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系列】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系列】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4 12:1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愚公移山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万仞(rèn)   惩(chéng)    穷匮(kuì)
荷(hè)担 孀妻(shuāng) 始chèn(龀)
箕běn(畚) kuí(魁)父 lǒng(陇)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相许(赞同)  
(2)惩山北之塞(苦于)
(3)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4)何苦而不平(愁苦,这里指担心)
(5)寒暑易节(更替)
(6)而山不加增(再增高)
(7)固不可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8)虽我之死(即使)
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以 以残年余力(凭,靠)
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
(2)焉 且焉置土石(往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
(3)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4)之 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
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5)其 其妻献疑曰(代指愚公)
其如土石何(句首语气词,表示反问)
(6)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
4.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21cnjy.com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文化论坛。活动中,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就古代经典的一番讲话展开了热议。请阅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去中国化”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新闻链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参观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
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的成长就缺少营养丰富的文化食
粮,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有所缺失。 
(2)【活动二】谜语擂台。团委组织猜谜语擂台赛,你看到了下面的四个谜面,请选择其中的两个,猜出谜底。21·cn·jy·com
①石字出头,不是右字。(打一字)
②古宅子(打一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③图
(打一成语)
④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打一网站名称)
谜语________,谜底________;谜语________,谜底________。
①岩;②老舍;③势如破竹;④新浪。
(3)【活动三】精品点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画线文字,简要说说你在表达技巧上学到了什么。
在央视《星光大道》的一期节目中,面对最后一关的两位选手,嘉宾梁宏达点评说:“我想做一下比较,3号的歌就像老家东北小烧一样,喝下以后浑身发热;6号的歌跟你老家山西杏花村汾酒一样,刚入口时挺绵的,但是后劲儿挺大。如果说3号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6号就是‘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2·1·c·n·j·y
示例:在说话或写作中要恰当地引用诗文名句,使语言富有内涵和美感。 
阅读“北山愚公者……始一反焉”,完成下面的题目。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指通豫南(直)
(2)杂然相许(纷纷地)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4)始龀,跳往助之(换牙)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他们)凿石挖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8.选文中的愚公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愚公是一位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思虑周全的老人。
9.“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内容可否去掉?说明理由。
不能去掉,这一内容从侧面说明愚公移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小孩都过去帮忙。
10.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www.21-cn-jy.com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21·世纪*教育网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www-2-1-cnjy-com
【注释】 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没有
(3)无地置土 置:放置,安放
(4)公遂止 遂:于是,就
1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凭着你残余的岁月剩下来的力气,尚且损毁不了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么多的)土、石怎么样呢?
13.理解填空。
【甲】文中愚公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愚公妻子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孀妻)遗男(或:邻居家的小孩)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1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21教育网
附【乙】文参考译文:
鲁公修建园子,想挖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鲁公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孩子被绊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阻止他的人,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不够了,这很让人担忧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又放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