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空气与生命》易错题集(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空气与生命》易错题集(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8-08 17:3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科学第三章易错题
一、选择题
1、下列CO2的几种用途中,其中既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降雨
B.植物光合作用
C.制纯碱.化肥
D.灭火器灭火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此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产生了大量的热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反应前后铁丝变色
D、生成了黑色固体
3、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恢复到室温,瓶内压强明显变小的是:(

①硫
②碳
③红磷
④铝粉
A、①②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A.氧气不够
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达不到着火点
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
5.下列说法:①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
6.一氧化氮(N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实验室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A、用排水法
B、用向上排空气法
C、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用向下排空气法
7.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8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和b,a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是纯净的氯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正确的是(
)
9.将A.B.C三种物质各16克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克A,27克C和一定质量的D,
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2A+BC+2D
(B)
A+2BC+2D
(C)2A+B2C=D
(D)
A+BC+D
10.我们知道生物的呼吸作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那么生命终止的根本原因是
(
)
A.得不到生活必需的有机物
B.得不到呼吸作用必需的氧气
C.得不到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
D.不能及时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
11.如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内合成有机物或分解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根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C、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D、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最大时的温度
12.
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储存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二、填空题
13、下列表示物质的性质中,a颜色、b气味、c可燃性、d沸点、e氧化f、腐蚀性、g熔点、h分解、i硬度j、密度、k挥发性等。(1)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工业上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____不同,采用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是_____变化。
14.保温瓶中装有液态空气,如右图所示,当打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木
条置于瓶口上方时,请问木条是燃烧得更旺还是熄灭,理由

15.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________作用来实现的。
16.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下图,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面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7.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端通入。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O2排出时,水应从______端通入。
10.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银(AgBr),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Ag)和溴
(Br2),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变亮,试写出化学方程式:见光时
,避光时
18.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19.下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请回答:
(1)已知A是体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A中与气体交换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其中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毛细血管与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必不可少的过程,则B为_______________,试想一下,如果毛细血管中的O2要进入到体内某细胞中,则O2浓度要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内,而如果体内细胞中的CO2要进入毛细血管,则CO2浓度要___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毛细血管内。
20.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可以通过特定的装置测定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给以稳定的光照,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其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并将测定的数据绘成如图示,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除温度外还有
(答出两项)。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与温度的关是

(3)在其它条件均适宜时,为获得该绿色植物最大产量,应设法将温度控制在
℃左右。
2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少量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
(1)请你写出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若有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
40克。(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
22.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

23.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列制取氧气的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装置
(填字母)。(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则优点是
(填编号)。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5)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请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填编号)。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锥形瓶
24.某同学做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
17
8
7
5
4
3
2
2
2
2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反应后液体温度(℃)
24
34
39
56
65
67
69
70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个
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
(3)
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
25.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将________。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质量(克)
3
4
6
P2O5质量(克)
5.33
四、计算分析题
26.将3.1克磷放在给定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P、O2、P2O5的质量比为

(2)第一次为什么不生成6.1克五氧化二磷?
(3)第二、第三次各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把答案填写在表中空格里)
小柯实验测定法
小妍计算法
小柯在老师指导下,将7克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得到氧气600厘米3
解: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100%=40.5%氧气的质量为7克×40.5%=2.84克答: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2.84克
27.为了求出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克氧气,小柯和小妍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
请回答:(1)在本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10-3克/厘米3,则由小柯的测量结果可以算出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克。(2)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妍的计算方法明显错误,此题不能采用该方法计算氧气质量的一项理由是(
)
A.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
B.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也含氧元素
C.氧气中含氧元素
(3)请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的质量。
28.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570000升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二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全部所需的氧气,则数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1)若飞船上有三名宇航员,请计算来回火星一趟,理论上需要氧气________________千克。






方案①
方案②
(氧气的密度是1.43g/L,答案取整数)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
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来电解水
②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产生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
从减轻飞船发射质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优缺点(各写一点)。
(3)也有科学家提出使宇航员人工冬眠或加快飞船速度,来缩短航行时间,减少氧气的携带量。你是否也有较好的方案,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你提出这个方案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我国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化学式为HCHO)含量不得超过0.1mg/m3。甲醛的含量可根据下列反应测定:
4KMnO4+5HCHO+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现取某装修后居室内空气500mL,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8×10-8(即0.00000158%)的高锰酸钾溶液(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300g,与其中的甲醛恰好完全反应。
(1)求500mL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30.某老师要进行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需要两瓶共200毫升的氧气,则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假设氧气的密度为1.43克/升)
白磷
金属梯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