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1.3证明(2)教学设计
课题 证明(2) 单元 第 一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学完证明之后,能够对数学的逻辑推理严密思维有一定的体验和感受,并利用这种思维解决更多的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简单命题的证明,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证明的含义2.探索并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几何证明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重点 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难点 复杂命题的证明,多个定理的运用
学法 自主探究 教法 讲授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忆旧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证明的概念,以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证明题。下面来做题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E∥BC,AE平分∠DAC.求证:AB=AC.证明:∵AE平分∠DAC,∴∠1=∠2。(角平分线的定义)
∵AE∥BC,∴∠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AB=AC。(等角对等边)2.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真命题。思考:这一题与上一题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上一题已知和求证是给出的,这一题需要将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 回忆旧知,做练习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通过对比引出新知
讲授新课 画: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已知”----条件,“求证”----结论.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求证: CD=AB.证: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证明:如图,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AD=BD,
∴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
∵∠ACB=90°,
∴四边形AEBC是矩形,
∴AD=BD=CD=DE,
∴CD=AB. 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做题来归纳证明的步骤
总结归纳 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格式:⑴按题意画出图形;⑵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⑶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思考总结 及时总结归纳
小试牛刀 分析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1、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AC=BD.2、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已知:如在△ABC中, ∠ABC= ∠ACB,求证:AB=AC 做练习 做题检测巩固
总结归纳 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⑴按题意画出图形;⑵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⑶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思考总结 及时小结
例题讲解 证明命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是真命题已知:∠A , ∠B, ∠C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求证: ∠A +∠B+ ∠C=180°证明:过A 作 AE // BC则∠C=∠2,∠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B+∠C=∠BAC+∠1+∠2=∠DAE=180 (平角的定义)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 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证法2: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AB,则∠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ACB=180°∴∠A+∠B+∠ACB=180°证法3:证明:在BC上任取一点D,过D作DE//AB,作DF//AC。∴∠1=∠B,∠2=∠C,∠DEC=∠A,
∵DE∥AB,∴∠3=∠DEC,
∴∠3=∠A,
∵∠1+∠2+∠3=180°∴∠A+∠B+∠C=180° 听讲,思考 做例题,规范格式,引出辅助线
总结归纳 1.辅助线是为了证明需要在原图上添画的线.(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2.它的作用是把分散的条件集中,把隐含的条件显现出来,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3.添加辅助线,可构造新图形,形成新关系,找到联系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把问题转化,但辅助线的添法没有一定的规律,要根据需要而定,平时做题时要注意总结. 总结思考 让学生明白辅助线的作用以及添加方式
讲授新知 如图,∠ACD是由△ABC的一条边BC的延长线和另一条相邻的边CA组成的∠ACD,这样的角叫做该三角形的外角。思考: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多少个外角 请你把它们都画出来。6个 听课思考 讲解外角的知识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已知: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求证:∠ACD =∠A+∠B证明:∵∠ACD+∠ACB=180°∠A+∠B+∠ACB=180°∴∠ACD =∠A+∠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已知: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求证:∠ACD >∠A ∠ACD >∠B证明:∵∠ACD =∠A+∠B∴∠ACD >∠A∠ACD >∠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已知:∠1、∠2、∠3为△ABC的三个外角,如图.
