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上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课件(21张ppt)+视频+教案(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上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课件(21张ppt)+视频+教案(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26 06:39:16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概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
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②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球

水绵
发菜
单细胞
多细胞
无根、茎、叶
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
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有什么危害?你得到什么启示?
赤潮
水华
苔藓
蕨类
目的要求:
描述苔藓和蕨类的形态结构特点。
材料器具:
苔藓和蕨类;放大镜,直尺,镊子等。
观察苔藓和蕨类
方法步骤:
1.
用肉眼观察苔藓和蕨类的外形和颜色。
2.
用直尺分别测量苔藓和蕨类的高度。
3.
参照图
2.1-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苔藓各部分的特征。
4.
参照图
2.1-3,观察蕨类及其叶背面的孢子囊。
实验报告
观察
植株高矮
植株颜色
高度
有无叶
有无茎
有无根
孢蒴/孢子囊
矮小
高大
绿色
绿色
1-3cm
30-60cm
有叶
有叶
有茎
有茎
假根
有根
孢子囊
苔藓
蕨类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用孢子繁殖,像这样的植物称为孢子植物。
孢蒴
假根
孢蒴





孢子囊
葫芦藓
肾蕨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




1
2
3
4
5
6
生活环境
结构特点
繁殖方式
与人类关系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古代形成煤炭;现代观赏
大多水中
阴湿陆地
阴湿陆地
阴湿陆地
无根、茎、叶
有茎和叶无真正的根
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
供氧
监测空气污染
箭茁脆甘欺雪菌,
蕨芽珍嫩压春蔬。
(苔藓)
(蕨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箭茁脆甘欺雪菌,
蕨芽珍嫩压春蔬。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藻类)
古诗欣赏
1、B
2、D
3、B
4、B
5、B
6、D
7、B
8、B
9、B
10、D
11、(1)假根、固定、孢蒴、孢子(2)⑧


(3)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及输导组织观察
苔藓
蕨类
植株高矮
植株颜色
高度
有无叶
有无茎
有无根
孢蒴/孢子囊
实验报告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②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初步比较三种植物类群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上的发展变化,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
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③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探究,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和比较归纳法。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搜集和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识别不同类型的植物类群,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增加对植物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开展观察实验,让学生深入地认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并将三种植物类群进行比较认识,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观察实验的材料用具:葫芦藓、肾蕨、放大镜、直尺、镊子等。学生搜集各类植物的图片,及与人类关系等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知道地球是生物的家园,那地球上是不是本来就有植物呢?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植物的出现历程。注意观看,先后出现了哪些植物类群?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变化?
[播放视频]
植物的出现历程。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认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板书]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1)
[出示学习目标]

