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龟甲、兽骨
竹简、木牍
陶器、
青铜器、铁器缺点:布、帛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想一想?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纸的发明1、书写材料的演变 (1)秦汉时期:竹木简牍和丝织品;(2)西汉:西汉前期发明,用于书写和绘图;帛、竹、木、纸并行使用。(3)东汉: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用植物纤维造纸(即蔡侯纸)。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张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jiān,双丝的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为纸。元兴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缣帛就是丝绢材料。选择缣帛的你是一个很有品位的人,你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很高,考试要名列前茅,进餐、穿着讲求品位,而且很重视生活素质,最讨厌语言无味的人。由于竹简木牍由无数小小的长方条组成,把它串联起来当然十分方便,可是,要是皮带或绳断了,就会很麻烦。所以选择竹简木牍的你是一个细心、有耐心及不怕麻烦的人。你做事有条理,擅长把凌乱不堪的东西处理得整整齐齐。由于收藏金石需要占去很多空间,所以选择金石的你,可能在家里放满了心爱的摆设或装饰物,换个角度说,你喜欢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展示出来。由于甲骨在商朝多作占卜,选择甲骨作为记事材料的你很可能是一个星相命理迷,经常要看看各种运程预测。你个性单纯,相信整个世界冥冥之中自有主宰。小游戏:记事材料测个性2、意义 (1)地位: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2)作用:纸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美国学者德克·卜德说:“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科学的历程》 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指南针的含义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 2、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1)战国时期: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2)北宋: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①北宋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 ②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北宋:舟师夜晚观星......阴天....)
(南宋: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指南车是利用齿轮的原理制造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化设备,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 若遇天景曀霾,夜色暝黑,又不能辨方向,则当纵老马前行,令识道路,或出指南车及指南鱼,以辨方向。指南车法,世不传。鱼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椀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武经总要前集》卷15《制度·向导》 3、指南针的传播: 由于宋代期间与阿拉伯地区海上往来频繁,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4、意义: (1)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2)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 (1)实践经验: ①炼丹制药; 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2)知识积累: ①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 ②据说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为火药发明准备了条件。 ③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2、火药的应用 (1)唐末至宋初:(2)北宋: ①唐福、石普等人先后向朝廷进献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燃烧性火器; ②成书于1044年由曾公亮、丁度等人编著的《武经总要》中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并记录了当时的3种火药配方。(3)明代:战争中已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等现代武器雏形的兵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3、火药的传播 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4、火药的作用火药将人类社会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准备了条件《武经总要》中记录三个火药配方 南宋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制造了一种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先起火焰然后从子窠中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约230米)。” 单兵手榴弹:震天雷 《金史》记载,“震天雷”威力很大,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元朝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铜火铳 明·架火战车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传播。1、印刷术的发展: (1)隋唐:(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①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②作用: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3)活字印刷术的改进 ①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②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③清代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使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雕版印刷术(868年,《金刚经》最早的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刊印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司南据材料归纳雕版印刷术的不足是什么?材料一:材料二: 宋初,最艰巨的雕版工程是太祖开宝四年(971)于成都开始版印全部《大藏经》,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印成功,雕版有13万块。 三费:费时、费力、费钱泥活字的工艺王祯(生卒年不详),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元代著名农学家、活版印刷术改进者。他撰写的《农书》是继贾思勰《齐民要术》之后的又一部杰出的农业科学著作。 2、印刷术的传播 :向西经波斯传到埃及和欧洲。 3、对欧洲影响: (1)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书籍。(2)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条件。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鱼南宋:指南鱼、指南龟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12世纪末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埃及、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