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4.一着惊海天 同步资源包(教学课件+学案+同步练习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秋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4.一着惊海天 同步资源包(教学课件+学案+同步练习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16 11:34:48

文档简介

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
一、基础演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uó
lǐn

dān
juān
wéi

)陆

)冽
默(


)精竭虑

)刻

)杆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影片《木星上行》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周道入砥,一泻千里。
D.剪纸、刺绣、皮影、砖雕是陇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总有人对这些产品不屑一顾。
3.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叫人_____________,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_____________,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_____________: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
A.眼花缭乱
应接不暇
啼笑皆非
B.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忍俊不禁
C.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啼笑皆非
D.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忍俊不禁
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或成语,把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⑴(  )眼花缭乱
A.老眼昏花  B.花言巧语
C.走马观花  D.花枝招展
⑵(  )荡然无存
A.碧波荡漾  B.动荡不安
C.倾家荡产  D.飘飘荡荡
⑶(  )丰功伟绩
A.丰富多彩  B.丰衣足食
C.丰硕成果  D.丰碑永存
⑷(  )富丽堂皇
A.对簿公堂  B.相貌堂堂
C.冠冕堂皇  D.厅堂宽敞
⑸(  )独一无二
A.独出心裁  B.独立自主
C.独树一帜  D.唯我独尊
5.《新华字典》中对“名”字有下列几种解释,请为下面的“名”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A.名字;名称
B.名字叫做
C.名义
D.出名的,有名声的
E.说出
F.占有
G.量词,用于人
⑴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

⑵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光中依稀可见。( 
)( 

⑶李时珍年轻的时候就潜心医学,为了寻找各种珍贵药材,他遍访名山大川。( 

⑷整个博物院工作人员很多,大约有三百多名。( 

⑸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 

⑹表面夸夸其谈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其实一文不名。( 

⑺刚刚还是晴空万里,此刻却又下起了小雨,真是莫名其妙。(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约600多米的环池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_____________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感念不忘。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
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
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
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
A.③④②①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7.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十五届书市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B.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
C.日前,法国和荷兰先后就是否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决,由于反对票过半,而且未获通过。
D.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8.下面句子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B.女主人不好意思地说:“您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以后一定……”
C.我以为言就是花的香气,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暂。
D.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
9.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写下一副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这副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

A.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B.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C.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二、能力提升。
1.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舌尖上的中国2》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012年,一部美食纪录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舌尖上的中国》曾感动无数中国人;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2》回归央视荧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爱奇艺、乐视网等网络平台也同步推出。《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8集,前七集依次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每集50分钟。央视相关负责人表示,比起前作,《舌尖上的中国2》在拍摄制作上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在微博上,网友对《舌尖上的中国2》表示出了极大的欢迎,但对播放时间非常的不满意,认为这是央视“深夜报复社会”的举动,完全就是“逼人吃宵夜”的节奏。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提炼出三个关键词语
据新华社西宁3月31日电 (记者徐文婷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两年钻探验证,“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中深层地热能勘查”项目日前取得重大突破,盆地中北部地下2230米处勘查到埋藏浅、温度高的干热岩,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可大规模利用的干热岩资源。该岩体在共和盆地底部广泛分布,仅钻孔控制干热岩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潜力巨大。干热岩通常埋藏在地表3000米至1万米以下,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温度在150℃至650℃之间,是一种可用于高温发电的清洁资源。
关键词:


三、链接中考(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圆明园祭
冯峥
⑴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⑵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⑶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
⑷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⑸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
⑹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⑺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⑻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⑼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⑽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⑾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⑿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⒀这是历史的悲哀!
⒁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⒂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⒃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
⒄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⒅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
1.第⑵⑶两段的描写,轻松中蕴含着  ,沉静中透露出
,作用是

