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5课《藤野先生》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藤野先生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会结合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3、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4、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 1、学会结合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2、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难点 1、理解本文运用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方法。2、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味书屋》,在这篇散文中,学识渊博的寿镜吾老先生是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让鲁迅先生终生难忘。今天我们学习一位让鲁迅先生最感动的老师,他就是日本仙台的一位医专教授——藤野先生。板书课题。 了解这几个人的形象。 由人物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活动。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会结合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3、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4、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1、简介作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2、了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了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3、藤野严九郎藤野严九郎(Fujino Genkur ( http: / / www.21cnjy.com )o),1874年7月11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逝世于1945年8月11日,是日本的医生、教师,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生。藤野严九郎在战后被认为是对中日友好作出了贡献。1961年在福井市建立了纪念碑。1983年5月18日,鲁迅的故乡绍兴市和藤野的故乡芦原町(现芦原市)结成友好城市。4、掌握字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5、理解词义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诘责:质问并责备。烂熳:即“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流言: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匿名:不具名或隐匿真名。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客死:死在异国他乡。适值:正好遇到。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6、质疑问难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三、整体感知内容同学们,本文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有感情大声朗读课文,整体理解这篇回忆性散文的主要内容。1、请你找出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这篇散文的写作思路。点拨:在东京(1—2):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在仙台(3—35):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开仙台之后(36—38):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2、你能找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吗?点拨:线索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一般是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语或者句子。本文共有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3、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点拨:本文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从下面语句看出来:“但不知怎地,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的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4、通过初读课文,你对藤野先生有什么感受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回忆留学往事同学们,这篇回忆性散文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许多事情,让鲁迅先生终生难忘。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这些事件,思考下面问题:1、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事件分别概括出来,然后给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填写下面表格:集体交流:事件内容小标题1在东京,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扭脖子。赏樱花2清国留学生傍晚在留学生会馆学跳舞。学跳舞3仙台医专及其职员对我的优待。特殊优待4藤野先生有时忘记带领结的掌故。忘带领结5藤野先生坚持给我添改讲义,让我感动。添改讲义6藤野先生认真给我纠正解剖图。纠正解剖图7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关心实习8藤野先生向我询问中国女人是怎样裹脚的。了解裹脚9日本青年怀疑我得到藤野先生泄露的题目,给我写匿名信。匿名信事件10看电影看到中国人被枪毙,日本人欢呼,我感到很刺耳。看电影事件11我与藤野先生分别,他送我一张照片。离别2、这些事件中,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写?点拨:写得简略的事件有: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特殊优待,忘带领结,匿名信,看电影。写得详细的事件有: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离别。这些事件能直接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所以要详细描写,这样详略得当。3、“东京也无非这样。”“无非”的意思是什么 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说 点拨:无非,只不过的意思。因为鲁迅先生在东京看到的是盘着辫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听到的是他们在中国留学生会馆学跳舞。鲁迅先生这样说是想表达对在东京留学的“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状况的失望情绪。4、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 点拨:因为“日暮里”让人想起屈原《离骚》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衰败,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它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记住这两处地名都透露着作者的爱国情结。5、本文是为了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点拨: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鲁迅的优待,是从正面衬托藤野先生。写“日本爱国青年”挑衅鲁迅,是从反面衬托藤野先生。写课堂上看电影,为弃医从文离开藤野先生做铺垫。总之,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突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齐读学习目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读一读字音和字义。提出课前自学时的问题,集体尽量合作解决。大声朗读课文。找出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理解写作思路。理解线索,找出线索。结合文章语句回答问题。谈谈感受。概括事件,拟定标题。结合文章的主旨回答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合作交流。 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可以督促学生加强课前自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掌握重点字音字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会分析文章思路。学会分析文章线索。学会分析回忆性散文的感情。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培养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文章多个角度选材的原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课堂练习 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油光可鉴( )A.