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八年级语文上册·R第五单元18 苏州园林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导入新课 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美,苏州什么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总说、分说的结构,把握文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
3、体味文章语言的多样性,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4、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学习写说明文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作者简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丘壑( ) 镂空( )
轩榭( ) 斟酌( ) 对称( )
阑干( )预习检测2.、辩明词义:
鉴赏:
斟酌: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适当。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
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理清文章结构。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整体感知网狮园拙政园留园课堂小结
从全文看,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的。
从各部分看,是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来写的。 本文准确地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
顺序,把事物说明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第二段概括了全文的中心,因为这一段点明了苏州
园林的共同特征,以下段落都是围绕这一特征展开逐一
说明的。第2段与第3--9段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总说
(完美的图画)
(第2段)层次(第6段)色彩(第9段)本文的结构布局(第3段)配合(第4段)映衬(第5段)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阶砌旁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是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角落里的布置角落布置园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色 彩 的 调 配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泥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称。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研读品味:1.第4.5小节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哪些词语照应了“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3.第4段第1句中“假山”和“池沼”的顺序可否颠倒?4.找出两段中你最欣赏的语句,说说自己为什么欣赏?揣摩语言,体味本文语言运用准确的特点2、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句中红色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的追求是:务必使……(句中红色的字是否可以去掉?) “似乎”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建筑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所以只能是推测。“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 这两个词表意肯定,一点都不含糊,合乎实际,用词非常准确。拓展延伸1.结合实例说说本文与《中国石拱桥》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口头介绍我校的一处景物.江 南 园 林 甲 天 下苏 州 园 林 甲 江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