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练习 高二语文 人教版 必修5 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时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同步练习 高二语文 人教版 必修5 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时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2 18:4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髭须(zī) 呐喊(nà) 应承(yìng)? 彤云(dān)
B.央浼(miǎn) 庇佑(bì)  飘絮(xù) ? 玷辱(diàn)
C.仓廒(áo) ?防噎(yī) 虞候(yú) ? 衙内(yá)
D.煨着(wēi)  缠绕(chán) 拜揖(yī) ? 亲眷(juà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遐 交头接耳 素不相识 鬼鬼祟祟
B.妨碍 不尴不尬 解剜尖刀 贪赃枉法
C.沽酒 朔风彤云 吃饭防咽 人才汇聚
D.勤谨 方得脱免 碎琼乱玉 通宵达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与林冲、鲁达的故事不同,杨志的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梦。
B.实践“超越自我”,便为人们树起了生活航标;提倡“超越自我”,即是踏上通向理想的道路。
C.西北风卷着雪花,狂暴凶横地撞开人家的门窗,把大把大把冷森森地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
D.4月11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宣判大会,公开宣判杀害崔大庆烈士的凶手于根柱死刑。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B.电视剧《水浒》拍摄前有很多演员争演林冲,《水浒》中不乏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唯独林冲一角最为奇货可居。www-2-1-cnjy-com
C.比尔·盖茨的豪宅前面俯瞰浩如烟海的华盛顿湖,背后深入湖畔东岸的一座山丘,属于“掩土建筑”。建筑物地上四层,地下深不可测,外观呈现“西北太平洋岸别墅”风格,林木蓊郁、气象万千。【来源:21cnj*y.co*m】
D.美国声称为了应对朝鲜威胁,准备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将破坏和平及地区稳定。【出处:21教育名师】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束,杀死)②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冒犯、触怒)
B.①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从来)②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
C.①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息)②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给)
D.①我自在门前理会(懂得,领会)②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 (办交接手续)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林冲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①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②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③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④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⑤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A.⑤③④①② B.④⑤③①② C.④⑤③②① D.⑤③②①④
7.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②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③“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④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⑤只要提防他便了。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李小二和小酒店,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情节。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合情合理。
B.林冲拿刀怒寻陆谦,矛盾冲突似乎一触即发。也引起了读者“捏着两把汗”,但作者却老练地虚晃一枪,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这样写,使情节形象生动。
C.林冲最终起来反抗,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D.小说的自然景物和环境描写极为出色。如林冲到草料场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连写三个“草”字,为后文起火预作布置。
9.对下列句子描写风雪所选用的角度,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冲)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侧面描写)
B.(林冲)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侧面描写)
C.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正面描写)
D.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正面描写)
10.前呼后应,榫接缝合,正如金圣叹所说:“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小说对雪、火、枪、刀、酒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请从其中任选一例,写一段250字的赏析文字。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
(1)转背不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李小二慌忙道:“恩人请坐,小二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话说”。林冲问道:“甚么要紧的事?”李小二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人心下疑惑。又着浑家听了一个时辰,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那两个把一包金银递与管营、差拨,又吃了一回酒,各自散了。不知甚么样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2)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11.下列对“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冲心地善良,又心存幻想,因此没有想到仇敌会如此的歹毒。
B.林冲对仇人远道而来残害他感到大惑不解。
C.林冲觉得沧州远离东京,仇人到这里来害他是不自量力。
D.林冲感到仇人既无赖又凶狠歹毒,因此轻蔑与义愤顿生于心中。
12.下列人物描写的方法与文中画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版权所有:21教育】
B.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C.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目而有情。
D.转背不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
13.对这段文字中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冲还想在草料场过一冬,表明林冲屡遭磨难,此时却并无反心,一心只想逆来顺受,以待出头之日。
B.林冲雪夜沽酒不忘带上花枪,说明他对奸人陷害已有防范。
C.盖火炭的细节暗示后来草料场失火是由于他人放火。
D.拽门、锁门、带钥匙的细节描写,说明林冲办事精细,小心谨慎。
14.请简要赏析上段文字中对风雪的描写艺术。
