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7-23 18: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利用
考点扫描: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一、
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北京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生态房屋,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非饮用水。据图回答1~2题。
1.
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地下径流
B.
地表径流
C.
蒸发
D.
水汽输送
2.
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
补充城市地下水
B.
减缓城市内涝
C.
缓解城市缺水
D.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下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该系统的广泛使用会(  )
A.
加剧城市内涝
B.
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C.
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D.
加重绿地土壤盐渍化
4.
该系统未能在我国吐鲁番市得到普及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A.
该系统投资大,成本过高
B.
吐鲁番气候干旱,降水少,利用率低
C.
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D.
吐鲁番雨水污染严重,无法利用
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观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河流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完成5~7题。
5.
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
雨水补给
C.
地下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
6.
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出现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7.
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
A.
恒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塔里木盆地
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
0.5
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
m、高4
m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据此完成8~10题。
8.
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A.
积雪融水
B.
冰川融水
C.
雾气
D.
雨水
9.
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  )
A.
山地冰雪
B.
海风
C.
下垫面状况
D.
洋流
10.
下列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  )
A.
我国西北地区
B.
非洲撒哈拉地区
C.
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
D.
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
下列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12.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二、
双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
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B.
库区水汽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
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
D.
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14.
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
海陆间大循环
B.
跨流域调水
C.
增加水汽输送的数量
D.
增加了地表径流的数量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字母a~I表示相应环节。读图回答15~16题。
15.
下列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f环节包括蒸发和植物蒸腾
B.
a—c—d—e循环涉及水汽数量最大
C.
我国西北部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
D.
若该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则c通常指的是向偏东方向输送水汽
16.
下列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石灰岩和页岩属于①这类岩石
B.
②③两种岩石不可能直接相互转化
C.
g、j、k环节分别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D.
h、i、I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下面左图为某区域水系示意图,右图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7题。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河为我国内流区的季节性河流
B.
图中乙河由东南流向西北
C.
图中河流参与了水循环
D.
丙河8月份由东北流向西南
三、
综合题
18.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价图。
(1)
结合材料一、二,总结出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关系。
(2)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为________,分析该地区缺水的原因。
(3)
请说出解决上题所述水资源问题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1.
B 解析:读图,利用生态屋顶收集雨水,直接影响了地表径流环节,B项正确。这部分雨水不被屋顶截留,首先会通过地表径流流走,不是地下径流,A项错误。在径流过程中,地表状况等因素才会影响蒸发和入渗,不是直接影响,C、D项错误。
2.
C 解析:利用生态屋顶收集雨水,收集的雨水用于城市建设当中,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缺水,C项正确。雨水被截留,减少了下渗,所以会减少地下水的补充,A项错误。屋顶收集的这部分雨水规模较小,在减缓城市内涝,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方面影响小,效益不明显,B、D项错误。
3.
C 解析:雨水收集再利用,可减小地面雨水聚集量,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减轻城市内涝且可以补充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上升,不会加重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
4.
B 解析:该系统主要用于对雨水的收集利用,由于吐鲁番市气候干旱,降水少,该系统建成后利用率会很低,造成设施的浪费。
5.
B 解析:该河流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一致,故可判断出,该河流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
6.
D 解析:结合上题结论,该河流径流量主要受降水影响,因而该河流的径流量最低应在冬季。
7.
C 解析:图示反映该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且该地区的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故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长江流域符合。
8.
C 解析:秘鲁沿岸以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很少,D项错误。沿海有秘鲁寒流经过,所以沿岸地区多大雾天气。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雾气,C项正确。积雪融水、冰川融化不需要用网收集,A、B项错误。
9.
A 解析: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山地冰雪,与A项无关。是海风将雾气吹到山坡上,B项有关。山坡地形的阻挡,体现了下垫面状况的影响,C项有关。多雾的原因是沿海有寒流经过,D项有关。
10.
C 解析: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同样在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的地区,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内陆,A项错误。非洲撒哈拉地区范围太大,内部或东部地区不适合,B项错误。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条件相符,C项正确。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位于内陆,不适合,D项错误。
11.
D 解析:火灾后第1年植被较稀疏,第6年植被更丰茂。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对雨水的涵养功能大,可增加下渗量,调节地表径流,使河流流量减小,峰值降低。因此,图中虚线表示第1年,实线表示第6年,故选D项。
12.
B 解析:植被对径流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雨水的下渗时间和下渗量来实现,故选B项。
13.
BD 解析:由于水体的热容量远大于陆地,水陆的热力差异,在较大的库区周围形成类似于海陆风的“湖陆风”。白天风从水库吹向岸边,夜间风从岸边吹向水面。从而在水库周围,蒸发增强,水面源源输来丰富水汽,周边空气湿度增大,使云量和降水有可能增加,使冬季降水也增加。水库主要调节下游的水位变化,使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变缓。
14.
AC 解析: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相当于海水蒸发经过水汽输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淡水),增加水汽输送的数量,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
15.
AD 解析:图中水循环的f环节位于陆地,包括蒸发和植物蒸腾,A项正确。a—c—d—e循环涉及水汽数量不是最大,最大的是海洋内部循环,a-b,B项错误。我国西北部河流的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d环节是大气降水,C项错误。若该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盛行西风控制,则c通常指的是向偏东方向输送水汽,D项正确。
16.
AB 解析: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中石灰岩和页岩属于①沉积岩这类岩石,A项正确。三大类岩石中,②是变质岩,③是岩浆岩,两种岩石不可能直接相互转化,B项正确。g、j、k环节分别形成沉积岩、岩浆、变质岩,C项错误。h、i、l三环节分别属于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D项错误。
17.
CD 解析:结合右图中湖泊和河流水位变化特征,8月,湖泊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流补给湖泊可知丙河流向,D项正确。河流与湖泊为互补关系,月份不同补给方向也不同,故A、B项错误。
18.
(1)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少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多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2)
华北地区 年降水量偏少,河流径流量较小;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少;水资源的污染与浪费严重;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答出3点即可)
(3)
调整生产结构,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实施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工程。(答出3点即可)
解析:第(1)题,通过两图的对比可得出答案。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最少,这与该地的径流量、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第(3)题,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