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内容
课题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调节的结构基础;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
2.能力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兴奋传导这一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
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
2.教学难点: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火烧邱少云”故事的图片,请学生分析,在整个故事发生的过程中,邱少云烈士最后的生命活动受到哪些方面的调控。
生:神经调节
师:提醒学生,除神经调节外,生命活动还受到体液调节,但是要引导学生得出生命活动是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的。
(二)新课研学
师: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来承担的,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结构如何?有什么功能?请同学复习、思考,并画出。
生代表:在黑板上画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
师:提醒并纠正学生对于神经末梢和神经纤维结构的认识。
师: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生:反射。
师:分成哪些类型?请分别举出例子。
生代表: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如手被针刺到会缩回是非条件反射,学生听到上课铃会进教室是条件反射。它们的区别就是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天生就有的;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练习得到的。
师:反射活动进行的结构基础是什么?结构如何?
生集体: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师:请观看反射过程视频,思考,反射弧的各个部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传入神经把兴奋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兴奋加以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把兴奋在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效应器产生反应。
师:多媒体展示“疑难解析”环节,对反射和反射弧的知识加以巩固训练。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师: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过程分成几种形式?
生代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方式传递。
师:首先我们来关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请同学们复习、回顾,画出兴奋产生和传导的过程,并加以标注。
生代表:板图静息状态的神经纤维、兴奋状态的神经纤维和兴奋传导的过程。
生总结:静息状态的神经纤维由于膜外Na+多、膜内K+多,而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 K+内流,造成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神经纤维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大量内流,造成膜电位外负内正。由于相邻的细胞膜形成电位差,产生了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方式朝两个方向传导出去了。
师:能不能用实验来证明,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的呢?
生:讨论,探究,得出实验方案。
生代表:板图实验方案:方案1:一段神经纤维上安置两个电流表,刺激两电流表之间的一点,若两电流表指针都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方案2:一段神经纤维上只安置一个电流表,刺激两电极之间的任一点(中间点除外),若电流表指针偏转两次,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师:及时点评学生实验方案,指出其中的要点和易错点。
师:其次我们来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请同学们复习、回顾,画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中设计到的一个关键结构——突触。
生代表:板图并标注。
师:及时点评。
师:观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视频,并指出视频中出现的与其他知识相联系的知识要点。如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其实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糖蛋白相结合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膜上的通道蛋白主动运输Na+或K+,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分解。
师:引导学生总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特点,以及单向传递的原因。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
生:思考、讨论、探究,完成实验方案。
生代表:在两个相邻的神经元上分别安置两个电流表,先刺激前一个神经元,两个电流表指针都偏转,说明兴奋可以从前神经元传至后神经元;而刺激后一个神经元,只有后电流表偏转,前神经元上的电流表不偏转,说明兴奋不能从后一个神经元传至前一个神经元。进而证明兴奋只能单向传递。
师:我们知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必须要有神经递质的参与,你能不能设计实验证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释放某种能引起特殊生理效应的物质呢?学案上给大家提醒了,请参照装置图,完善这个实验,注意设计实验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生:讨论、探究,完善实验方案。
生代表:首先刺激甲装置中的神经元,然后取出甲装置中的部分任氏液放入乙装置的插管中,丙装置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应该是:甲装置中心脏跳动变缓,乙装置中心脏跳动也变缓,丙装置中心脏跳动速度不变,说明受到刺激的甲神经元确实可以释放引起心跳减缓的物质,并引起乙心脏跳动减缓。
师:在这个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中,你遵循了什么原则?
生: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的概念图。
(四)巩固练习
生:展示巩固练习的答案。
师生:共同讨论修正结果,及时反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展示本节课第二个知识点:
兴奋的传导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布置:阅读课本上相关内容,总结兴奋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带领学生总结出知识点。
设问:
局部电流是怎么流动的?
静息电位怎么恢复的?
设问过渡:
调节过程不是只依赖一个神经元,就必然会出现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情况,这种情况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一样的吗?
展示和突触相关的两张模式图。
展示本节课第三个知识点:
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功能
2、学习和记忆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这些功能与大脑皮层某些特定的区域有关。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随堂练习;
2.总结我们目前学习过的几种特殊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引发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阅读
和回答问题,
使学生回顾原
有知识并能及
时了解本节课
学习的重点,
找到突破口。
思考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习惯?
设计填空内容,让学生把握识记重点
板书
设计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反射
1、 神经系统的组成
2、 基本单位--神经元
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二、兴奋的传导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三、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