求证:∠1+∠2+∠3=360°.证明:∵∠1是△ABC的外角,∴∠1=∠ABC+∠ACB,
同理得∠2=∠ABC+∠BAC,∠3=∠ACB+∠BAC,
∴∠1+∠2+∠3=(∠ABC+∠ACB)+(∠ABC+∠BAC)+(∠ACB+∠BAC)=2(∠ABC+∠ACB+∠BAC)
∵∠ABC+∠ACB+∠BAC=180°,
∴∠1+∠2+∠3=360°.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例题讲解 已知:如图,∠B+ ∠D=∠BCD,求证: AB// DE证明:如图,延长BC,交DE于点F。∵ ∠B+ ∠D= ∠BCD(已知)又∵ ∠BCD= ∠D+ ∠CFD(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 ∠D= ∠D+ ∠CFD∴ ∠B= ∠CFD∴AB∥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2:证明:过点C做直线CF使得CF//AB (F在C的右侧)
∵ CF//AB
∴∠B=∠BC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D=∠B+∠D (已知)
且∠BCD=∠BCF+∠DCF (如图)
∴∠B+∠D=∠BCF+∠DCF=∠B+∠DCF (等量代换)
即∠D=∠DCF
∴CF//E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ED (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第三条直线,两直线平行) 做题 做例题,强化应用
达标测评 1.求证”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是真命题。已知:梯形ABCD中,∠D=∠C,AB∥DC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证明:过点B作BE∥AD,∵AB∥DC,BE∥AD,∴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AD=BE∵BE∥AD,∴∠D=∠BEC∵∠D=∠C,∴∠BEC=∠C∴BE=BC BC=AD∴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已知,如图,在 △ ABC中,AB=2AC求证:AC<BC<3AC。证明:∵AB=2AC,AC+BC>AB
∴AC
3AC=AC+AB
∵BC∴AC∵∠ACB=∠1+∠BCP,∠1=∠2
∴∠ACB=∠2+∠BCP
∵∠2+∠BCP+∠BPC=180
∴∠ACB+∠BPC=180
∴∠ACB与∠BPC互补4.课本中对菱形的另外一个性质“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却没有给出判定定理,请你利用如图所示图形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要求:如果有类似的判定定理,请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如果没有,请举出反例.答:有判定定理。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DAB和∠DCB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AD=DC∴四边形ABCD是菱形 做题 检测学习情况
应用提高 如图,在五角星图形中,求:∠A+ ∠B+ ∠C+ ∠D+ ∠E的度数。解:如右图所示,
∵∠1=∠C+∠2,∠2=∠A+∠D,
∴∠1=∠C+∠A+∠D,
又∵∠1+∠B+∠E=180°,
∴∠A+∠B+∠C+∠D+∠E=180°.
故答案是:180°.2.如图,在△ABC中,∠C>∠A,BD为角平分线,BE⊥AC,垂足为E.若∠DBE=10°,则∠C-∠A的度数为____20°__.解:∵BD为角平分线,
∴∠ABD=∠DBC,
∵BE⊥AC,
∴在△BCE中,∠CBE=90°-∠C,
∵∠DBE=10°,
∴∠DBC=∠CBE+∠DBE=90°-∠C+10°,
在△ABD中,∠BDE=∠A+∠ABD=∠A+90°-∠C+10°=∠A-∠C+100°,
在Rt△BDE中,∠BDE+∠DBE=90°,
∴∠A-∠C+100°+10°=90°,
整理得,∠C-∠A=20 做题 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证明的步骤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三角形外角定理 回忆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 课本P页第20页1、4 题 练习 课后做题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证明——第二课时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1=∠2,DE∥BC,∠B=75°,∠ACB=44°,那么∠BDC为( )
A.83° B.88° C.90° D.78°
2. 点P是△ABC内一点,连接BP并延长交AC于D,连接PC,则图中∠1,∠2,∠A的大小关系是( )21·cn·jy·com
A.∠A>∠2>∠1 B.∠A>∠1>∠2 C.∠2>∠1>∠A D.∠1>∠2>∠A
3. 如图,下列关于外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BA是△ABC的外角 B.∠HBG是△ABC的外角
C.∠DCE是△ABC的外角 D.∠GBA是△ABC的外角
4. 如图所示的图形中x的值是( )。
A.60° B.40° C.70° D.80°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且相交于一点;
②三角形的中线都是过顶点平分对边的直线;
③在△ABC中,若∠A=∠B=∠C,则△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每个内角;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最多有______个角是锐角?
2. 若一个三角形的3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2:3:4,则与之相应的3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 请在括号内填写下列证明过程的依据:
已知:如图,在△ABC中,CH是外角∠ACD的平分线,BH是∠ABC 的平分线。
求证:∠A=2∠H
证明:∵∠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ACD=∠ABC+∠A
_________________
∠2是△BCH的一个外角,
∠2=∠1+∠H(理由同上)
∵CH是外角∠ACD的平分线,BH是∠ABC的平分线
∴∠1=∠ABC,∠2=∠ACD 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A=∠ACD-∠ABC=2(∠2-∠1) (等式的性质)
而∠H=∠2-∠1 (等式的性质)
∴∠A=2∠H________________
4.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C应分别是21°和32°.当检验工人量得的∠BDC的度数不等于_______度时,就可判定此零件不合格?
