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
指由太阳辐射、重力、日月引力等来自地球外部的营力(通过大气、水、生物等)所引起的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补充: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通常把各种外力(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对地表隆起部分逐渐蚀低的作用,统称为剥蚀作用;把流水对陆地的破坏作用,叫做侵蚀作用。外力作用总的来说是不断地起着破坏和夷平那些由内力作用而产生的隆起部分,同时把这些破坏了的碎屑物质搬运、堆积到低地和海洋中去。
外力作用的强弱与气候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影响地形发育的水文、植被等因素都受到气候条件的控制。例如寒冷的冰川覆盖地区以冻融崩解、冰川作用为主,干旱地区流水作用不显著而风沙作用占居优势,温暖潮湿地区的流水作用最为活跃。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风化壳、残积物都明显地具有地带性的特点,甚至一向被认为是非地带性因素的地形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着气候的烙印。特别是气候可以通过植被、水文对地形产生影响:植被茂密、水土保持良好的地区,植被抑制了外力侵蚀作用的发展,从而起到保护地面的作用;而植被稀疏、甚至地面裸露的地区,则加强了流水、风等外力作用的侵蚀强度。
决定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而气温和降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具有一定规律的。一般说来,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也随着绝对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前者称水平(纬度)地带性,后者称垂直(高度)地带性。降水则不完全取决于纬度和高度,还受制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在细节上甚至还取决于地形的起伏。因此,在每一个气候区中都具有独特的水、热对比关系,独特的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的对比关系,独特的风化速度、外力作用强度、外力作用组合,因而也就会产生独特的地貌组合。这些将在以后有关地形成因类型的各章节中加以讨论。
此外,不同的岩石固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地形特征,但有时即使是同一种岩石,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也可以形成非常不同的地形形态。同样,有些不同性质的岩石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却有可能产生十分相似的地形。例如在高山峰顶,寒冻风化作用可以使花岗岩山体出现陡峻尖锐的山峰;同样,许多种岩石在长期风化作用的影响下,也都可以表现为通常花岗岩地区常见到的那种浑圆的地形形态,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后果。
岩石通过风化碎裂以后,就会受到重力、风力、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的搬运并堆积到低洼处。据估计,解放前,黄河从陆地上剥蚀、搬运、堆积到渤海里的泥沙,平均每年达10亿立方米,如果再加上其他河流和风力送来的泥沙,总计可在20~30亿立方米以上,假如渤海底部是稳定的,那么只需要1000多年的时间,就可以将渤海填平。然而由于渤海底部在不断下沉,所以在历史时期中,渤海的面积虽然略有缩小(如黄河口、海河口等逐渐外延),却并未被填满,这就可以证明,目前的渤海仍处在一面沉降、一面堆积之中,而且堆积和沉降的速率相差不多,大体上可以互相平衡。
可以这样认为:内、外营力对地壳的作用是一种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内力企图使地壳物质的分布趋向一致,外力则企图使地球表面的起伏趋向平夷。内力作用往往为外力作用的进行创造条件,随着高山的抬升,外力的剥蚀作用必然加强;同样,内力作用产生的节理、裂缝和断层,为外力的风化剥蚀作用提供了可乘之隙,沿节理发育成各种山体。
从地质历史各个阶段来看,有时可能内力占主导地位,有时可能外力起主要作用。而内、外营力对地壳的组成物质——各种岩石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才促使地球上各种地形的不断演化和发展。以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来分析,内力作用方面,西部地区以褶皱、抬升为主,东部地区以沉降、下陷为主;外力作用方面,西部地区以剥蚀作用为主,而东部地区则以沉积作用为主。
风力侵蚀:蘑菇石,风蚀柱,风蚀洼地
风力沉积:沙漠和黄土
流水侵蚀:河谷,沟壑,喀斯特地形
流水沉积: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冰川侵蚀:冰川谷,角峰,冰蚀湖
冰川沉积:冰碛平原,冰碛丘陵,冰碛湖3.2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学习目标
1.学习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初生地球、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2.学习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习重点
学习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习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岩石标本、实验器具。
学习过程
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思考回答:初生地球有什么特点?
