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 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 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4 18:5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1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师寄语:学习就是战斗。预 习 案【知识链接】一、走进新闻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一)新闻的概念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迅速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二)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由五部分构成,即标题(分为:正标题、副标题、引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主标题、副标题、引标题。主标题:概括和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标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引标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21教育网(2)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www-2-1-cnjy-com(3)主体: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新闻的主题思想。(4)背景:是新闻的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5)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三)世界上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英国)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四)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五)新闻的特性: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二、介绍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三、写作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鄂( ) 豫( ) 绥靖( ) 阻遏( )( ) 泄气( ) 溃退( ) 歼灭( ) 管辖( )锐不可当( ) 上当( ) 要塞( ) 瓶塞( )阻塞( ) 堵塞( )2.快速朗读第一则新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气势,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快速默读第一则新闻,理清其结构和要素。4.朗读第一则新闻,回答问题。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三路大军为何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4)本文中的议论句(此种情况……都很泄气)有何作用?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_合 作 探 究 案【合作展示】品读课文,品味语言1.比较阅读甲、乙两句话,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甲: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了三十万人。乙: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2.比较阅读甲、乙两句,结合加点词语说说表达效果。甲: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乙: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3.比较阅读甲、乙两句感彩的不同。甲: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乙: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合作交流1.如果你来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的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如何处理?2.请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 检 测 案一、课内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2.这则消息的大意是?(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3.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4.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5.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提高部分。本课两则新闻把我们带到革命战争年代,让我们领略了人民解放军的磅礴气势和英勇善战。时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火爆荧屏。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公网2016年4月7日 时下正在内地网络播出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创造了又一收视神话,伴随电视剧的走红,各大高校和大众粉丝之间又掀起了一股模仿风!日前,西南医科大学几名同学的搞笑版模仿照,在校园里上演了“医生的后裔”。这几天,名为《内师的后裔来袭》的微博、微信也在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疯狂转发。此外,温州一名经营儿童摄影工作室的80后辣妈,也给家里的小朋友拍了“萌娃版《太阳的后裔》”。材料二:最近传出将翻拍中国版《太阳的后裔》的消息,对此,不少网友评价,与其翻拍,还不如拍出属于自己的军旅剧。材料三:屏幕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意想不到的“神剧”爆出。从“手撕鬼子”到“手榴弹炸飞机”,再到错误百出的雷人台词,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随意歪曲历史事实的“神剧”,无不考验着我们的智商,挑战着我们的心理下限。(1)请为材料一拟写一则新闻标题。(15字以内)(2)联系材料三和实际生活,谈谈你如何看待时下充斥荧屏的“抗日神剧”。(3)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请你谈谈中国军旅题材的电视剧的出路。 学习目标:1.准确认读并理解“锐不可当、业已、绥靖、阻遏”等词语。2.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部分。3.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学习重点: 1.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学习难点: 1.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参考答案
预 习 案
预习·导学:
1.è yù suí zǔ è
xiè kuì jiān xiá
dāng dàng sài sāi
sè sāi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3.(1)结构: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
(2)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渡过35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4.(1)百万是实数。其中东路军、西路军各35万,中路军30万。可见新闻的真实性很重要。
(2)从渡江的作战兵力、详细区域和战役的全局情况三个方面来总领全文。
(3)本文依时叙事,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详说东路激战,文势涌起高潮——东路军的战况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在报道我东路军进展时,和中西两路军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4)这处议论透彻、精辟地分析了我军胜利南渡的两方面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发展趋势的关键,深化了新闻的思想性。
合 作 探 究 案
1.“越过”只写出了“经过”;“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二十四小时内即已”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所以,乙句的语言更加准确恰当。
2.“现在”与“至发电时止”相比,后者时间概念更确切,且有“战势发展迅速,我军胜利进军”的豪迈之情蕴含其中。“剩下的”容易产生误解,是人员,还是物资?“余部”是军事术语,在这里指还未渡江的部队,这个词用在报道战况的消息中,既确切,又得体。所以,乙句的语言准确,语言色彩恰当。
3.甲句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而乙句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了我军的神勇。所以,乙句的语言爱憎分明,褒贬有别。
合作交流
1.全文的朗读基调为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检 测 案
一、课内阅读。
1.第1、2句。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到“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 
4.这八个字写出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5.议论。作用: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的反动本质及士气败落、不堪一击的军情,又有很强的政策性,从而使这篇新闻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二、提高部分。
1、《太阳的后裔》掀模仿写真风
2、这些“抗日神剧”既不尊重客观事实,也不尊重革命先烈,而且容易导致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历史的认知发生偏差和产生错误理解,不能领会抗战真正残酷的一面,甚至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迷境,这种后果是很可怕的。2-1-c-n-j-y
3、电视从业者要警惕“泛娱乐化”倾向,要尊重历史事实,要有创新精神,不能一味照搬照抄;规范电视剧审查制度;发挥大众监督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