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情感,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2.明确文章的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体会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感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情深。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歌曲《父亲》,欣赏。
一
读一读
1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读。
2
同学分组分段朗读。
二
讲一讲
1
认识作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3-4]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2
理清写作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3
本文体裁: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4
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小组讨论回答。
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5
作者几次写到背影?说一说。
(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儿子的几次流泪,泪水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明了一切,泪水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感激。儿子的两次自责也表明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感动、思念父亲。确实,父爱子,子爱父——父子情深就是这篇文章所表现的中心。
6
再读课文,体会下列句子意蕴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
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会: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5)“进去吧,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
三
背一背
细读父亲为我去买橘子的部分,尤其注意动作描写,并试着背一背。
四
默一默
依次默写出父亲去为我买橘子时的动作词语,并简要概述其表达作用。
五
练一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差使(
) 交卸(
) 狼藉(
) 簌簌(
)
踌躇(
)
迂(
)
栅栏(
)
蹒跚(
)
橘子(
)
举箸(
)
赋闲(
)
擦拭(
)
琐屑(
)
颓唐(
)
晶莹(
)
奔丧(
)
2、解释词义。
惨淡:
交卸:
颓唐:
蹒跚:
祸不单行:
不能自已:
六
测一测
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父亲的性格?
2、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这几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文中写到了“我”的哪几次流泪?请一一找出来。
七
课堂小结
《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语言朴实,饱含深挚的情感,只有细心玩昧才能真正有所领悟。
八
板书设计
背影
沉重的背影
蹒跚的背影
艰难努力的背影
朴实的语言
三次流泪
两次自责
父子情
作业
说一说课文以“背影”为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