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 每日一题(7套打包) 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 每日一题(7套打包) 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28 14:31:15

文档简介

8月27日
每周一测
1.下列物体属于天体的
①飞驰的汽车
②人造卫星
③陨石
④哈雷彗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图是某天体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天体系统共有四级
B.图示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是银河系
C.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D.图示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是人类目前能够观测到的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
土星冲日现象是指土星、地球和太阳大致呈一条直线,当天土星距离地球最近,整夜都可观看。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四个天体,不可能出现“冲日”现象的是
A.木星
B.海王星
C.金星
D.火星
4.关于土星的正确叙述是

平均密度大

体积和质量大

环形山密布

有“光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金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当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太阳表面有一个小黑点慢慢穿过,这种现象称之为“金星凌日”。据此回答5—6题。
5.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体的主要原因是
A.自身发光强度大
B.金星表面反射率大
C.体积质量大
D.金星上太阳西升东落
6.下列行星中也能发生“凌日”现象的是
A.火星
B.木星
C.天王星
D.水星
“It's
not
just
a
planet,It's
our
home.”这是对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回答7—8题。
7.与地球上出现生命无关的条件是
A.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B.地球上存在液态水
C.地球只有一颗卫星
D.太阳的光照条件比较稳定
8.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B.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9.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10.若发现一颗行星与最近恒星的距离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可推断该行星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11.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C.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12.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13.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14.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到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近地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平均温度可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平均温度分别是—150℃和—180℃;更远的两颗行星的表面平均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恶劣。
(1)生命存在应具有_______~_______℃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存在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从材料中看,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优越条件是__________。
【答案】1.B
【解析】1.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汽车和陨石不属于天体,人造卫星和哈雷彗星属于天体。故选B。
【答案】2.B
【解析】2.该图所示有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级天体系统;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在地月系范围之内。
【答案】3.C
4.D
【解析】3.冲日是天体与太阳各在地球的两侧的天文现象,金星轨道在太阳与地球之内,不会出现冲日现象。选C。
4.土星属于巨行星,体积和质量大、有“光环”,所以D正确。
【答案】5.B
6.D
【答案】7.C
8.B
【解析】7.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上存在液态水和太阳的光照条件比较稳定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而地球只有一颗卫星与地球上出现生命无关。选C。
8.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能吸引住满足生物生存的大气。选B。
【答案】9.A
【解析】9.地球与图中其他两行星相比,有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要比②行星少;其他两个行星也存在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答案】10.B
【解析】10.行星与恒星距离适中,使行星表面温度适宜,可能为液态水的存在提供条件。
【答案】11.C
【解析】1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B错;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C正确;适量的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无害,D错。
【答案】12.A
【解析】12.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因为距离太阳过远,呈现出和海王星类似的低温状况,变为寒冷的“冰球”,选A。
【答案】13.D
【解析】13.地热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
14.【答案】(1)0
100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收的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收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形成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生命物质也无法形成。
(3)具有适宜的温度8月21日
宇宙中的天体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待发射的人造卫星也是天体
B.陨石和陨铁都是属自然天体
C.恒星和行星都是发光的天体
D.“神舟七号”航天员留在太空的航天服属于天体
【答案】D
1.常见天体的特点及观察到的现象
天体类型
形状
组成(或成员)
能否自己发光
观察到的现象
星云
云雾状
气体和尘埃,主要成分是氢
——
发亮的云雾状天体
恒星
球状或类球状
炽热气体

