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8-03 10:34:09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版生物七年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单元 一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①能说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与作用。②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③识别和初步学习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其他研究工具。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良好习惯,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难点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独立使用显微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器具。各种生物学研究仪器和工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探测平常难以感知的生命现象,还有助于我们科学有效地探究生命奥秘。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呢?[显微镜] 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列文胡克,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他第一次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现在我们常用的是光学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其它的细微结构。本节我们就来了解这种生物学中重要的实验器具——显微镜,我们首先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显微镜的构造。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镜臂 连接作用镜柱 支持作用镜座 支持、稳定作用目镜 放大物像镜筒 连接目镜与物镜转换器 调换物镜物镜 放大物像载物台 放置玻片通光孔 光线通过压片夹 固定玻片遮光器 调节光线强弱反光镜 反射光线下面我们分别认识和熟悉显微镜的几个重要结构。目镜镜头上的玻璃为透镜镜,是凸透镜,可以透过光线,镜头上的数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我们再列表比较不同倍数的目镜放大倍数镜头长度透镜大小10×长大12.5×短小物镜如图所示,三处数字分别表示盖玻片厚度、放大倍数和镜筒长度。列表比较不同倍数的物镜放大倍数镜头长度透镜大小10×短大40×长小遮光器显微镜上黑色的方台是载物台,上面的孔为通光孔。在载物台下方带有孔的圆盘为遮光器。孔叫做光圈,有大小之分。在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外界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外界光线弱时,用凹面镜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范围大,用于寻找物像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范围小,用于调整物象清晰度2.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身前的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显微镜的使用1.对光(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4)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对光时要注意,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2.安放装片(1)将带有字符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2)移动装片,使字符正对通光孔的中心。3.观察(1)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安放装片装片约2毫米处停止, 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2)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仔细观察视野中物像的特点。(3)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像移动的方向。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即将原物体旋转180°就是所成物像的方向。再来看玻片移动与物像的关系,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像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4. 整理和存放(1)实验结束后,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取下装片。(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3)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竖立反光镜。(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送回原处。在使用显微镜时,还有几点我们要注意的问题:1.取送显微镜时,应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切勿用一只手斜提,前后摆动,防止目镜滑出跌落。2.揩试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尘或污物,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切勿用手指、手帕、纱布和普通纸擦。二、其他常用研究工具刀片 切取材料放大镜 用于观察烧杯 用于加热、配制溶液、转移液体酒精灯 加热物体滴管 吸取或滴加少量试剂试管 盛取少量试剂或用于加热培养皿 承载培养液或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镊子 夹取材料载玻片 承载材料有时还要用到解剖工具,在解剖器具中常用的有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还要用到计量器具,有测量温度的温度计、测量质量的天平、测量体积的量筒等。使用研究工具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学研究工具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尤其是显微镜有了巨大的革新,除了我们练习使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外,还有电子显微镜等许多新型的显微镜。数码显微镜又叫视频显微镜,能将显微图像呈现在屏幕上,是一项高科技产品。它所呈现的图像是正立的三维图像,具有清晰、宽阔、立体感强的特点。现在,借助于显微放大工具,人类已经能够分辨两个相距1/10 000 000 毫米的物体距离。 视频了解识别各部分结构及用途观察,对比练习使用通过实验得出规律识别各种实验器具 介绍显微镜发展史总结归纳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几个重要结构及区别还有使用归纳让学生知道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拓展实验器具
课堂练习 1.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 )A.目镜 5×,物镜 10×B.目镜 5×,物镜 40×C.目镜 10×,物镜 10×D.目镜 10×,物镜 40×2.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请你指出使用显微镜操作中不规范的地方。[显微镜放在了桌子边缘,用右眼观察。没有用手拖]4.你知道这些器具的名称吗?[] 知识运用 让学生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和研究生物学,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还要使用特定的器具。显微镜帮助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其他的研究器具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有力辅助。] 概括所学知识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板书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显微镜的构造机械部分、光学部分2.显微镜的使用取拿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3.特点:放大倒像、放大倍数=目镜×物镜二、其他常用研究工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练习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各组器具,按其用途正确归为一类的是( )
A.放大镜、镊子、刀片
B.量筒、量杯、天平
C.烧杯、试管、解剖盘
D.培养皿、镊子、试管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3.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A.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
B.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
C.移动载玻片
D.换一个目镜
4.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线偏暗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B.操作时先放置玻片标本,再对光
C.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调细准焦螺旋
D.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
5.当显微镜的镜头需要擦拭时,应使用( )
A.棉花 B.餐巾纸
C.纱布 D.擦镜纸
6.如图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其中属于加热器具的是( )
A.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B.酒精灯 培养皿 木质试管夹
C.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D.酒精灯 三脚架 木质试管夹
7.下列哪组不是观察生物常用的工具( )
A.放大镜、显微镜
B.望远镜
C.干湿计、恒温箱
D.摄像机、照相机
8.在泸州市2016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张同学在观察人血永久 涂片时,显微镜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下列操作 组合中正确的是( )
A.小光圈 平面镜 B.大光圈 平面镜
C.大光圈 凹面镜 D.小光圈 凹面镜
9.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 ②① D.③②④①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10.请你写出图中的实验器具的名称.
