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设计教师
授课教师
时间
第
周
月
日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运用人口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难点不同时期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教法
教具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第一步尝试练习尝试练习学案上的试题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人口的迁移考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考点三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第三步写学案记知识点知识点一 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国际人口迁移3.国内人口迁移(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2)新中国成立以来
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
制度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并往往起着主导作用。3.其他因素如政治、文化因素,其中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先学后教,先试后导(3分钟)目标定向(1分钟)学生说出考点教师补充第一课时主要以记忆知识点为主,学生限时记忆,然后马上验收默写考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知识点三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发展;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第四步变式训练
学案上例题作为变式训练题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设置相关问题,自己铺设道路,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图文转换。第五步解惑答疑该环节为学生讨论探究本节课知识点和变式训练以及尝试训练的习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第六步构建网络第七步当堂检测
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对记忆和理解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及时的讲解和点评变式拓展,感悟实践,质疑互动(15分钟)合作探究,视导讨论,穿插巩固(3分钟)总结升华,回扣目标(5分钟)限时独立,快速反馈,体验收获(5分钟)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
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
其他因素
社会经济
个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