5.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的4倍,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倍,则此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是______.【来源:21cnj*y.co*m】
三、解答题
1. 如图,在△ABC中,∠B=70°,∠BAC∶∠BCA=3∶2,CD⊥AD于点D,且∠ACD=35°,求∠BAE的度数。【出处:21教育名师】
2. 证明命题“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中点距离相等”.
3. 证明“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 (1)如图①,BD、CD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D,请猜想∠A与∠BD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1教育网
(2)如图②,BC、CD是∠ABC和∠ACB外角的平分线且相交于点D。
(3)如图③,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的外角的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D,猜想∠A与∠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1-c-n-j-y
四、应用题
如图,一轮船由B处向C处航行,在B处测得C处在B的北偏东75°方向上,在海岛上的观察所A测得B在A的南偏西30°方向上,C在A的南偏东25°方向.若轮船行驶到C处,那么从C处看A,B两处的视角∠ACB是多少度?2·1·c·n·j·y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
∵∠1=∠2,∠ACB=44°,
∴∠2=∠ACB=×44°=22°,
∵∠B=75°,
∴∠BDC=180°-∠2-∠B=180°-22°-75°=83°.
故选:A.
2、D
【解析】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可知∠1>∠2>∠A
3、D
【解析】由外角的定义知∠GBA是△ABC的外角
4.A
【解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x+70)=x+(x+10),所以x=60°
5.B
【解析】A、错误,只有当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三条高才在三角形的内部;
B、错误,三角形中线是过顶点平分对边的线段;
C、错误,由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得,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正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故选B
二、填空题
1、1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每一个外角都与相邻的内角互补,因为当相邻的内角是钝角时,这个外角才是锐角,又因为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所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最多只有一个锐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5:3:1.
【解析】∵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360÷(2+3+4)=40°
2×40°=80°
3×40°=120°
4×40°=160°
180°-80°=100°
180°-120°=60°
180°-160°=20°
∴对应的3个内角比为:100°:60°:20°=5:3:1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喝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
【解析】根据证明步骤得,每一步的依据是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喝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 143°
【解析】延长CD交AB于E.
∵∠BED=∠A+∠C,∠BDC=∠BED+∠B,∠A=90°,∠B=21°,∠C=32°,
∴∠BDC=∠A+∠C+∠B=90°+21°+32°=143°.
故当检验工人量得∠BDC≠143°时,就可判定此零件不合格.
5. 36°,72°,72°
【解析】∵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的4倍,
∴可设这一内角为x,则它的外角为4x,
∴x+4x=180°,
解得x=36°,
4x=144°,
又∵这个外角还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倍,
∴这两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分别为:72°、72°,
∴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36°,72°,72°.
故答案为:36°,72°,72°.
【】
三、解答题
2.【解析】由命题可知: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为边BC,AB,AC的中点;
求证:DE=DF;
证明:∵△ABC为等腰三角形,
∴∠B=∠C,AB=AC.
又点D,E,F分别为边BC,AB,AC的中点,
∴BE=CF,BD=CD.
∴△BDE≌△CDF.
∴DE=DF.
故命题得证.
3. 【解析】已知:△ABC的三个角相等,求证:三条边也相等.
证明:如图,作BC边上的高AD.
已知∠B=∠C,AD⊥BC,AD边共用
所以△ABD≌△ADC
所以AB=AC.
同理可得△ABC三边相等.
