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新桥镇东溪村七年级数学上册1有理数教案(打包5套)(新版)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新桥镇东溪村七年级数学上册1有理数教案(打包5套)(新版)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7-02 13:52:54

文档简介

1.2
数轴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数轴的概念,会读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
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
3
.经历数轴的发生和应用,体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轴和相反数的概念及用数轴上的
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相反数反映在数轴上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一只温度计,首先让学生说说温度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出提问:(1)温度计上的刻度是怎样表示温度的?(2)把温度计横放(零上温度向右),你觉得它像什么?(3)你能把温度计的
刻度画在纸上吗?引出新课:“数轴”。
(借助于温度计,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数轴。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亲切的。这些问题的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合作讨论,探究新知
动手操作:师生一起画一条数轴。
一画(直线);二定(定原定);三选(选正方向);四统一(单位长度要统一)。
问:观察数轴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考考你:下面图形是数轴的是(  )
(A)          
(B)
(C)          
(D)
问题:任何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得出:正数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数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通过设置问题串,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提高。)
3.解释应用,体验成功
 例1
如图,数轴上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
做一做:
如图,数轴上的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点A距原点几个单位长度?点B呢?
例2、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例2中画好的数轴,4与-4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0.5与0.5呢?像这样关系的两个数你还能找出多少对?
合作讨论:相同点是: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到原点的距离都是两个长度单位;不同点是:它们位居原点的两边。这样的数对可找出无数对,如:与-,5与-5等。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通常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或改变符号,用这个新数表示原数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做一做: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说出哪些互为相反数?
4,,-5,0,5,-4,-
四、课堂小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训练
1、下列语句描述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5与-5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5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数的相反数都与这个数本身不同.
B:除零以外的数都有它的相反数,零没有相反数.
C: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
D:任何一个数都有相反数.
3、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的整数有
个,其中
最小,
是非负数.
4.已知数轴上有A和B两点,
A
,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
A
与原点O的距离为3,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表示的数是
六、课后作业
1、作业本
2、全效学习
七、学后反思
1
2
3
-2 -1 
0
1
2
-3
-2 
-1
0
1
2
3
-2 -1 
0
1
2
C1.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理解有理数大小关系,会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2、能熟练运用法则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特别是应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难点: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中两个负数比较法则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多媒体显示)某一天我们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1)比较这一天下列两个城市间最低气温的高低(填“大于”或“小于”)
广州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哈尔滨;
武汉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__广州。
(2)把上述5个城市最低气温的数表示在数轴上,将这5个城市的气温用“<”连接起来;
(3)观察这5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温度的高低与相应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由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2例题讲解:
例1:在数轴上表示数5,0,-4,-1,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师生共同完成)
做一做: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对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①2和7   ②-1.5和-1  
③-和-  ④-1.412和-1.411
(2)求出图中各对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由①、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要点总结: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总结得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1)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例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完成)
(1)1与-10,(2)-0.001与0,(3)-0.8与;
(4)-与-;
(5)-(+)与-|-0.8|
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分组讨论,积极思考)
3、想一想:
我们有几种方法来判断有理数的大小?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讨论后,得出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共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法则,二是利用数轴,
当两个数比较时一般选用第一种,当多个有理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选用第二种较好。
四、课堂小結: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训练
1、利用数轴回答:
⑴有没有最大的整数和最小的整数?
⑵有没有最大的正整数和最小的正整数?
⑶有没有最大的负整数和最小的负整数?
2、填空: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自然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负整数是
3、求大于-
4并且小于3.2的所有整数。
4、
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把a,b,c用“<”号连接起来.
如上图所示,把-a,-b,-c用“<”号连接起来.
5、在数轴上,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个有理数,绝对值大的离原点近
B.两个有理数,大的在右边
C.两个负有理数,大的离原点近
D.两个正有理数,大的离原点远
六、课后作业
1、作业本
2、全效学习
七、学后反思
-20  
-10  
0  5 
10
c
a
b
0
5
-51.3绝对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于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初步学会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及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三、教学过程
1、巩固复习;
什么是数轴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1)甲、乙两辆出租车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行驶,记向东行驶的里程数为正。两辆出租车都从O地出发,甲车向东行驶10Km到达A处,记做_____Km,乙车向西行驶10Km到达B处,记做_____Km.
(2)用多媒体动画显示:两只小狗分别距原点多远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无需考虑数的正负性质,比如:在计算小狗所跑的路程中,与小狗跑的方向无关,这时所走的路程只需用正数,这样就必须引进一个新的概念 ———绝对值。
绝对值的概念
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比如:-5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5|=5;5的绝对值是5,记做|5|=5。
注意:①与原点的关系
②是个距离的概念
3、新课应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6
,
,
0,
-10,
+10
解:
|-1.6|=1.6
|
|=
|
0
|=0
|-10
|=10
|+10
|=10
2、填表
相反数
绝对值
2.05
1000
0

