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上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复习资料(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上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复习资料(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24 10:3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身边的生物
现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____多万种,他们可分为:______________等五大类群。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_____(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废物)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并影响环境⑦除病毒外,都由_____构成。
【巩固练习】
1、1831——1836年,达尔文作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发现的巨大动物化石与现存的犰狳十分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具有(

A、适应性
B、变异性
C、应激性
D、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2、刺鲍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使硬刺竖起,形似刺球。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能形成刺球
D、鱼类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3、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渠江水时,发现有一些能动的小颗粒,下列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的一项是(
)A、小颗粒显绿色
B、小颗粒能反光
C、小颗粒有细胞结构
D、小颗粒呈微小球形
4、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_____的下层、整个_____和_____的上层,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_______________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_______________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巩固练习】
1、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绿、白、蓝三种颜色,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第三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
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___个变量既选择_____作为实验变量,用以设计_____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_____(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_____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_____。
2.
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_____;制定恰当的__________为探究成功的关键,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某同学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蝌蚪30只,新鲜水草若干,2只培养缸,普通的河水,添加了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河水,蒸馏水及添加了甲状腺激素的蒸馏水等。假如设置甲组为对照组,则甲内应加(

A.普通的河水B.添加了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河水C.蒸馏水D.添加了甲状腺激素的蒸馏水
2、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3、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能准确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只考虑(
)A.一个变量因素
B.二个变量因素
C.多个变量因素
D.综合因素
4、对实验结果认识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但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
B.实验结果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也一定支持假设
C.有时实验没有结果
D.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也不一定支持假设
5、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呢?(

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支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⑴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
[1]
_____[2]
_____[3]
_____[4]
_____
[5]
_____[6]
_____[7]
_____[8]
_____
[9]
_____[10]
_____[11]
________
[12]
_________[13]
_____[14]
_____
放大物像的是_____;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
成像清晰时物镜离标本越近,放大倍数越_____.
放大倍数=__________x__________
调换物镜的是_____;
调节光线强弱的是_____和_____。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时,用__________。
升降镜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___准焦螺旋,转_____,转_____,转_____,_____眼看到一个_____视野;
③安装装片:标本要正对_____的中心;
④观察:A.步骤:镜筒,先降后升;眼睛,先物后目;准焦螺旋,先粗后细
B.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_____移动;观察字母“q”时,显微镜下看到的是_____;显微镜下看到逆时针运动的小动物,其实际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
C.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_____,体积_____,视野明暗度_____;
D.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a.
___倍镜下观察清晰b.将观察对象移到_____c.换用___倍镜d.转动___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E.视野内有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有_____、_____、_____;判断方法是:转_____,移_____,换_____。
⑤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
⑶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像(上下、左右颠倒)。
2.临时装片的制作:
A步骤:擦(用_____纱布)→滴(植物细胞: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动物细胞: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取(植物细胞:用镊子从鳞片叶_____撕取;动物细胞:漱口后,用_____牙签从口腔_____刮取)→展(或涂)→盖(用_____夹起盖玻片,先一侧接触液滴,再_____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_____,在另一侧用_____吸引)
B气泡,与细胞比气泡边缘呈___色,内无结构,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气泡会__,会__。
【巩固练习】
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下图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A.3

B.5个
C.7个
D.9个
2、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2)图①中所滴的液体是____,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滴加的液体是_____。
(3)图③操作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它的一边先接触_____再缓缓地盖在水滴上,避免产生_____。
(4)染色的方法是:在_____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_____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_____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3、在载玻片上画一个“
↗”
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A.↘
B.↙
C.↖
D.→
4、显微镜观物像时,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是右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右下方
5、下图是某女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动作,图中正确的是:(

6、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什么字?(

p   B.q    C.d    D.b
7、用下面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哪一台?(

8、上右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转换器 ②移动载玻片③转动粗准焦螺旋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圈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⑤④
C.
①④②⑤
D.
②①⑤③
9、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10、下图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