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
课
题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教
学重、难点
验证气体交换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发生了变化.
教
学准
备
教学课件,秒表,呼吸汇总表、心跳汇总表各一份,3个集气瓶,3块毛玻璃片,自制的插有3根蜡烛的金属架,打火机。医用听诊器,塑料袋.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一)、测量“平静状态”、“跳动一分钟后”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1.测量“平静状态”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2.出示课题:运动起来会怎样 3.测量“跳动一分钟后”的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4.各组反馈,将数据分别粘贴在呼吸汇总表和心跳汇总表上。 5.引导学生分析呼吸汇总表的数据,据此提出研究的问题:“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6.试着分析“运动后呼吸加快”的原因。(二)、研究“呼吸为什么加快”(1)认识和呼吸有关的器官 1.平时呼吸要吸进空气,跳动后也要吸进空气,吸进去的空气到了哪里? 2.空气经过了哪些地方到达肺部?呼出的气体又经过了哪些地方? 3.小结:空气在人体内的流动路线——气体从鼻腔吸入,经过气管,支气管到达肺部,人体不需要的气体在肺部集中,经过支气管,气管,鼻腔流出体外。(2)寻找气体发生变化的证据 1.我们吸入空气又呼出来,吸进的空气在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体验反复呼吸一袋空气的感觉。 ①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②交流自己的感受,试着解释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3.教师做演示实验,比较新鲜空气与呼吸过一次的气体、反复呼吸过的气体的区别。 ①讨论: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②小结。出示: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表.5.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①科学家发现了人体呼吸的秘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 同时排出二氧化碳。②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③小结。(三)、总结与延伸。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2.延伸:在班级里找一个平时爱运动的同学和他比较一下,在跳动1分钟之后,恢复到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所花的时间有什么不同?试着解释这一现象。
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
板书设计
教
学反
思
(要求手写,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