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
第二章
严整的生命结构
第一节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导学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习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方法
谈话法、实验法。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e”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讲授新课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指导学生看书12-13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即眼睛、目镜、物镜、通光孔和反光镜成一条直线)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离)。
(2)、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3、、安放装片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观察
(1)、转动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约2毫米处为止。
(2)、转动粗细准焦螺旋,直到发现清晰的物像为止。
5、整理与存放
(1)、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用擦镜纸将物镜、目镜轻轻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合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送回原处。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e”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给予鼓励性评价。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使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三、跟踪练习:
1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必备的仪器。回答下面的问题,试试你对显微镜的操作了解多少
(1)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选择(
)
①大光圈
②小光圈
③低倍镜
④高倍镜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10×,则显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倍。
(3)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变暗,这是为什么?
。
(4)(1)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
]
准焦螺旋大幅度下降。当用高倍镜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
]
准焦螺旋小幅度移动,使物像清晰。(请分别在图中标出,并用符号表示,填写在前两个[
]内。)
(5)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白亮的B、黑暗的
C、暗灰色的
D有直射阳光的
四、[巩固练习]
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用__________握住镜臂,__________托住镜座,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_________,然后安装好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______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_________对准__________。用__________眼朝__________里注视,_______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3.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最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选用的目镜为__________,物镜为__________。
4.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5.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A.b
B.d
C.q
D.p
6.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7.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8.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小结: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课后实验室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