-1000
-2.05
4.根据上述题目,让学生归纳总结绝对值的特点。(教师进行补充小结)
特点: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做一做: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
②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什么数?
③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吗?
④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对吗?
⑤绝对值是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句话对吗?
(由学生口答完成,进一步巩固绝对值的概念)
5、例2、求绝对值等于4的数。
(让学生考虑这样的数有几个,是怎样得出这个结果的呢?对后一个问题由学生去讨论,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个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分析:
①从数字上分析
∵|+4|=4,
|-4|=4
∴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画一个数轴(如下图)
②从几何意义上分析,画一个数轴(如下图)
∵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即表示+4的点P和表示-4的点M
∴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
四、课堂小結: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由学生自行总结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的体会。
五、拓展训练
1.字母a表示一个数,-a表示什么
-a一定是负数吗
2.数轴上到-1的距离等于3的数是多少?
3.计算
六、课后作业
1、作业本
2、全效学习
七、学后反思
-4
-3
-2
-1
0
1
2
3
4
4个单位长度
4个单位长度
M
·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
教学目标:
了解自然数和分数是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应用。
经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应用,感受数还需作进一步拓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数的发展过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从自然数和分数进一步的扩展。
难点:本节“合作学习”第2(2)题学生不易理解
三、教学过程
1.奥运报道: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由621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96人,参加本届奥运会23个大项,212个分项的比赛。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奖牌88枚,其中金牌38枚,银牌27枚,铜牌23枚。
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
2.请阅读下面一段报道: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于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1座跨海大桥。
自然数有些是用来计数和测量的,而有些是用来标号或排序的。
做一做:
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和测量?哪些表示标号或排序?
(1)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
(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9米,地上70层,至1990年为止,是世界第5高楼。
3.在解答下列问题时,你会选用哪一类数?为什么?
(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
(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
练一练:
书本P6
作业题2、3
4.完成合作学习的第1个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①T32次火车发车时间是________;
②小慧坐火车从温州到杭州需______时;
③小慧在市内交通和检票进站最少需_________分钟;
④你是怎样理解“最迟”的含义的?
⑤小慧最迟在________时从温州出发才一定赶得上火车.
用自然数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合作学习第2个问题中第二问方案可行不可行怎么理解?
①硬卧下车票___________元/张?
②小慧打算买一张硬卧下车票后还剩_______元,她实际有_____元钱?
③方案可不可行,怎样计算
四、课堂小結:
1.回顾一下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数?
2.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数的应用?想一想这些数有什么作用?
3.想一想为什么有了自然数后还要引入分数或小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然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五、拓展训练
1.某航空公司把从城市A到城市B的机票因燃油涨价而上涨了15%,三个月后又因燃油价格的落而重新下调15%.问下调后的票价与上涨前比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2.如图一个台阶要铺地毯,则至少要买地毯
m.
六、课后作业
1、作业本
2、全效学习
七、学后反思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2)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了解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的扩展过程。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有理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的分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一次重大飞跃。
三、教学过程:
1、阅读下列教材
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123℃,夜晚可低至-233℃.
图中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不得不穿着既防寒又御热的太空服。
上面123℃和-233℃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呢?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向前走50米,向后退30米;从银行取出2000元,存入银行3000元等都是相反意义的量。
做一做:
下列各组是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A、向南走100米,向西走100米;
B、存钱,取钱
C、前进,后退
D、上升100米,下降20米
请同学举三个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并说说相反意义的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如123,15,3.14等来表示,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前面可加正号“+”来表示(“+”常省略不写);
把另一种与之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负号“-”来表示.
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负数前面可加负号“—”来表示(注意:“-”不可以省略!);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做一做
(1).规定盈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2.5万元,记做
万元,今年盈利3.2万元记做
万元。
(2).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918米,记作海拔___________米;吐鲁番盘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4米,记作海拔________________米.
(3).如果向银行存入50元记为50元,那么-30.5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规定增加的百分比为正,增加25%记做_______,-12%表示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把有理数进行分类
分类方法一:
整数
自然数
有理数
分数
分类方法二:
正数
有理数

整数
负数
4、例题:
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正分数?哪些是负分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
-8.4,2,,0.33,0,,-9.
仿照上面所示例题,请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3,-1,0,-,2002,-5,,1.32
,-,,5,—1.2
(1)整数集合{
};(2)正数集合{
};
(3)负数集合{
};(4)正分数集合{
};
(5)负分数集合{
};(6)负整数集合{
}
(7)有理数集合{
}。
四、课堂小結:
1.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什么是有理数?
3.有理数该如何分类?
五、拓展训练
1.零是整数吗 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 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吗 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
2.如果一个数不是负数,那么这数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不是正数,那么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小聪、小明、小慧三位同学分别记录了一周中各天收支情况如下表(记收入为正,单位:元):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星期学生







结余
小聪
10
-5.20
0
-4.80
5
-3
-3
-1
小明
8
0
0
0
-6
-1
0
1
小慧
12
-5
-2.50
-3
6
-7.50
0
0
(1)说出小聪这一行中10,-5.20,0,-4.80,5,-3各数的实际意义.
(2)说出星期五这一列中-6,6的实际意义
(3)说出最后一列中-1,1,0的实际意义.
六、课后作业
1、作业本
2、全效学习
七、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