镜子 B.当镜子照 C.借鉴(2)深恶痛疾( )A.疾病 B.急速 C.痛恨(3)出言不逊( )A.谦逊 B.避让 C.差点拨:(1)B (2)C (3)A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揣摩所填词语的意味。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____________极了。②大概是____________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点拨:①油光可鉴 标致 刻画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用反语表明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和嘲讽。②物以希为贵 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自尊心。3、对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A.比喻 借代 夸张B.比喻 夸张 反语C.夸张 反语 拟人D.反语 比喻 对比点拨:B4、“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作用?点拨: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并引起下文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描写。 学生进行抢答赛。 及时巩固课堂所学,加深记忆。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2、继续自学《藤野先生》,探究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情感变化。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整体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了文章内容,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要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可以看出作者为了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从多个角度选择了典型事件,描写的时候详略得当,希望我们在写作中借鉴这种写法。藤野先生具体有哪些高贵品质呢?请大家课下认真阅读课文,在课本上做圈点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 认真思考,总结课堂笔记。 梳理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写作指导。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记录在笔记本上。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课堂知识点,有利于掌握课文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藤野先生》第1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ēi( )红 不xùn( ) jī( )形 nì( )名
piē( )见 hè( )彩 发jì ( ) 解pōu( )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青云。
B.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工,有时也很任性。
C.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揭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D.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遥遥无期了。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是一篇 ,作者是 ,选自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 的生活片段。www-2-1-cnjy-com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 “龙舌兰”。
B.“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C.“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D.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槍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21教育网
二、阅读理解题。
(一)藤野先生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21*cnjy*com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来源:21cnj*y.co*m】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选文描写了 “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
(1)
(2)
(3)
(4)
2.藤野先生关心我的实习和了解中国妇女裹脚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高贵精神?
3.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行动的,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这从他看鲁迅抄的讲义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是 ;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 ;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是 ;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 。21·世纪*教育网
4.“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为什么感觉“吃了一惊”?“我”又为什么“感到一种不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鲁迅先生的生活情趣
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却从不把参加体育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和搞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看做是浪费生命;恰恰相反,他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看做是增长知识、变换方式积极休息的手段。
种花 鲁迅一生喜爱花草,即使没有栽种地方,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在书桌上摆一盆绿色的生命。少年时,鲁迅就读了许多有关花木的书籍,像《花镜》《兰惠同心录》《广群芳谱》等。中年的鲁迅最爱丁香花和木槿花。1923年,鲁迅居住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一个四舍院,就种了好几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夏秋之夜,每当夜深人静,他独自徘徊在花下,闻着略带苦涩的香气,以求解除疲劳。1924年秋天,鲁迅在西安讲学时,下榻处窗外有一丛盛开的白木槿花,他对花凝视良久,想构思一部《杨贵妃》的剧本。晚年,鲁迅定居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时,还特地在前院种上了夹竹桃、石榴、紫荆、桃花等花木。【出处:21教育名师】
看戏 鲁迅先生从小爱看绍兴的戏文。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次,他还在民间演的目连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1924年夏赴西安讲课时,专程去看古老剧种秦腔的演出。鲁迅晚年定居上海后,在繁忙的写作之余,他最大的娱乐就是观剧、看电影。鲁迅常同许广平一起,携带海婴去剧院看有趣、有教育意义的新戏。他不仅看,且多有评论。【版权所有:21教育】
篆刻 鲁迅先生喜好篆刻,虽刻印不多,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备了较深的艺术功底。他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89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唯一的珍贵资料。它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养鱼 有一次,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鲁迅先生特地买来一只素白的金鱼缸,和夫人许广平一同兴致盎然地铺沙、灌水,植种掩映的碧绿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鲁迅先生很熟悉金鱼的生活习性,顾虑到缸面的水苔太密,会影响鱼呼吸氧气,他常暂搁手中“金不换”笔,仔细地把这些东西除去。21*cnjy*com
绘画 鲁迅先生童年时就喜欢绘画,3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代曾为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设计过封面,也为自己的文章画过插图。“君无常”画像就是他于1927年6月25日亲笔作的一幅,至今保存在他的《朝花夕拾·后记》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自告奋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耳濡目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介绍了鲁迅先生哪几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绯 逊 畸 匿