2、【启发提问】看课本大气的早期是怎样演化的?水圈是怎样形成?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3、学生讨论、回答:生命起源的过程怎样?大气又是怎样继续演化的?
二、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岩层和化石
1、学生讨论、回答: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25、【启发提问】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作用?
三、地质年代
1、【启发提问】地质年代划分依据是什么?
2、学生讨论、总结。各阶段的特点?
学后记:3.3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初生地球、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2.使学生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岩石标本、实验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的行星最初只是由岩石和气体构成的世界。那时的太阳比现在暗淡,而月球则在距地球轨道上以不到现今十分之一的距离运行,像是个庞然巨物。经过了数亿年,地球才变得适于生命存活。然而,在今日这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地球上,总有些景象能让我们想起它那艰难出世的过程。
【板书】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教师讲解】早期的地球景象有如炼狱,到处是滚烫的岩石和令人窒息的毒气。后来,地表冷却,大陆漂移,山脉隆起又被蚀为平地,生命出现,地球变得温和可亲,绿意盎然,几乎所有这个行星的旧貌都已了无痕迹。然而,从最古老的岩石、最深处的岩浆、甚至是陨击坑遍布的月球表面,科学家们找到了线索,描绘出这颗星球的起源。随着地球的童年岁月逐渐清晰,它曾经有过的罕见景观也日渐明朗,在今日地球条件最严酷的一些地方,仍能找到那些与古老地球神似的景象。
地球临产的阵痛开始于46亿年前。那时,围绕年轻的太阳旋转的岩石和冰块颗粒相互碰撞融合,滚雪球般生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在猛烈的连环冲撞中,这些团块撞在一起构成了行星,其中就包括婴儿期的地球。在混乱中,另一个大如火星的天体撞击了我们的行星,所挟的能量相当于数万亿颗原子弹,足以把地球熔透。大部分撞上地球的物体都被撞击所形成的岩浆深海吞噬,不过,这次撞击也把相当于一颗小行星质量的汽化岩石抛上了轨道。这些撞击物的残骸迅速聚合成一个球,从此以后,月球就用空洞的眼神瞪视着地球历史的开展。
【板书】1、初生地球
【启发提问】看课本大气的早期是怎样演化的?水圈是怎样形成?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大约在47亿年前,宇宙中尘埃聚集,形成了地球及其所在的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当时的空气中不含有氧气,而含有很多二氧化碳(碳酸气体)、氮气。
最初的地球很小,但不断有宇宙中的尘埃及小的星体撞击,体积不断增大。而且撞击时能量聚集,温度不断上升,最终融化为液体。
不久,星体撞击的次数减少,地球表面的温度降低,形成地壳。这就是今天的地表。但是,地球内部的岩浆不断喷涌,形成大量的火山。火山灰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为水,从而形成海洋。
【板书】2、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
学生讨论、回答:生命起源的过程怎样?大气又是怎样继续演化的?
【教师小结】到了38亿年前,撞击缓和下来,液态水得以存留。大约在此时,或许在海洋中,无生命的化学反应跨过了某道门槛,产生了复杂到足以自我复制的分子,并向着更复杂的形态进化。最早自35亿年前开始,生命之路开始演进至单细胞的蓝绿藻,它们在有阳光照射的海洋中茂盛地生长。这种数以万亿计的细微有机体改变了这颗行星。它们捕捉太阳的能量来制造食物,氧气作为副产品被释放出来。一点一点,它们把大气改造成适合呼吸的空气,为后来的生物多样性开启了大门。
【板书】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转折过渡】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
【板书】二、地层和化石
学生讨论、回答: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教师小结】由岩浆,经喷出或者侵入(未喷出而冷却)作用形成的就是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
由其他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最后固结而形成的具有层理、有时带有化石的岩石就是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
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压固、富集、重结晶等作用下形成的新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
【分析讲解】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板书】1、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启发提问】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板书】三、地质年代
【启发提问】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生根据投影片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下页包括生物进化地质年代表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介绍的都是自然界对地表形态的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全课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初生地球
2、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
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二、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岩层和化石
1、三种岩层的形成和特点
2、化石的形成及作用
三、地质年代
1、划分的依据
2、各个阶段的特点3.2
板块构造学说
【学习目标】
1.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
2.
