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24 09:2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重、难点)
②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力目标
能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设计一些简单实验,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愿与同伴合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4分钟
课件出示复习思考题:
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有没有同学遇到过家里吃剩的饭菜变酸的情况呢?其实这是微生物搞的“恶作剧”。那么使饭菜变酸的微生物是饭菜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呢?这是一个生物学的问题,咱们就要用生物学的方法去研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有过此种生活经历的同学积极回应老师的问题。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述,知道饭菜变酸是微生物造成的,并思考这些微生物究竟是哪里来的呢?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导入,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老师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
目标展示2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已经板书在黑板左侧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读标,并板书本节课题: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读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不仅通过多媒体展示,而且板书在黑板上,可时刻提醒学生依照目标进行学习。
自学探究(一)7分钟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0-11页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图1.1-7,认真分析巴斯德实验,通过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尝试解决:
助学第8页合作探究第一题。提出自学要求:①先个人思考,再小组讨论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②将答案工整地书写在助学上③在课本上标注知识点对自学效果的检查:5分钟后找同学回答以上问题。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讨论个人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答案,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分析与讨论”,根据图1.1-7仔细分析巴斯德实验的全过程,找出A、B两瓶设计上的异同,思考助学中提出的问题。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共同探讨个人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推选出代表进行发言交流。
学生通过自学阅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基本上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自学任务,弄清巴斯德实验的过程,虽然他们还不明确对照实验的含义,但他们通过自学分析与讨论,对对照试验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
精讲点拨5分钟
课件展示巴斯德实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A、B两瓶相同的实验条件有:瓶口敞开、肉汤煮沸、存在的环境。不同的实验条件只有一个:A瓶瓶口竖直向上,B瓶瓶口呈S型。两瓶实验结果的不同就是由这一个不同的实验条件导致的,因此这个实验条件就称为实验变量。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链接”了解变量以及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单一变量。3、巩固练习:(1)下列可以构成实验变量的是:A.有关和无光
B.有风和无光C.高温和干燥
D.黑暗和寒冷(2)在设计探究光照对蟑螂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时,除了哪一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再次强调:设计对照实验要注意控制实验变量。过渡:18世界时,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巴兰让尼也做过研究微生物来源的实验,为什么他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呢?4、课件出示斯巴兰让尼与巴斯德实验设计的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斯巴兰让尼实验的不足之处:讲述:斯巴兰让尼的实验设计尽管不够严谨,但却为巴斯德实验设计的改进提供了前提。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设计了曲颈瓶,改进了实验器具,以巧妙的探究方法证明了自己的假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探究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科学家需要反复探索,不断改进探究方法,最终才能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
认真观察分析巴斯德实验图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出两瓶在设计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知道只能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这个条件就是实验变量。阅读,结合巴斯德的实验设计理解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通过比较两个实验设计,发现斯巴兰让尼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从而认识到设计对照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自学对巴斯德实验设计的思路有了感性的认识的基础上,老师稍加点拨,即可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实验条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明确单一实验变量导致了实验结果的不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提炼出有用的知识点,提高他们从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刚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后,立即利用它来解决问题,能够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加的牢固,还能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的点拨可起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作用,让他们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自学探究(二)6分钟
过渡:巴斯德通过自己设计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假设,这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1、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本11-13页的内容,认真分析图1.1-8,通过个人思考解决:
助学第8页合作探究第二题助学第7页自主学习目标1提出自学要求:①自主完成,安静思考②将答案工整地填写在助学上③在课本上标注知识点对自学效果的检查:4分钟后找同学回答以上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3、练习:辨析可采用的方法:(1)要了解尚贤中学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
法。(2)要了解马和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
法。(3)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
法(3)要了解家鸽一天内体温的变化,应采用
法。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在课本上标知识点,并按老师提出的要求独立完成助学中的相关题目。4分钟之后接受老师的检查。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并知道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与假设相悖时该如何做。通过辨析题目,了解几种常用方法的实际应用
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和直接,教师无需多讲,学生通过自学即可掌握,所以放手给学生。但此处的设计注意将课本知识与助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利用完成助学中的题目来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提高了助学的课堂利用率。自学限定时间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有紧迫感,能提高自学的效率。
知识整合迁移运用7分钟
过渡: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探究方法并用,才能最终解决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小明同学非常喜欢观察、思考生物现象。雨后的一天下午,他仔细的观察地上的蚯蚓,想到了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地下的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你能根据小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吗?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_____实施计划: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交流: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分组进行分析、交流,拿出活动的设计方案。
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从而学会在新知中迁移,在迁移中应用,在应用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树立他们探索生物学的远大志向。
课堂小结2分钟
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积极而有序,也基本上完成了我们的学习目标。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求知,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达标检测10分钟
独立完成助学8页当堂达标:1-8.课下作业:A类:教材13页1-2题、《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12页3、11题;B类:教材13页1-2题、《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12页3题。C类:教材13页1-2题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小组内核对答案并向老师反馈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