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7-23 18: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
单项选择题
右图是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等联合研制、生产的发酵系列产品“三益堂”牌“黑蒜”。该公司坐落于“中国大蒜第一镇”——宿羊山镇工业园区,地处310国道、陇海铁路、多条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交会处。据此回答1~2
题。
1.
该食品有限公司布局时考虑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  )
A.
靠近科研院所
B.
交通运输便利
C.
接近原料地
D.
消费市场广阔
2.
该公司“黑蒜”畅销国内外市场,影响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
(  )
A.
科技
B.
交通
C.
气候
D.
价格
右图为“中国水稻种植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四地水稻产区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
甲地光热充足,病虫害最少
B.
乙地劳动力丰富,商品率最高
C.
丙地水源充足,机械化水平最高
D.
丁地水稻生长期较长,品质最优
4.
图中四个水稻产区供给市场运输距离最远的是
(  )
A.

B.

C.

D.

  北京延庆县采用新型种植技术,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水果玉米。近年来由于北京市政府开始实行“农社对接”,引导该地玉米进入社区销售,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的水果玉米。据此回答5~6题。
5.
延庆生产出优质水果玉米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
科技   
B.
劳动力
C.
政策 
D.
交通
6.
居民能在家门口买到新鲜、优质的水果玉米主要是因为
(  )
A.
劳动力增多 
B.
自然条件改善
C.
土壤肥力增加
D.
国家政策支持
下图为“中美两国小麦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
①②③④四小麦分布地中,生产规模最小的是
(  )
A.

B.

C.

D.

8.
制约④地小麦生产的自然因素是
(  )
A.
热量
B.
土壤
C.
水源
D.
地形
右图为“海南岛农业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
海南岛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
热带迁移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10.
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该地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A.
面临南海,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B.
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
C.
地广人稀,耕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D.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下图表示“世界葡萄黄金种植带(阴影区域)和葡萄种植园景观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
与大陆东岸相比,该“黄金种植带”在北半球的大陆西岸较宽,是因为
(  )
A.
盛行西风
B.
地形地势
C.
沿岸洋流
D.
土壤性状
12.
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前提下,葡萄种植方式多采用东西走向,南北相隔一定的间距,其主要考虑(  )
A.
土地面积
B.
光照
C.
降水
D.
热量
13.
某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在收获葡萄前进行估产,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二、
双项选择题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甲图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乙图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4~15题。
甲    乙
14.
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
(  )
A.
洪泽湖周边地区 
B.
太湖周边地区
C.
沿江地区
D.
沿海地区
15.
“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有
(  )
A.
山地易排水   
B.
山地日照充足
C.
山地风力大
D.
山地云雾多
  右图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
与传统农业相比,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需要投入更多
(  )
A.
土地
B.
资金
C.
劳力
D.
技术
17.
目前,我国推广农业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的现实意义有
(  )
A.
解放农业生产劳动力
B.
调整农业地域类型
C.
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
D.
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
1.
C 解析:“中国大蒜第一镇”大蒜产量大,食品公司布局时考虑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接近原料地。
2.
A 解析:影响“黑蒜”畅销国内外市场的核心因素是科学技术培育的“黑蒜”品质。
3.
D 解析:从图示来看,我国水稻种植南方集中,北方分散。甲地位于海南岛,热量丰富,属于双季稻区,但南方阴雨天多,光照并不充足,而且病虫害也并不少;乙地位于江南地区,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商品率较低;丙地位于宁夏平原,虽然有黄河水灌溉,但并非水源充足,因面积限制,机械化水平不高;丁地是东北平原,人少地多,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因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生长期长,加之冬季温度低,病虫害较少,农药的使用量少,稻米的品质好。
4.
D 解析:甲、乙两区,虽然水稻生产集中,但因为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因而大多是就近消费;宁夏平原和东北平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有余粮调出,但比较丙、丁两地与我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华北、江淮和华南的距离,很明显的是东北地区要更远一些。
5.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京延庆县采用新型种植技术,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水果玉米”可知,延庆生产出优质水果玉米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科技。
6.
D 解析:据“北京市政府开始实行‘农社对接’,引导该地玉米进入社区销售”等题干信息可知,其原因是政策的支持。
7.
D 解析:①②地是美国中央大平原上的商品谷物农业中的春小麦区和冬小麦区;③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①②③地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④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小农经营为主,自给农业,商品率低,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8.
C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④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
9.
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中部杂粮林业区,海南岛大部分是水稻甘蔗区,为海南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10.
B 解析: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该地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优势自然条件是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四季都可播种、收获。面临南海,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不符合题目设问要求。海南岛屿、山地为主,耕地少,地狭人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共同特点,不是优势。
11.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葡萄黄金种植带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洋流分别由中部向南北分流,适合种植的区域宽;大陆东岸洋流由南北向中部交汇,适合种植的区域窄。
12.
B 解析:温带地区为使葡萄在生长季节间获得较多的太阳光照,利于糖分积累,因此采用东西走向,“一定的间距”是考虑太阳高度,光照多少。
13.
B 解析:收获前估产,需要考虑葡萄园的种植面积,成熟程度。遥感主要拍摄图像,用于资源普查;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数据处理,及时更新信息。
14.
B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茶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均温在15
℃以上,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属于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太湖周边地区、沿江地区符合上述水热条件。
15.
A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茶树喜光耐阴,酸碱度pH
4~6.5为宜。高山地区排水条件好,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长有利。
16.
B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物联网”包括无线采集、无线控制、视频监控、异地监控、自动喷药、自动施肥、自动灌溉等,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17.
AC 解析:目前,我国推广农业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通过无线采集、无线控制、视频监控、异地监控、自动喷药、自动施肥、自动灌溉等,减少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投入;实时检测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