基斯坦:从民族荣誉、民族独立的角度认识。印巴争夺克什米尔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诺贝尔和平奖是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材料2:1997年美国国家安委会发表声明:“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就要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与幸福。这些都为美国的中东利益所在。”
——《中东黑血: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东》
材料3: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简称)制造了一系列针对以色列的自杀式爆炸事件。作为报复,以色列对哈马斯实施了“定点清除”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使哈马斯遭受重创。(1)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萨达特、阿拉法特和拉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2、3,说明巴以和平难以实现的因素。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第(1)问要根据所学从三人对和平与发展作出的主要贡献方面归结。第(2)问因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利益、巴以矛盾等。如何推进要从解决的方式手段、国际社会的协调、联合国督促调节等角度入手分析。[答案] (1)主要原因:萨达特率先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阿拉法特和拉宾签署巴以和平协议,极大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2)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插手中东事务,支持以色列;巴以运用极端手段相互报复,导致冲突不断。
战争无法解决阿以矛盾,和平谈判与政治解决是必由之路;国际社会应加大斡旋力度,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取得更多成果等;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调解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东地区示意图
材料2: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 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 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属于“边缘地带”。[综合探究] (1)请结合材料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二战后为何中东地区矛盾更加复杂?
(2)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思路引领] 本题考查中东问题产生的原因。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从争夺世界霸权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考查二战后中东问题更加复杂的原因,从材料中可看出美苏等大国的介入进一步使中东问题复杂化。第(2)问结合中东问题的现状进行思考。[尝试答题] (1)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美苏两国基于霸权要求,插手这一区域,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
(2)在领土方面有一个合理的处理;实现以土地换和平计划;减少大国的干涉;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尊重相互的宗教、民族信仰。课件7张PPT。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及教训1.主要特点
(1)战争与政治的联系更加直接。在许多情况下局部战争的目的最终不是完全依靠军事行动来达成,而是配合以政治、外交手段来解决。
(2)战争在某些方面有所限制。局部战争的目的有限,往往限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目标上;战争规模有限,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运用一定的兵力;战争的时间有限,力争避免旷日持久;战争的空间有限,多发生在战略边缘地区、争议地区或敏感地区。(3)战争的爆发多具有突然性。挑起战争的一方,往往以突然的方式给对方以猝不及防的打击,造成既成事实和有利于自己的局面。同时,由于局部战争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突然袭击可以达到“闪击制胜”“出奇制胜”的目的。
(4)大量使用高科技武器,使战争强度和消耗越来越大,高科技程度不断提高。2.教训
(1)发生冲突的发展中国家往往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
(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受到尊重。
(3)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1.对我国内政的启示
(1)民族、宗教问题无小事,必须谨慎处理。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更是应该把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首位,穷兵黩武的政策害人害己。
2.对我国外交的启示
(1)应重视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不搞霸权主义,推动地区互信与合作,实现和平崛起。
(2)应坚决反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倡导以和平方式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争端、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