瞥 喝 髻 剖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字形的把握,根据课下注释和字典写出正确的字形即可。
2.D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字形的把握,根据字典查找正确的字形音即可,A项中“青”应为“轻”;B项中“工”应为“功”;C项中“揭”应为“诘”。21·cn·jy·com
3.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我们首先理解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分析。C项中遥遥无期的意思是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这个句子是说没有消息了,所以不合适,应该用杳无消息。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5.D
解析:本题是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D句中“……”应该是“——”。因为后面语句与前面语句是转折关系,应该用破折号。www.21-cn-jy.com
二、阅读理解题。
(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概括事件的方法是人物+事件,我们用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逐个概括出来即可。从“过了一星期”到“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是藤野先生给我添改讲义。从“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到“我心里自然记得的”是藤野先生纠正我的解剖图。从“学年实验完毕之后”到“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是藤野先生我的关心实习。最后一段是藤野先生向我了解妇女裹脚。2·1·c·n·j·y
2.关心实习表现了藤野先生热情诚恳,关心鲁迅。了解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的求实精神。
解析:通过“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时间这么短,藤野先生就询问我,“现在总算放心了”看出他对我的关心。“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看出藤野先生对我的热情诚恳。最后一件事中“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求实态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4.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外国留学生细心地添改讲义。“我”的讲义错误多,让藤野先生先生如此费神。
解析:本题是理解重点语句的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结合下面的语句“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看出藤野先生非常关心鲁迅这个外国的留学生,不仅给我添改了讲义,连文法的错误也改正了,而且改正那么仔细,费了许多的心血,所以很我“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2-1-c-n-j-y
(二)
1.(1)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文中指鲁迅主动要求扮演目连戏中的一个角色。
(2)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文中指鲁迅受到叔父的影响,学会了刻印的本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我们首先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文章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这篇文章介绍了鲁迅先生种花、看戏、篆刻、养鱼、绘画等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结合文章关键词语、语句进行分析。文章第2—6自然段,每一段描写了鲁迅先生一个兴趣和爱好,每一段的第一个词是概括的词语。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佩、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我们结合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文章描写了鲁迅先生种花、看戏、篆刻、养鱼、绘画等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在描写中充满对鲁迅先生这种情趣的敬佩和赞美。特别是第一段“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却从不把参加体育活动和搞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看做是浪费生命;恰恰相反,他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看做是增长知识、变换方式积极休息的手段。”更能看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藤野先生
第1课时
2017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这篇散文中,学识渊博的寿镜吾老先生是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让鲁迅先生终生难忘。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位让鲁迅先生最感动的老师,他就是日本仙台的一位医专教授——藤野先生。
出示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会结合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
2
3
4
展示自学成果
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简介作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展示自学成果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 一八”惨案发生以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了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展示自学成果
了解背景
藤野严九郎
藤野严九郎(Fujino Genkuro),1874年7月11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逝世于1945年8月11日,是日本的医生、教师,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生。藤野严九郎在战后被认为是对中日友好作出了贡献。1961年在福井市建立了纪念碑。1983年5月18日,鲁迅的故乡绍兴市和藤野的故乡芦原町(现芦原市)结成友好城市。
展示自学成果
绯红 不逊 畸形 匿名 杳无消息
xùn
jī
nì
fēi
瞥见 喝彩 发髻 解剖 诘责
hè
jì
pōu
piē
y o
jié
展示自学成果
掌握字音
不逊:
诘责:
烂熳:
流言:
匿名:
杳无消息:
客死:
适值: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质问并责备。
即“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不具名或隐匿真名。
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死在异国他乡。
展示自学成果
理解词义
正好遇到。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厌恶、痛恨到极点。
质疑问难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
同学们,本文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有感情大声朗读课文,整体理解这篇回忆性散文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内容
请你找出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这篇散文的写作思路。
在东京(1—2):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在仙台(3—35):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离开仙台之后(36—38):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1
整体感知内容
你能找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线索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一般是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语或者句子。
本文共有两条线索: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明线,
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
2
整体感知内容
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本文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3
整体感知内容
从下面语句看出来:“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的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整体感知内容
通过初读课文,你对藤野先生有什么感受呢?