4.【解析】(1)如图,①bd,cd是∠abc和∠acb和∠acb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d,请猜想∠a与∠bd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1cnjy.com
∠abc+∠acb+∠a=180°
∠abc+∠acb+∠bdc=180°
得2∠bdc-∠a=180°
即∠bdc=∠a+90°
(2)如图②,bd,cd是∠abc和∠acb外角的平分线且相交于点d,请直接写出∠d与∠a之间的数量关系;www.21-cn-jy.com
∠bdc=90°-∠a
(3)如图③,bd为△的角平分线,cd为∠abc的外角∠acf的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d,请直接写出∠a与∠d之间的数量关系www-2-1-cnjy-com
∠bdc=∠a
四、应用题
【解析】
解:如图, 在B处测得C处在B的北偏东75°方向上,则∠EBC=75°,
在海岛上的观察所A测得B在A的南偏西30°方向上,C在A的南偏东25°方向,
则∠FAB=30°,∠CAF=25°,∠EBA=30°,
∴∠ABC=∠EBC﹣∠EBA=75°﹣30°=45°,
∴∠ACB=180°﹣45°﹣30°﹣25°=80°.
答:从C处看A,B两处的视角∠ACB是8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证 明
——第二课时
浙教版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巩固旧知
如图,已知AE∥BC,AE平分∠DAC.
求证:AB=AC.
证明:∵AE平分∠DAC,
∴∠1=∠2。(角平分线的定义)
∵AE∥BC,∴∠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
∴AB=AC。(等角对等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真命题。
这一题与上一题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思考
关键
如何将其转化为数学语言
已知和证明没有直接给出
教学目标
讲授新知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真命题。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写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求证: CD=AB
A
C
D
B
教学目标
讲解新知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真命题。
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证明:如图,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AD=BD,
∴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
∵∠ACB=90°,
∴四边形AEBC是矩形,
∴AD=BD=CD=DE,
∴CD=AB.
求证: CD=AB
教学目标
小试牛刀
分析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1、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CD.
求证:AC=BD.
2、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已知:如在△ABC中, ∠ABC= ∠ACB,
求证:AB=AC
A
B
C
教学目标
总结归纳
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
⑴按题意画出图形;
⑵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⑶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 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证明几何命题“三角形三内角和为180 °”是真命题。
过A 作 AE // BC
A
B
C
E
已知:∠A , ∠B, ∠C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求证: ∠A +∠B+ ∠C=180°
证明:
1
∴∠BAC+∠B+∠C
=∠BAC+∠1+∠2
=∠DAE=180
2
辅助线
则∠C=∠2,∠B=∠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角的定义)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已知:如图, △ABC.
求证:∠A+∠B+∠C=180°
A
B
C
1
2
D
E
证明: 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AB,则
还有其他证法吗?
∠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ACB=180°
∴∠A+∠B+∠ACB=180°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已知:如图, △ABC.
求证:∠A+∠B+∠C=180°
你还能想到其他证法吗?
证明:在BC上任取一点D,过D作DE//AB,作DF//AC。
A
B
C
∴∠1=∠B,∠2=∠C,∠DEC=∠A,
∵DE∥AB,∴∠3=∠DEC,
∴∠3=∠A,
∵∠1+∠2+∠3=180°
∴∠A+∠B+∠C=180°
教学目标
总结归纳
3.添加辅助线,可构造新图形,形成新关系,找到联系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把问题转化,但辅助线的添法没有一定的规律,要根据需要而定,平时做题时要注意总结.
1.辅助线是为了证明需要在原图上添画的线.
(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2.它的作用是把分散的条件集中,把隐含的条件显现出来,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教学目标
讲授新知
如图,∠ACD是由△ABC的一条边BC的延长线和另一条相邻的边CA组成的∠ACD,这样的角叫做该三角形的外角。
思考: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多少个外角 请你把它们都画出来
A
B
C
D
六个
教学目标
讲授新知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证明: ∵∠ACD+∠ACB=180°
∠A+∠B+∠ACB=180°
∴∠ACD =∠A+∠B
已知: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求证:∠ACD =∠A+∠B
A
B
C
D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
教学目标
讲授新知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证明:∵∠ACD =∠A+∠B
∴∠ACD >∠A
∠ACD >∠B
已知: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求证:∠ACD >∠A ∠ACD >∠B
A
B
C
D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
教学目标
讲授新知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
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是真命题。
已知:∠1、∠2、∠3为△ABC的三个外角,如图.