明亮闪烁
行星
近似球状
如八大行星

明亮不闪烁,有明显的位置移动
流星体
球状、块状
尘粒、固体小块
否(与大气摩擦形成光迹)
在天空中有一道明亮的光迹
卫星
——
如月球

圆缺变化
彗星
云雾状、有彗尾
冰物质

发光的“扫帚”形天体
2.天体的判定——“三看”法
一看空间位置。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到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例如,宇宙飞船在天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地面就不是天体了。
二看物质形态。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网
三看运转轨道。看他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运行的火星车。
下图为判断流星体、流行现象与陨星是否属于天体的图示
1.仰望天空,我们看到下列哪些物体属于天体
①北极星
②天空中飘着的云朵
③飞行的飞机
④彗星、流星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人类探索宇宙的目的是
A.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规律
B.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环境
C.地球人口太多,向宇宙转移
D.保护地外文明
【答案】1.B
【解析】1.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云朵和飞机不是天体,北极星、彗星、流星体是天体。【答案】2.B8月26日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1.B 2.C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注意】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四看三分析”入手:
一看: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稳定。
二看: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从距恒星的距离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的长短、大气层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
三看:该行星周围有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四看:该行星是否有液态的水。从温度高低和水体运动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液态的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宇航局曾经宣布,在火星表面上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这个红色星球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的线索。近30年来人类已发射了20多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这些探测器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样品进行检验,获得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km)
赤道半径(km)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地球
1.496
6
378
1年
23时56分4秒
1
1
23°26′
火星
2.279
3
395
1.9年
24时37分
0.11
0.15
23°59′
(1)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________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________(填“长”或“短”)。
(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________(填“高”或“低”)。
(3)结合上表中的数据,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的原因。人类为了开辟太空居住地,为什么选择火星作为研究对象?
【答案】(1)4 长
(2)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低
(3)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备,故火星上没有生命生存。在太阳系中,特别是在离地球较近的天体中,无论是从与太阳的距离、质量和体积的大小,还是自转和公转周期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地球,所以火星成为人类目前的重点研究对象。8月25日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字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日地距离,大约150亿千米
B.A表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辐射
C.图中B、D两点的太阳辐射强度,D点更强
D.图示时刻,B点是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太阳辐射最强的点
2.图中A对地球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A.适当的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B.使地球有了厚层的大气
C.相互的辐射,抑制了地球上的病菌
D.使地球成为固态的球体
【答案】1.D 2.A
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强。
2.图中A表示适当的日地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1.太阳辐射
(1)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2)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作用
表现
影响地理环境
万物生长靠太阳
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水循环、大气运动的动力
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自然界中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影响人类活动
工业燃料的源泉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生产、生活用能的源泉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C.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答案】C8月22日
天体系统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应该是下图中的
A.
B.
C.
D.
【答案】A
1.形成: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级别层次:
3.主要天体系统的比较:
天体系统
组成
其他
地月系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太阳系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银河系
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
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
总星系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4.判断天体系统的方法——“四看”
天体之间能否构成天体系统,关键在于能否相互吸引而达到相互绕转的程度。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因此判断是不是天体系统有“四看”:一看天体的数量;二看天体之间的距离;三看天体是否相互吸引;四看天体是否相互绕转。天体系统至少由两个天体组成,单个天体不能构成天体系统。构成天体系统的天体位置比较靠近时,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才足够大。天体系统内部,质量较小的天体围绕质量较大的天体公转。如果某些天体只相互吸引但达不到相互绕转的程度,也不能构成天体系统。
读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回答1—2题。
1.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银河系、太阳系
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
D.总星系、太阳系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A.地球
B.太阳
C.金星
D.月球
美国航天局2017年2月22日宣布,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围绕单一恒星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中心天体Trappist—1的质量和亮度,分别只有太阳的1/10以下和1/200,温度只有太阳的1/2。天文学家认为,这一酷似太阳系的行星系,堪称迄今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点。据此回答下题。
3.推测该天体系统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1.D
2.B
【答案】3.C
【解析】3.根据材料,该天体系统距地球大约40光年,因此其依然处于银河系。8月23日
太阳系八大行星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⑧,分别表示地球和土星的是
A.②⑦
B.③⑥
C.③⑤
D.④⑤
2.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在金星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C.表面为非固态,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答案】1.B
2.D
1.太阳系的八颗行星
2.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
类别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成员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距日远近



表面温度



质量



体积



平均密度



卫星数目
少或无

较多
有无光环



由上表可知: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比较小,巨行星体积和质量都很大,远日行星的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大。
3.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公转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也就是说地球在物理特征方面也没有特殊的地方。因此,可以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2)填注行星名称:C
;D
;E

F

(3)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4)远日行星是

。(填字母)
【答案】(1)太阳
(2)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3)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4)G
H
(3)八大行星运动方面的共同点是:公转方向都相同,即同向性;公转轨道近似正圆形,即近圆性;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共面性。
(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8月24日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答案】A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安全的宇宙环境
①“稳定”——稳定的光照条件。
地球位于太阳系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使地球有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化没有中断
②“安全”——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2)地球自身的有利条件
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具体如下图所示: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回答1—2题。
1.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2.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
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水星
美国航天局2017年2月22日宣布,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围绕单一恒星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中心天体Trappist—1的质量和亮度,分别只有太阳的1/10以下和1/200,温度只有太阳的1/2。天文学家认为,这一酷似太阳系的行星系,堪称迄今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点。据此回答下题。
3.天文学家推测该星系可能存在生命,需要从哪些方面寻找论据
①大小与地球相似
②存在液态水
③距离地球较近
④拥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A
2.C
【答案】3.C
【解析】3.天文学家在宇宙中寻找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主要看其大小是否与地球相似(有利于形成大气层)、是否存在液态水、温度是否与地球相近。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