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guì)
峰巅(diān)
仲裁(zhòng)
颁发(bān)
B.要塞(sè)
遗嘱(zh )
犀利(xī)
铿锵(kēng)
C.高擎(qíng)
横亘(dàn)
挪威(nuó)
缅怀(mi n)
D.平畴(chóu)
广袤(mào)
荟萃(huì)
边陲(chuí)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横跨
辉煌
凝结
金戈铁马
B.履行
象征
旌旗
如坐针毡
C.凛冽
取缔
仓海
叱咤风云
D.客栈
娴熟
屏息
威风凛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王明同学做作业时,字迹潦草,杂乱无章,如群蚁排衙。
C.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②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③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细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④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⑤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①④⑤③②
B.⑤③①④②
C.③①④⑤②
D.②③④①⑤
5.消息的五个组成部分是:
6.汉字是最古老的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它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无穷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很多汉字,从它的字形就可以看出人生真谛。请仿照示例,从下面四个汉字中任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它蕴含的深刻道理。
舒
道
夸
海
示例:“路”-----就在各自的足下
“路”字的左边是一个“足”,右边是一个“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所以,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人生之路来,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别人。
7.南阳中学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庆祝“二十四节气”申请成功和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阅读下面材料,请各用一句话(10字以内)概括下列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请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
②为了营造宣传氛围,共庆这两件大事,需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标语,现已经拟出上联,请你帮忙对出下联。
上联:夺冠圆梦,女排精神扬四海
下联:
③“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 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 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 ”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8.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9.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0.文中划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11.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
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
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
何况,不同的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例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龙卷风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报的难度当然就增大了。这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800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不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选,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升。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地区的天气预报。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届时,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东南部的天气,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500米的范围内。
12.为什么说精准预测天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风险”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捣蛋鬼”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14.文中画线句写了有关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15.下列诗句描写了不同的天气,预报这两种天气类型有难有易,请运用文中相关知识分析。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三.作文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路漫长、曲折,有时还会迷茫、黑暗,需要一盏灯来照亮我们,指引我们,让我们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明灯,一路指引你,鼓励着你走向远方。
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故事和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主要写自己的经历、感悟;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D.(A.“溃”应读“kuì”;B.“塞”应读“sài”;C.“亘”应读“gèn”)
C.(“仓海”应为“沧海”)。
D.(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多做贬义词;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洗耳恭听:指恭恭敬敬地听别人讲话。与语境不符。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被打断而突然终止。符合语境。)
B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6.示例:舒——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
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
所谓“舒心”,就是
“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道——首要的
,是迈开脚去走
“道”字,由一个“走”字底和一个首要的“首”字组成。
这告诉我们,要走出一条人生之“道”来,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理想很重要,信念很重要,毅力很重要,坚持很重要,机会很重要……但如果你不迈开脚去走,不去行动,这一切都将为零。
夸——自大的人,最终要吃大亏
“夸”字,上面是个“大”,下面是个“亏”,可以这样理解和解释——一个自大的人,最终是要吃大亏的。一个自大的人,必定是在用他的自大来掩盖他的无知和无能,一个不知道用行动去改变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而是用自大去掩盖的人,那只能永远无知无能下去,最终必定会在不断地膨胀和越来越莽撞中,吃大亏。
海——大海,来自每一滴水
看看“海”字的写法:“海”,来自“每”一滴“水”。
是一滴又一滴的水,汇聚成了一片大海。
成就人生的大海,也要从“一滴水”又“一滴水”般的小事开始,做好了那些小事,才能成就人生的伟大。反过来说,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可以包容含藏“每”一滴“水”。
如果是一个小水洼,能容的水就有限。
这就是
“有容乃大”,告诉我们谦虚包容才能大成的道理。
7.①材料一: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名录(申遗成功)。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沿用2000多年。
②申遗成功,历法文化传世界。
③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
8.①“我”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②“我”对摇船人自强自立、积极乐观态度的敬佩之情。③摇船人买下一条腿的鹦鹉并与之相依相伴、和谐共处的友爱之情。④摇船夫妇收养先天残疾婴儿的养育之情。⑤摇船人赡养两位老人的反哺之情。
9.①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摇船人乐观阳刚、热爱生活。②设置悬念。由会背唐诗的鹦鹉引出鹦鹉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摇船人时的期盼到发现摇船人残疾时的失落,由摇船人的残疾引出摇船人的身世。步步设悬,吸引读者。③欲扬先抑(或铺垫)。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摇船人的精神品质却让我感动、赞美。④烘托(或对比、衬托)。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
10.①“我”同情摇船人,担心他没有多少收入,真诚地想帮助他,所以想问他。②摇船人阳刚、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觉得在他面前谈困难和帮助都是多余的,所以张不开嘴。
11.①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②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③言虽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12.
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各种复杂地形会影响大气运动;对不同天气类型的预报,准确率有很大差异。
13.
(1)“风险”具体指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意味着预测失败。
(2)用“捣蛋鬼”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
14.具体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人们可以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使说明内容通俗易僅,更具吸引力。
15.
苏轼诗句描写的是暴雨天气,因为暴雨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所以预测困难。赵师秀诗句描写的是梅雨天气,因为梅雨天气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所以预测容易。
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