求证:∠1+∠2+∠3=360°.
证明:∵∠1是△ABC的外角,∴∠1=∠ABC+∠ACB,
同理得∠2=∠ABC+∠BAC,∠3=∠ACB+∠BAC,
∴∠1+∠2+∠3=(∠ABC+∠ACB)+(∠ABC+∠BAC)+(∠ACB+∠BAC)=2(∠ABC+∠ACB+∠BAC)
∵∠ABC+∠ACB+∠BAC=180°,
∴∠1+∠2+∠3=360°.
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已知:如图,∠B+ ∠D=∠BCD,
求证: AB// DE
F
证明:如图,延长BC,交DE于点F。
∵ ∠B+ ∠D= ∠BCD(已知)
又∵ ∠BCD= ∠D+ ∠CFD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B+ ∠D= ∠D+ ∠CFD
∴ ∠B= ∠CFD
∴AB∥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还有其他证法吗?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已知:如图,∠B+ ∠D=∠BCD,
求证: AB// DE
F
证明:过点C做直线CF使得CF//AB (F在C的右侧)
∵ CF//AB
∴∠B=∠BC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D=∠B+∠D (已知)
且∠BCD=∠BCF+∠DCF (如图)
∴∠B+∠D=∠BCF+∠DCF=∠B+∠DCF (等量代换)
即∠D=∠DCF
∴CF//E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ED (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第三条直线,两直线平行)
教学目标
达标测评
1.求证”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是真命题。
证明:过点B作BE∥AD,
∵AB∥DC,BE∥AD,∴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AD=BE
∵BE∥AD,
∴∠D=∠BEC
∵∠D=∠C,
∴∠BEC=∠C
∴BE=BC BC=AD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已知:梯形ABCD中,∠D=∠C,AB∥DC
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教学目标
达标测评
2.已知,如图,在 △ ABC中,AB=2AC
求证:AC<BC<3AC。
证明:∵AB=2AC,AC+BC>AB
∴AC3AC=AC+AB
∵BC∴AC教学目标
达标测评
3.如图,P为⊿ABC内任意的一点,∠1=∠2。
求证:∠ACB与∠BPC互补
证明:
∵∠ACB=∠1+∠BCP,∠1=∠2
∴∠ACB=∠2+∠BCP
∵∠2+∠BCP+∠BPC=180
∴∠ACB+∠BPC=180
∴∠ACB与∠BPC互补
教学目标
达标测评
4.课本中对菱形的另外一个性质“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却没有给出判定定理,请你利用如图所示图形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要求:如果有类似的判定定理,请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如果没有,请举出反例.
教学目标
达标测评
答:有判定定理。
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DAB和∠DCB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AC=∠ACB
∵∠ACB=∠ACD
∴∠DAC=∠ACD
∴AD=D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教学目标
应用提高
1.如图,在五角星图形中,
求:∠A+ ∠B+ ∠C+ ∠D+ ∠E的度数。
解:如右图所示,
∵∠1=∠C+∠2,∠2=∠A+∠D,
∴∠1=∠C+∠A+∠D,
又∵∠1+∠B+∠E=180°,
∴∠A+∠B+∠C+∠D+∠E=180°.
故答案是:180°.
教学目标
应用提高
2.如图,在△ABC中,∠C>∠A,BD为角平分线,BE⊥AC,垂足为E.若∠DBE=10°,则∠C-∠A的度数为______.
解:∵BD为角平分线,
∴∠ABD=∠DBC,
∵BE⊥AC,
∴在△BCE中,∠CBE=90°-∠C,
∵∠DBE=10°,
∴∠DBC=∠CBE+∠DBE=90°-∠C+10°,
在△ABD中,∠BDE=∠A+∠ABD=∠A+90°-∠C+10°=∠A-∠C+100°,
在Rt△BDE中,∠BDE+∠DBE=90°,
∴∠A-∠C+100°+10°=90°,
整理得,∠C-∠A=20
20°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1.证明的步骤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三角形外角定理
教学目标
课后作业
课本P20页第1、4题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