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用两个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难点】
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填空)
1、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
)部海岸与南美
(
)部海岸轮廓线十分相似。这一偶然发现,促使(
)提出了(
)假说。
2、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可分为(
)大板块,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
3、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戴位于(
)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等的交界地带。
4、六大板块的名称是
(
)
其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澳大利亚位于的板块是(
)
课堂助学
引导学生观察图2.14
和2.15
大陆的漂移
,明确
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
学生完成活动1
和活动
2。(39页)
学生阅读材料
启发科学探究的精神。
观察图2.19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明确六大板块名称和
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完成
活动1(42页)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新的海洋和裂谷。活动2(43页)板块发生碰撞积压时,地表会产生新的山脉和海洋的消失。
引导学生看图2.23和2.24了解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
【达标训练】
1、下列实例中,证明了地球上海陆发生过变迁的是(
)
A
流水堆积成的三角洲
B
风力侵蚀成的蘑菇石
C
经常发生地震现象
D
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2、首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B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
C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D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3、下列关于板块学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一块整体
B
全球各大板块都处于相对的稳定之中
C
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
D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
A
板块内部
B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
大陆内部
D
地壳比较稳定地带
6、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这是由于(
)
A
板块运动的结果
B
海风吹拂的结果
C
海水侵蚀的结果
D
海洋中砂砾磨蚀的结果
7、海牛和驼鸟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原因是(
)
A
两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
两大陆之们的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C
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D
两大陆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之间来回活动
8、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那个大洋仍在继续扩张之中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D北冰洋
9、本初子午线穿过的的板块是
(
)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10、阿拉伯半岛位于下列哪个板块中(
)
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11、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13、下列现象,是由板块张裂运动产生的是( )
A、地中海正在缩小 B、阿尔卑斯山的隆起
C、喜马拉雅山脉的升高 D红海的形成
14、下列不属于六大板块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15、红海位于下列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
二、综合题
16.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1) 写出下列板块的名称
A
B
C
D
E
F
(2)
板块学说认为,板块
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
(3)各板块中只包括大洋的是[
]板块。
(4)日本、我国的台湾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它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B
5、B
6、A
7、C
8、B
9、A
10、C
11、D
12、B
13、D
14、B
15、B
二、(1)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版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2)内部
交界
火山、地震
(3)太平洋板块
(4)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3.3
地表形态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景观图的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2.
了解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培养我们学生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点难点】
1.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
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学习过程】
1、看课本讨论回答:外力作用①能量来源 ②表现形式 ③对地貌的影响
2、流水、风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要求学生阅读流水作用及风力作用,结合课本插图,分析这两种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并完成表格。
外力
侵蚀地形
沉积地形
主要分布区
风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区
流水作用
湿润、半湿润区
3、二、要求学生记忆完成下表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4、思考讨论: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人类活动是怎样改变地表形态的?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3题:
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
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上述四种主要的地貌景观的成因,与
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
相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图,判断4~6题。
4、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5、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6、该景观地貌属于(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7、图中四幅地形示意图分别是由下列四种作用形成的,下列四组数码排序与示意图(从左到右)相符的是(
c
)
①风力侵蚀作用
②流水侵蚀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冰川刨蚀作用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读下图,回答8~10题。
8、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岩浆活动
9、甲图中峡谷的成因是(
)
A、断裂下陷
B、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C、冰川侵蚀
D、流水溶蚀
10、乙图中的山峰为(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角峰
读下图,回答11~12小题。
11、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
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12、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B、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高山顶部
二、综合题
13、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地区,是
因________作用强烈而形成,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风,是由风力的
______和_____作用形成的。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据岩石的成因分类,D属于_____岩,C属于______岩,其中在C岩体周围附近又有可能形成______岩。C、E、D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14、读黄河河口地区在不同时段陆地面积增减变化情况图,分析回答问题。
(1)黄河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反映的大约是___________年间黄河
河口陆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年净增加面积最
快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990年1月以后,黄河河口地区陆地面
积的变化是_______(增加或减少),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图,比较北半球
河流源
头附近A地和河流经过的B、C、D
三地,与甲、乙、丙、丁四幅断面
图,回答:(1)写出A、B、C、
D四地与断面图的对应关系:
A.___
B.___
C.___
D.