我认为藤野先生工作十分认真。
我认为藤野先生关心鲁迅先生。
我认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
我认为藤野先生不拘小节。
……
4
整体感知内容
同学们,这篇回忆性散文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许多事情,让鲁迅先生终生难忘。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这些事件,思考下面问题:
回忆留学往事
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事件分别概括出来,然后给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填写下面表格:
1
回忆留学往事
事件内容 小标题
1
2
3
4
5
6
7
……
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扭脖子。
赏樱花
清国留学生傍晚在留学生会馆学跳舞。
学跳舞
仙台医专及其职员对我的优待。
特殊优待
藤野先生有时忘记带领结的掌故。
忘带领结
藤野先生坚持给我添改讲义,让我感动。
添改讲义
藤野先生认真给我纠正解剖图。
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担心我的解剖实习。
关心实习
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事件分别概括出来,然后给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填写下面表格:
1
回忆留学往事
事件内容 小标题
8
9
10
11
藤野先生向我询问中国女人是怎样裹脚的。
了解裹脚
日本青年怀疑我得到藤野先生泄露的题目,给我写匿名信。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看到中国人被枪毙,日本人欢呼,我感到很刺耳。
看电影事件
我与藤野先生分别,他送我一张照片。
离别
这些事件中,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写?
2
写得简略的事件有: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特殊优待,忘带领结,匿名信,看电影。
写得详细的事件有: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离别。这些事件能直接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所以要详细描写,这样详略得当。
回忆留学往事
“东京也无非这样。”“无非”的意思是什么 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说
无非,只不过的意思。
因为鲁迅先生在东京看到的是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听到的是他们在中国留学生会馆学跳舞。鲁迅先生这样说是想表达对在东京留学的“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状况的失望情绪。
3
回忆留学往事
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
4
因为“日暮里”让人想起屈原《离骚》中的“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衰败,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它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
记住这两处地名都透露着作者的爱国情结。
回忆留学往事
本文是为了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5
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鲁迅的优待,是从正面衬托藤野先生。
回忆留学往事
写“日本爱国青年”挑衅鲁迅,是从反面衬托藤野先生。
写课堂上看电影,为弃医从文离开藤野先生做铺垫。
总之,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突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回忆留学往事
课堂练习
1、给蓝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油光可鉴( )
A.镜子 B.当镜子照 C.借鉴
(2)深恶痛疾( )
A.疾病 B.急速 C.痛恨
(3)出言不逊( )
A.谦逊 B.避让 C.差
B
C
A
课堂练习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揣摩所填词语的意味。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____________极了。
②大概是______________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刻画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用反语表明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和嘲讽。
油光可鉴
标致
物以希为贵
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自尊心。
课堂练习
3、对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A.比喻 借代 夸张
B.比喻 夸张 反语
C.夸张 反语 拟人
D.反语 比喻 对比
B
课堂练习
4、“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并引起下文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描写。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2、继续自学《藤野先生》,探究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情感变化。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要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可以看出作者为了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从多个角度选择了典型事件,描写的时候详略得当,希望我们在写作中借鉴这种写法。藤野先生具体有哪些高贵品质呢?请大家课下认真阅读课文,在课本上做圈点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
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
赏樱花、学跳舞、优待
板书设计
怀念之情
典型事件
忘带领结
匿名信事件
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
了解裹脚
看电影事件
详写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