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⑵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⑴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图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⑵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⑴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人合作,树立辨证看待问题的意识。
⑵通过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习惯。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2.难点: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疑问
引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病从口入”医生都建议我们常洗手,你们知道这样做的道理吗?
你们有用过洗手液洗过手吗?
有用过的同学,你们知道你们为什么会用洗手液洗手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换句话说洗手液有什么作用啊?
(洗手液主要的功能是起到清洁护肤的作用,有些特定的成分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比如大肠杆菌等)
在家里,通常我们都会将吃不完的饭菜放入冰箱,同学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做吗?
食物为什么会变坏啊?
(一)生物圈中的“清洁工”
过渡:碳元素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存在形式,例如岩石和化石燃料中就含有大量的碳元素。大气圈和生物体内也含有碳元素,碳在大气圈中主要以二氧化碳(无机物)的形式存在,而在生物体内则以各种有机物的形式存在。那么,碳元素是如何在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之间循环的呢 微生物又在这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1、教师展示“观察思考“的内容,要求小组同学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小组探究)
1.为什么自然界中动植物尸体、粪便等会消失?
2.绿色植物生活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物质来自处?
3.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是如何扮演“清洁工”角色的?
4.病毒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巡回进行询问、指导。)
2、教师补充提问:寄生的细菌、真菌和病毒能不能促进物质循环?
3、教师展示图片,学生看图并归纳总结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4、教师用课件展示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生物圈中的氮肥厂
观察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说说豆科植物的根瘤的共生现象与地衣有何不同,思考P69第1题,小组讨论回答,现在化肥生产很发达了,为什么还要用这种“生物固氮”的方法来提高土壤肥力,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呢?总结出生物固氮的优点:环保、高效、节能、收益大等。
过渡: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中,除了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氮元素,例如蛋白质中就含有氮元素。而大气圈中的氮元素主要以氮气的形式存在,那么,氮元素是如何在氮气和含氮有机物之间循环的呢?(展示ppt)
设疑:农业上怎样利用细菌的固氮作用增加产量呢?
点拨: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等种植方式来提高产量。
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碳循环和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扮演者“分解者”的角色。
六、效果检测
课堂小结
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碳循环和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扮演者“分解者”的角色。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微生物的
作用
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植物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动物
动植物尸体和粪便
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