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第一课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亚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称为“最博学的人”,他提出的“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统治了西方学术界将近2000年。然而这一观点在16世纪被某个科学家的实验推翻,推翻这一观点的是
A.哥白尼
B.牛顿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2.牛顿临终遗言:“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牛顿所说的“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是指
A.物体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
3.以下哪些是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
①创立微积分 ②万有引力定律 ③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④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4.下图是国际物理年标识,为纪念某科学理论诞生100周年,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与之相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5.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是指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确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6.使科学摆脱了神学束缚的标志性事件是
A.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加速度定律的提出
C.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
D.相对论的提出
7.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的框架包括
①牛顿力学 ②量子理论 ③相对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1999年1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世纪的风云人物。《时代》周刊认为:“在许多科学领域里,特别是在探索和利用原子能和宇宙的多种作用力方面,他是值得人们记忆的人”。这个风云人物应是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居里夫人
9.《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 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 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曾经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了。其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10.“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辐射能的物体)腔壁由无数能量不连续的带电谐振子组成,它们所带的能量是一个最小能量单元的整倍数,这些带电谐振子通过吸收和辐射电磁波,与腔内辐射场交换能量。”下列与这一理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实验科学,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B.时空的性质跟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有关
C.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D.与“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基本一致
11.
2011年12月10日出现了10年来中国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现象,许多人利用现代天文望远镜进行了观赏。而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欧洲人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察月亮。伽利略的望远镜观察和斜塔实验能够说明
A.只有观察才能发现科学定律
B.只有实验才能发现物理定律
C.伽利略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D.近代科学以实验和观察的事实为依据
12.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因他们对超新星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发现宇宙正在加速彭胀。这项成就主要验证了
A.相对论
B.经典力学
C.生物进化论
D.量子假说
13.海王星(
Neptune)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19世纪40年代,由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预算后发现。海王星的发现得益于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
14.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理论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5.
“科幻奥秘”中一实验证实:如果一个人搭足一定速度的飞机80年,那么他就可以赚到400微秒即是0.0004秒。那么当你的运动速度增加到光速以上,就可能回到过去了。其理论上的科学依据是
A.相对论
B.进化论
C.牛顿力学
D.量子理论
16.晚年的牛顿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认为“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这说明
A.牛顿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B.牛顿晚年否定了自己所发展的科学
C.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
D.牛顿真实地目的是用科学战胜神学
17.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相对论
B.辩证观
C.运动论
D.时空观
18.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念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
相对论
D.经典力学
19.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最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其中“突破”指的是
A.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进化论
D.瓦特改良蒸汽机
20.“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材料表明
A.蒸汽机的改良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引发了工业革命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D.科学理论发现迅速转化为工业生产力
21.
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逝世,走完他在“苹果”的天才之路。下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22.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斯坦的相对论
23.瑞典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评价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这里的“新的科学思想”是指
A.
系统合理地说明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B.
揭示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规律
C.
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D.
提出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
24.“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口口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口口)分别是指
A.人文主义者、人性
B.启蒙思想家、理性
C.启蒙思想家、科学
D.人文主义者、理性
二、非选择题
25.(16分)
2011年10月,随着美国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的离世。一句网络帖子迅速走红:“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变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
材料一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里,牛顿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
材料二
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
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
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你我的理论都有瑕疵。
牛顿: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大家不用我们的理论,他们没有别的理论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错误,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躯已经溶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
——毛民义:相对论网站
材料三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百度名片
(1)材料中被“砸醒”后的牛顿的伟大发现是什么?牛顿的“众多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历史作用?(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他们留给人类
的“灵魂”是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10
DADCA
CCBAC
11---20
DAABA
CDCBC
21—24
DADB
25.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作用: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成为17世纪科学革命的主要成就;促进了近代物理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启蒙运动的兴起。(6分)
(2)关系: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灵魂:科学探究精神(4分)
(3)作用:政治:进化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
经济: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思想:民主、科学的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诉求。(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