①______ ②______和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11.将A组适当的仪器与B组的用途连线:
A B
漏斗 取块状药品
药匙 给酒精灯添加酒精
量筒 量取20mL液体
镊子 滴加少量液体
试管夹 夹持试管
胶头滴管 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
12.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填出下列番号所示的名称。 c、______g、______
⑵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p”,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______
⑶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应将装片向______移动就能将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气泡,判定它是气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⑷视野中有一污点,在移动物镜和装片时污点仍在原处,可推断这污点污点在______。
⑸用下列显微镜镜头组合观察同一张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物象放大倍数最低的组合是( )
A.目镜5×物镜40× B.目镜 5×物镜10×
C.目镜10×物镜40× D.目镜10×物镜10×
《生物的生活环境》练习 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B
【解析】放大镜是用于物体的观察的,镊子和刀片是解剖操作时的器械,所以不属于一类;
量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量杯,称量固体用天平,它们都属于计量仪器,所以属于一类;
试管、烧杯常作为反应容器,解剖盘是解剖操作时的器械,所以不属于一类;
培养皿属于繁殖生物的器械,镊子用于解剖,试管用于反应容器,所以不属于一类。
2.【答案】A
3.【答案】A
【解析】显微镜视野中有污物,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物跟着转动,该污物在目镜上,如果污物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物跟着转动,该污物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物都不跟着动,则污物在物镜上。可见“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对于判断污物来源是无效的。故选A。
4.【答案】C
【解析】A.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错误,不符合题意;B.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错误,不符合题意;C.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调细准焦螺旋,正确,符合题意;D.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显微镜的物镜,避免压破载玻片,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D
【解析】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故选D。
6.【答案】A C
【解析】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属于加热器具
7.【答案】C
【解析】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望远镜、摄像机、照相机等。其中干湿计、恒温箱与观察生物关系不大。
8.【答案】C
9.【答案】B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11.【答案】
【解析】漏斗可以用于给酒精灯添加酒精,钥匙用来取用粉末状药品,量筒用来量取液体,镊子用来取块状药品,试管夹用来夹持试管,胶头滴管用来滴加少量液体
12.【答案】(1)物镜;粗准焦螺旋(2)d;(3)右上方;气泡周围有一圈呈黑色;(4)目镜;(5)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生物济南版 七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奥秘无穷的生物界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呢?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
胡克的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细胞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显微镜
的构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
镜臂 连接作用
镜柱 支持作用
镜座
支持、稳定作用
目镜 放大物像
镜筒 连接目镜与物镜
转换器 调换物镜
物 镜 放大物像
载物台 放置玻片
通光孔 光线通过
压片夹 固定玻片
遮光器 调节光线强弱
反光镜 反射光线
显微镜的构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显微镜
机械部分
光学部分
镜座、镜柱、
镜臂、镜筒
粗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载物台
目镜
物镜
遮光器
反光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目镜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镜头长度 透镜大小
10x
12.5x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放大倍数
镜筒长度
盖玻片厚度
放 大 倍 数 镜 头 长 度 透



10x
40x




物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器
光圈
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外界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遮光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反光镜
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外界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反光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范围大,
寻找物像
细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范围小,调整物象清晰度
粗、细准焦螺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
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身前的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2)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
视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安放装片
(1)将带有字符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2)移动装片,使字符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观察
(1)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安放装片装片约2毫米处停止, 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
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
更清晰。仔细观察视野中物像的特点。
(3)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像移动的方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放大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
将原物体旋转180°。
放大
旋转
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物像偏左下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整理和存放
(1)实验结束后,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
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竖立
反光镜。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
送回原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取送显微镜时,应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切勿用一只手斜提,前后摆动,防止目镜滑出跌落。
2.揩试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尘或污物,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切勿用手指、手帕、纱布和普通纸擦。
3.物镜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
4.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如使用新鲜材料做临时装片,必须在载玻片上加盖盖玻片。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二、其他常用研究工具
刀片
切取材料
放大镜
用于观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烧杯
用于加热、
配制溶液、
转移液体
酒精灯
加热物体
滴管
吸取或滴加
少量试剂
试管
盛取少量试
剂或用于加热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培养皿
承载培养液或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
镊子
夹取材料
载玻片
承载材料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解剖盘
解剖剪
镊子
刀片
解剖工具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计量器具
量筒
天平
温度计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电子显微镜
数码显微镜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
A.目镜 5×,物镜 10×   B.目镜 5×,物镜 40×
C.目镜 10×,物镜 10× D.目镜 10×,物镜 40×
2.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C
A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请你指出使用显微镜操作中不规范的地方。
显微镜放在了桌子边缘,用右眼观察
没有用手拖
4.你知道这些器具的名称吗?
试管
烧杯
剪刀
药匙
滴管
细口瓶
研钵
培养皿
石棉网
天平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量筒
酒精灯
镊子
放大镜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学习和研究生物学,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还要使用特定的器具。
显微镜帮助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
其他的研究器具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有力辅助。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