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二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 二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27 18:3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学习目标:
1.概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3.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重点和难点:
观察蝗虫、观察鲫鱼的形态与结构、观察家鸽的实验,各类群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课前准备:
1.提前饲养和观察蚯蚓,并带到课堂上继续观察。
2.每组准备一只蝗虫、一条活的小鲫鱼及鱼缸。
3.家鸽骨骼标本、蝗虫、鲫鱼和家鸽挂图。
课时安排:5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选播《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的精彩片断,展现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引导点拨:生物圈中共有 万种动物,这些动物可以分为 动物和 动物,他们又分别分为那些类群?各有什么特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1·c·n·j·y
学习新课:
(一).学习环节动物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蚯蚓的蠕动,区分蚯蚓身体的前后端,找出体节和环带的位置所在,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蚯蚓的体节,认识刚毛及分布,看一看蚯蚓蠕动时不同部位的体节各是如何变化的?听一听蚯蚓放在纸上会发出“沙沙”声,想象刚毛的作用是什么?体会身体分节对其运动有何意义?用手摸一下体表粘膜,体会体壁始终保持湿润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
2.结合课本,小组讨论并完成
(1)蚯蚓的运动靠 完成,呼吸靠 完成
(2).如何区分蚯蚓身体的前后端? www-2-1-cnjy-com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21*cnjy*com
(4).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
3.小组展示,全班展评总结。
(二)在无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是节肢动物,它为什么占有这样的优势呢?请.学习节肢动物
1.自学实验《观察蝗虫》的步骤。
2.按照实验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注意观察次序和方法,并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胸有 个体节,腹有 个体节。【来源:21cnj*y.co*m】
(2).蝗虫的足有 对,翅有 对,触角 对。各有什么特点?
(3).蝗虫的气门位于 ,共有 对,有什么意义?
(蝗虫的体外有外骨骼,它是 。
3.小组展示并交流,找出疑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4.结合挂图,在充分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对陆地的适应性,并强调节肢动物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动物。
(三)鱼生活在水中,它有哪些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呢?学习《鱼类》
1.按课本《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实验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鱼的体形是 ,有什么意义? 体色是 ,有什么意义?
鳞片呈 排列,触摸鲫鱼的体表,体会粘液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鱼鳍有 种,分别是
各有什么作? (鱼鳍的作用,可利用录像片播给学生观看)21*cnjy*com
(2)观察鱼口的开合与鳃盖后缘的张合之间有关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不同时张开或闭合?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合,在鱼的水中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3).看图6、7,分析鱼鳃的结构,归纳特点,辨认鳃丝、鳃耙、鳃弓,观察鳃丝在水中舒展,而离开水后鳃丝粘在一起的现象,充分理解鳃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扩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
(4).认识几种常见的鱼。
(5).鱼类的主要特征
2.小组展示并交流,找出疑难点,师生共同交流解决。
3.共同归结并体会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体色:
体形:
鳞片:
运动:
呼吸:
侧线:
4.理解变温动物的概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鱼是变温动物。
(四).鸟类大多生活在天空中,是什么样的形态、结构使得它们能翱翔在天空呢?
请看课本《鸟类》
1.自学实验<观察家鸽〉的实验步骤。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家鸽的外部形态和结构特点,
(1).注意观察体形、翼和羽毛的种类、分布、排列的特点,体会对飞行生活的意义
(2)亲手摸摸家鸽的胸部肌肉的位置和大小,,推测其作用和意义。
(3).出示家鸽骨骼标本,让生摸摸家鸽的头颅骨,对着太阳找一找龙骨突,体会“薄”的特点。打断收集的鸡的前肢骨或后肢骨,体会中空的特点。理解对飞行的意义。21教育网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以下题目:
(1).家鸽的体形呈 型,体表被覆 。尾羽呈 排列。21·cn·jy·com
(2).家鸽的前肢变成 , 是飞行的器官。
(3)家鸽的.胸肌发达,骨有的 ,有的 ,比较长的骨内部大多是 ,这样的骨骼既 又 ,有利于飞行。【出处:21教育名师】
4.自学课本87--88页并认真看图,认识各部分结构名称,思考并讨论完成下列题目:
(1)什么是双重呼吸?家鸽怎样进行双重呼吸的?它对飞行有什么意义?
(2).区分嗉囊和肌胃,分析消化系统与飞行生活的适用?
5小组展示并交流,找出疑难点,师生共同解决,在充分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归结:
(1).鸟类适于空中生活的特点?(从体形、前肢、胸肌、骨骼、呼吸和消化系统等方面归结)
(2).鸟类的主要特征: 2-1-c-n-j-y
www.21-cn-jy.com
(五)学习哺乳动物.
1.自己阅读课本89--90页的图,思考
(1).家兔的体毛具有什么作用?与家鸽的羽毛有什么不同?
(2).胎生、哺乳对家兔的繁殖有什么意义?
(3).家兔的门齿、臼齿个有什么作用?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4).发达的神经系统对家兔在陆地上生活有什么意义?
2.小组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21教育】
理解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能适应较为复杂的生活环境,在生物圈中分布十分广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小组内回顾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特点,分析比较这五类动物的.主要异同点,理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即 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的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四.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大雨过后,蚯蚓往往钻出水面,原因是( )
A.到土面上来找食物 B. 到土面上来找水源
C.土壤里空气不足,出来呼吸 D.土壤里太黑,看不见
2.下列不是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长有翅
3.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右蜕皮现象,是因为它的体外游( )
A.表皮 B.角质层 C.皮肤 .D.外骨骼
4.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于( )
A.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B.躯干和尾的摆动 C.尾鳍的摆动D.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5.大雨来临之前,鱼经常将头浮出水面,是因为水中( )
A.缺少食物 B.缺少阳光 C.缺少氧气 D温度不适宜
6.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其意义是( )
A.排出体内废物 .B.完成呼吸和摄食 C.散发体内的热量 D.交换体内的水分
7.下列不属于家鸽骨骼特点的是( )
A.骨很薄 B.长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
C.有的骨愈合在一起 D.突出的胸骨上附着发达的肌肉
8.下列哪项与家鸽适于飞翔生活无关( )
A.长骨中空 B.体表有羽毛 C.产卵 D.身体呈流线型
9.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盲肠粗大,臼齿发达 B.一般体表被毛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
10.哺乳动物特有的,可以帮助完成呼吸运动的结构是( )
A.肺 B.心脏 C.膈 D.气管
(二)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内,注于水后,各放于一条鲫鱼,其中甲鱼缸内的鲫鱼背剪掉了胸鳍,乙鱼缸内的鲫鱼背剪掉了尾鳍,丙鱼缸内的鲫鱼不作任何处理,仔细观察鲫鱼的活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1.甲鱼缸中的鲫鱼在游泳姿态的特点是
2.乙鱼缸中的鲫鱼在游泳姿态的特点是
3.实验中设置丙缸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