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04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基础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04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基础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8 21:1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本节要点】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常见的文言现象。
2.疏通文意,概括文章的重要内容。 要学会哟☆温故知新☆ 1.有关“辞”的知识。
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楚国,又叫楚辞,因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到了汉代,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富有浪漫气息,便于抒情。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多变化。从作风上看,辞一般都比较讲求文采,多用铺张手法;内容上辞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方面,辞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 先学一点☆温故知新☆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荒芜(??? )惆怅(? )?? 衡宇(? )盈樽(??? )轻飏(?? )熹微(?? )眄庭柯(?? ) 壶觞(??? )矫(?? )首? 盘桓(?? )崎岖(?? )出岫(?? )西畴(?? )窈窕(??? ) 先学一点☆温故知新☆ 2.Wú chàng héng zūn yáng xī miǎn kē shāng jiǎo huán qí qū xiù chóu yǎo tiǎo矫正一下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词义。
(1)于时风波未静
(2)尝从人事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4)悦亲戚之情话
(5)幼稚盈室
(6)于是怅然慷慨
(7)恨晨光之熹微
(8)将有事于西畴 ☆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1)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温故知新☆ 矫正一下(5)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温故知新☆ 矫正一下4.找出下列各句中词性改变的词语。
(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2)眄庭柯以怡颜
(3)倚南窗以寄傲
(4)审容膝之易安
(5)园日涉以成趣
(6)乐琴书以消忧
(7)或棹孤舟☆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4.(1)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2)怡:愉快,使愉快
(3)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5)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6)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7)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温故知新☆ 矫正一下5.说明下列各句中的句式特征
(1)皆口腹自役
(2)复驾言兮焉求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4)遂见用于小邑
(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6)将有事于西畴
(7)农人告余以春及
(8)乐夫天命复奚疑
(9)以心为形役☆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5. (1)“皆”表判断
(2)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3)介宾结构后置
(4)见,被
(5)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6)介宾结构后置)
(7)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8)宾语前置,“疑奚”
(9)为,被☆温故知新☆ 矫正一下☆课堂探讨☆ 探究“行”“乘”“绝”的意义。 行   遵彼微行《诗经》
    夫列子御风而行《逍遥游》
天行有常《荀子?天论》
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道路 行走 运行 行为 实行 探究一下☆课堂探讨☆ 行比一乡《逍遥游》
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太祖行奋武将军《魏书武帝纪》 品行 行列 辈分 代理 将要做的怎样?☆课堂探讨☆ 乘   李白乘舟将欲行《赤壁之战》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望海潮》
吏士喜,大呼乘之《汉书?陈汤传》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过秦论》
聊乘化以归尽 乘船登上趁着追逐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乘 顺应做的怎样?☆课堂探讨☆ 绝   请息交以绝游《赤壁赋》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以为妙绝《口技》
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断、断绝妙绝超越横渡极、非常做的怎样?(1)既自以心为形役()
(2)舟遥遥以轻飏()
(3)问征夫以前路()
(4)引壶觞以自酌()
(5)云无心以出岫()
(6)农人告余以春及()
(7)请息交以绝游()
(8)乐琴书以消忧()
(9)木欣欣以向荣() 介词,让连词,表修饰介词,用连,表承接连词,表修饰介词,把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目的连词,表修饰☆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课堂探讨☆ 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的题目,文言实词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如“行”本身是“道路”的意思,后引申出其他的如“行走”“离开”等意思,记忆时重点以及文中的例句,答题时找相近的例句,还可结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语进行区分,如“行”可以用成语“行将就木”确定他“将要”的意象, 你知道吗?如何判定“以”字是作连词还是作介词。 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课堂探讨☆ 你知道吗?☆课堂探讨☆ 1.从文章的序言和第一段看,作者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的第二段写了哪些内容?
3.第三段从哪些方面写陶渊明隐居山村之乐的?
4.从“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看出作者的什么情感?探究一下☆课堂探讨☆ 这是一道探究文章的内容和情感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到文章中筛选信息,然后归纳整理,文章的情感,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文前的小序来探究。你知道吗?☆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1.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4)觉今是而昨非☆课堂探讨☆ 2. 初抵家时的情况和回家后的日常生活。
3.(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做的怎样?☆课堂探讨☆ 4.“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看出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①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②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③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B.景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
C.乃瞻衡宇 瞻:看见。
D.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B 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景”通“影”,日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请息交以绝游 绝:断绝
B.善万物之得时 善:好
C.感吾生之行休 行:将要
D.聊乘化以归尽 乘:顺应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B(羡慕)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奚惆怅而独悲 B.实迷途其未远
C.僮仆欢迎 D.悦亲戚之情话 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弟等在内的亲属和外戚。今义是有婚姻关系的成员或有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例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4.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①舟遥遥以轻飏 ②木欣欣以向荣 ③乐琴书以消忧 ④聊乘化以归尽
⑤请息交以绝游 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农人告余以春及 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C.(①②④为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③⑧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为“来”;⑤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⑥⑦为介词,译为“把”、“拿”)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B.乃瞻衡宇 乃设九宾礼于廷
C.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D.门虽设而常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连词,表修饰。A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副词,于是。C项,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6.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A项为被动句。B、C、D三项为倒装句。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7.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吾谁与归      D.大王来何操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C(介词宾语前置句。其余三项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8.默写文中划横线处的句子内容。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②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9.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
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
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皇帝的故乡”错,“帝乡”在这里应指仙境。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10.用“/”给以下文段断句并加以默写。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做的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