答: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21·cn·jy·com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嫌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札,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视。”林冲听得叫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差拨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到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2-1-c-n-j-y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有删节)
15.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城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城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札拿出来。
D.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城营的黑暗现实。
E.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16.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城营,就有犯人介绍牢城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17.差拨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答:
18.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些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答:
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A项,“彤云”中“彤”应读“tónɡ”;B项,“央浼”中“浼”应读“měi”;C 项,“防噎”中“噎”应读“yē”。21教育网
2.D【解析】A项,“闲遐”的“遐”应写作“暇”;B项,“解剜尖刀”的“剜”应写作“腕”;C项,“吃饭防咽”的“咽”应写作“噎”。
3.C【解析】A项,“把……概括”搭配不当。B项,语序不当,应将“实践”和“提倡”互换位置。D项,烈士是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杀害……烈士”不合逻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D【解析】A项,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B项,奇货可居:商人把难得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凭借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作为要求名利地位的本钱。C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不能用于形容自然景象,可改为“烟波浩渺”。21cnjy.com
5.D【解析】D项,①理会:招呼,照看。
6.D【解析】所补写的内容为时间先后顺序和空间移动顺序,先写林冲预备前往,然后描写入得庙来的情形。
7.D【解析】①“不合”在文中的意思是“不该”,今义是“不和”;③“不尴尬”在文中的意思是“鬼鬼祟祟,不正派”,今义是“没有处于无法摆脱的两难境地”。www.21-cn-jy.com
8.B【解析】“这样写,使情节形象生动”表述错误。应为“这样写,使情节跌宕起伏”。
9.A【解析】“侧面描写”解释错误,应为“正面描写”。
10.参考示例: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因此,小说开始便点明“却早冬来”,前往草料场“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离草料场院前去沽酒,“那雪正下得紧”,离开市井酒店,“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小说反复描写雪,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雪,林冲才去市井沽酒,才会看到山神庙;因为下雪,草厅才会倒塌,林冲才会夜宿山神庙。其次,小说一再描写雪,也暗示了林冲处境的险恶,暗示一场人生搏斗的大风暴即将到来。2·1·c·n·j·y
【解析】文学鉴赏是近年高考突现出来的测试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列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同时分析它们在结构上或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上所起的作用。
11.A【解析】“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说这话,可见林冲心地善良,没有想到仇敌会如此的歹毒,会追到沧州来害自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B【解析】B项和文中画线句子都属于动作描写。A项属于心理描写。C项属于肖像描写。D项属于语言描写。21·世纪*教育网
13.B【解析】“林冲雪夜沽酒不忘带上花枪”是职业习惯,他并没有防范之心。
1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那雪正下得紧”,一“紧”字从正面形象表现雪大。“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一句,通过写草屋在风中摇振的景象,从侧面表现了风猛的特点。“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通过写人的感受从侧面表现风猛雪大。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从多角度形象表现风烈雪大,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21*cnjy*com
【解析】文段对风雪的描写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有“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侧面描写有“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对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5.BC【解析】根据原文可知,B项强加因果关系,说林冲一进牢城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是由于他被高太尉陷害,原文中并没有这层意思;根据原文“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可知差拨大骂是因为“不见他把钱出来”,故C项错。21*cnjy*com
16.①概括介绍牢城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设置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解析】解答这道题目,需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入手。第一段通过写“一般的罪人”与林冲的对话,侧面揭示了牢营的黑暗;而文章后面的部分,则从事实上深刻揭露了牢营的黑暗和看管牢营的各色人等的丑恶嘴脸。尤其是写林冲在给钱之前和给钱之后受到的截然不同的待遇,更是将牢营的黑暗和差拨的丑恶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从全文来看,第一段既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又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17.(1)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2)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解析】第一问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差拨这一势利小人的形象首先通过“一般的罪人”初步勾勒,继而通过大骂林冲、勒索敲诈等言行描写及前倨后恭的态度变化塑造出来。第二问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与第一问紧密联系。差拨先骂后夸,前后态度明显不同,可看出是用了对比的手法。
18.(1)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2)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解析】第一问“指的是林冲的哪些身份”,联系上下文即可发现,林冲“陪着笑脸”,隐忍顺从的一面固然符合他目前“配军”的身份,但应对差拨的辱骂和敲诈的整个过程却仍显得沉着冷静,又正好体现了林冲是禁军教头出身。解答第一问要与第二问的“性格和心理”的分析相照应,必须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