2.第⑷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3.第⑹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其中的“这种心情”是指
的心情。
4.第⑺段中的“悲哀”的词性已由     词活用为     词。
5.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6.从全文看,第⒁节中的“他们”是指
7.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
一、
1.
着陆
凛冽
默契
殚精竭虑
镌刻
桅杆
2.C
3.
B
4.
⑴A⑵C⑶D⑷C⑸C
5.
⑴B⑵AE⑶D⑷G⑸C⑹F⑺E
6.C
7.C
8.C
9.A
二、
1.示例:①电视网络同步推出 ②主题鲜明独到 ③拍摄更加精致大气④网友极大关注。
2.示例:干热岩资源、广泛分布、清洁资源
三、
1.苍凉、焦虑;为下文作了铺垫。
2.雨果
3.抒情;悲伤
4.形、动
5.因为护花无力和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6.慷慨施舍想把圆明园重建的人。
7.作者持否定态度。(共27张PPT)
一着惊海天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铺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着惊海天”,是我们辽宁号航空母舰首次战斗机成功首舰的写照,到底是怎样惊海天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感受我们祖国伟大的军事力量。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课前自主学习
白手起家:
殚精竭虑:
镌刻:
浩瀚:
娴熟:
雕刻。
熟练。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自主学习反馈
导思1.
文章是如何描写着舰过程的?品析重点语句。
导思2:文章重点描写着舰过程,为什么还要描写现场人的神态及心理?
着舰过程
周围人
导思3.
文中哪些内容写出了当时中国研发着舰技术面临的困难?
困难
导思4.文章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运用了
哪些手法?
写作手法
监载机着舰
关键词:
自豪、爱国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课前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课前自主学习
第二部分(5-19)
第一部分(①-④)
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三部分(20-25)
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课自主学习反馈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一部分(1—4段)
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课文品读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课文品读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课文品读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第二部分(5—19段)
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课文品读
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课文品读
运用对偶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本段第一句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第18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课文品读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意?
课文品读
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
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
④侧面描写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第三部分(20—25段)
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有何作用?
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
课文品读
彰显出了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烘托了此时的成功。
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课文品读
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表达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
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课文品读
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于人,中华民族先后遭受到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经历了百年屈辱。惨痛的历史教训让中国人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国强兵,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这篇通讯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架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所以振奋人心。②这篇通讯让我们看到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课文品读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课堂总结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本文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这一重大事件,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工作人员所做的着舰前的准备工作,到飞行塔台内的着舰指挥员与飞行员的连续对话,再到舰载机成功着舰,整个试验过程都做了完整的记录。条理清晰,铺排有序,毫无杂乱之感。
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是关系到成功着舰的关键环节,是读者最关注的,作者紧紧抓住这些重点内容,集中笔墨叙写了这些环节,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地将着舰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1.叙事完整,铺排有序。
技法总结
文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气势和感染力。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当时舰载机着舰的危险性之大,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采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技法总结
课堂总结
无数的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我们的祖国!一个民族要独立,要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使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着舰后喜悦
一着惊海天
着舰过程
着舰前准备
自豪、爱国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完成101智慧课堂的同步练习。
随堂检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让人们如此激动?(提示:结合课文内容和历史回答。)
答案: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试验并取得重大成功,使中华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得以实现,是中国人在富国强兵道路上一个重大的胜利,所以说,这次成功着舰振奋人心。一着惊海天导学案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
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铺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
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预习导学
1.知识链接
★简介背景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
( http: / / www.21cnjy.com )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着(
)陆
凛(
)冽
默契(

殚(
)精竭虑
镌(
)刻
桅(
)杆
娴(
)熟
3.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20-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以______为序,围绕着中心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重点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
二、探究案
1.
品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
探究质疑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课文第三、四段,作者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请结合这两段内容简要分析。(提示: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3)为什么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让人们如此激动?(提示:结合课文内容和历史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达标检测
1.找出有误的一组(

A着(zháo)陆
凛(lǐn)冽
B默契(qì)殚(dān)精竭虑
C镌(juān)刻
桅(wéi)杆
D娴(xián)熟
浩瀚(hàn)
2.填上合适的词语。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安顺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龙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D今年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粟。
四、拓展交流
无数的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毫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我们的祖国!一个民族要独立,要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使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2.zhuó
lǐn

dān
juān
wéi
xián
3.
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4.
本文记叙了我国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试验并取得重大成功的过程。
5.时间
检查情况 
塔台广播 着舰指挥员引导 
舰载机成功着舰 军民欢庆胜利
【合作探究】
1.句段品读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2.
(1)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①内容上,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上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意义重大,它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②结构上,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作了铺垫。 
 
(3)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舰试验并取得重大成功,使中华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得以实现,是中国人在富国强兵道路上一个重大的胜利,所以说,这次成功着舰振奋人心。
(4)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中华民族先后遭受到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经历了百年屈辱。惨痛的历史教训让中国人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国强兵,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这篇通讯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架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所以振奋人心。②这篇通讯让我们看到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达标检测】
1.A
2
.白手起家,殚精竭虑,浩瀚
3.
D
4.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