概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②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视频我们看到先后出现了哪些植物类群?
学生回答。
[板书]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从水中到阴湿陆地,再到干旱陆地。
[过渡]下面我们先走入水的世界,认识水中的主要植物类群。
如果把池塘里的一点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会看到里面有衣藻、小球藻这样单细胞的植物:
[出示图片]
在池塘里我们还会发现这样的植物,它叫水绵,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青苔”:
[出示图片]
它们都是淡水中的藻类植物。再看海洋中生活着哪些藻类:
[出示图片]
海洋中的藻类以单细胞藻类为主,常见的多细胞藻类有海带、紫菜、石花菜、鹿角菜,裙带菜等。通过图片我们知道藻类的生活在哪里?
学生回答:生活在水中
[追问]那陆地上有没有藻类呢?
[出示图片]
这是人们在采集发菜,它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的,所以藻类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
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
[板书]藻类植物:大多水中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下面我们以衣藻和水绵为例,探究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出示图片]衣藻和海带
它们属于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学生回答:衣藻为单细胞藻类,水绵为多细胞藻类。
那它们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呢?
学生回答:衣藻为单细胞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水绵有(或没有)。
如果我们把一条水绵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能够看到它是由细胞简单堆积起来的,因此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海带有没有根、茎、叶呢?
学生回答:有
海带虽然看起来像有根、茎、叶,但是它们不是根、茎、叶,根状物只起到固定作用,不是真正的根,所以海带和水绵一样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像紫菜、石化菜、裙带菜等多细胞藻类也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所以藻类的结构特点是:
学生回答: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板书]
藻类植物是水中的主要植物类群,而地球表面约70%以上的面积是水,因此藻类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请结合课本P41图2.1-1的相关内容,找出藻类植物的作用。
学生回答:食用、鱼饵、化工原料等。
藻类植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由于数量最多,所以产生的氧气也最多,大气中90%以上的氧气来自藻类植物,被称为“供氧植物”。
[板书]
[过渡]藻类对人类有很多益处,那是否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呢?
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有什么危害?你得到什么启示?
[出示图片]
学生回答:赤潮与水华
[情感教育]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水污染而导致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只是赤潮是发生在海洋中的,而水华是发生在淡水中的,它们都会导致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过渡]下面我们再从水中走上潮湿的陆地,来认识一下生活在这里的主要植物类群。
[出示图片]
采集苔藓、蕨类的图片。
这是我采集苔藓和蕨类的过程,大家可以看出它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学生回答:阴暗潮湿的环境
[板书]藻类植物:大多水中
苔藓植物:阴湿陆地
蕨类植物:阴湿陆地
种子植物
它们生活环境相同,那形态结构是否也一样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实验探究]:观察苔藓和蕨类
目的要求:
描述苔藓和蕨类的形态结构特点。
材料器具:
苔藓和蕨类;放大镜,直尺,镊子等。
1.
用肉眼观察苔藓和蕨类的外形和颜色。
2.
用直尺分别测量苔藓和蕨类的高度。
3.
参照图
2.1-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苔藓各部分的特征。
4.
参照图
2.1-3,观察蕨类及其叶背面的孢子囊。
[分组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探究
[指导完成实验]提示测量和观察苔藓时,可用镊子取下一棵苔藓进行测量和观察。
学生展示实验报告
苔藓的假根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只起固着作用。
有没有观察到苔藓植物的孢蒴?
学生回答:
[出示图片]
我们观察的苔藓还没长出孢蒴,所以看不到孢蒴。观察时一定要认真,实事求是。
只有在生殖期的苔藓才会出现孢蒴,孢蒴里面有孢子,我们用刀片把它切开,会发现里面有许多孢子,成熟后会从孢蒴里散落出来,随风飘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并生长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展示动画]
蕨类植物的孢子囊里也有孢子,所以它们都是通过孢子繁殖的,还有我们刚才讲的藻类植物也是通过孢子繁殖的,像这样的植物称为孢子植物。
[板书]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苔藓和蕨类的结构特点:
[出示图片]
葫芦藓和肾蕨的结构
学生回答
植物的六大器官苔藓植物出现了哪几个?蕨类植物出现了哪几个
[板书]
通过我们的观察,蕨类植物要比苔藓植物高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提示]蕨类植物出现了什么结构?
学生回答:根
[引导]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什么结构运送到茎和叶的呢?
学生回答:输导组织。
输导组织中的导管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送到茎和叶。
[展示动画]
所以蕨类长的比较高。
[板书]
[练习]这些是常见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你能区别它们吗?
[出示图片]
[分析]满江红是生活在水中的蕨类,桫椤是仅存的木本蕨类,被称为活化石。
以上我们认识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那它们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看段视频:
[播放视频]
苔藓植物作用
学生回答: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板书]
[情感教育]现在在城里很少能见到苔藓植物了,说明城里的空气污染严重,空气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很大,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过渡]
蕨类植物有什么作用呢?结合P42第二自然段,及图2.1-5归纳蕨类植物的作用。
学生回答:古代形成煤炭。现代蕨类植物主要用于观赏,有些还可食用,药用和做肥料、饲料等
[板书]
[过渡]煤炭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我们来看段视频:
[播放视频]煤炭形成。
[情感教育]
那么现在的蕨类植物还能不能形成煤炭呢?
学生回答:不能
可见煤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节约煤炭资源,做到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藻类、苔藓、蕨类三大植物类群,植物的六大器官它们都具有几个呢?
学生回顾
[板书]
[盘点收获]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回答:
[引导归纳]从藻类植物到苔藓植物再到蕨类植物,生活环境逐渐从水生到陆生,结构从简单到复杂,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逐渐增强,体现了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
[练习]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与人类关系联系密切,很多诗人就曾在诗句中描写过这三类植物,你能看出下面诗句中分别描写了哪类植物吗?
[作业]完成助学:《当堂达标》
[公布答案]对有疑问的题进行讲解。
[启下]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对于玉米、桃树等植物,你知道属于哪个类群吗?它们又有哪些特征,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