___
(2)A处谷地的形状呈____形,
由于________作用造成的;河流源
头的补给主要为_______补给。
(3)B、C、D三处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B地为_______作用,C地为________作用,
D地为________作用。
(4)A谷口处和D处外力作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作用,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处因流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_____岸相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1—5
D
A
B
B
B
6—10
D
C
B
B
D
11—12
A
B
13、(1)
西北内陆
风力侵蚀
风携带泥沙对岩石产生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在近地面最为
明显,因而形成蘑菇状
(2)
东北
搬运
堆积
(3)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
用
(4)沉积
岩浆
变质
E、D、C
14、(1)黄河泥沙淤积
(2)1986年~1996年(或10年)
1988年12月~1990年1月
(3)减少
沿河地区引水量增多,断流天数增多,导致人海泥沙量减少;水利、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使中上游地区蓄水量增加,水土流失减轻
15、(1)丙
丁
乙
甲
(2)U
冰川侵蚀
冰雪融化
(3)侵蚀
搬运
沉积
(4)沉积
A为冰川沉积,与气温升高有关,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沉积物大小不一,杂乱无章地分布;D是流水沉积,沉积物与流水速度有关,流速降低后沉积物有秩序地在下游沉积
(5)与左岸相连。3.3
地表形态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景观图的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2.
了解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培养我们学生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点难点】
1.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
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学习过程】
1、看课本讨论回答:外力作用①能量来源 ②表现形式 ③对地貌的影响
2、流水、风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要求学生阅读流水作用及风力作用,结合课本插图,分析这两种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并完成表格。
外力
侵蚀地形
沉积地形
主要分布区
风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区
流水作用
湿润、半湿润区
3、二、要求学生记忆完成下表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4、思考讨论: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人类活动是怎样改变地表形态的?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3题:
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
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上述四种主要的地貌景观的成因,与
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
相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图,判断4~6题。
4、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5、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6、该景观地貌属于(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7、图中四幅地形示意图分别是由下列四种作用形成的,下列四组数码排序与示意图(从左到右)相符的是(
c
)
①风力侵蚀作用
②流水侵蚀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冰川刨蚀作用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读下图,回答8~10题。
8、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岩浆活动
9、甲图中峡谷的成因是(
)
A、断裂下陷
B、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C、冰川侵蚀
D、流水溶蚀
10、乙图中的山峰为(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角峰
读下图,回答11~12小题。
11、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
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12、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B、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高山顶部
二、综合题
13、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地区,是
因________作用强烈而形成,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风,是由风力的
______和_____作用形成的。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据岩石的成因分类,D属于_____岩,C属于______岩,其中在C岩体周围附近又有可能形成______岩。C、E、D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14、读黄河河口地区在不同时段陆地面积增减变化情况图,分析回答问题。
(1)黄河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反映的大约是___________年间黄河
河口陆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年净增加面积最
快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990年1月以后,黄河河口地区陆地面
积的变化是_______(增加或减少),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图,比较北半球
河流源
头附近A地和河流经过的B、C、D
三地,与甲、乙、丙、丁四幅断面
图,回答:(1)写出A、B、C、
D四地与断面图的对应关系:
A.___
B.___
C.___
D.
___
(2)A处谷地的形状呈____形,
由于________作用造成的;河流源
头的补给主要为_______补给。
(3)B、C、D三处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B地为_______作用,C地为________作用,D地为________作用。
(4)A谷口处和D处外力作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作用,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处因流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_____岸相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1—5
D
A
B
B
B
6—10
D
C
B
B
D
11—12
A
B
13、(1)
西北内陆
风力侵蚀
风携带泥沙对岩石产生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在近地面最为
明显,因而形成蘑菇状
(2)
东北
搬运
堆积
(3)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
用
(4)沉积
岩浆
变质
E、D、C
14、(1)黄河泥沙淤积
(2)1986年~1996年(或10年)
1988年12月~1990年1月
(3)减少
沿河地区引水量增多,断流天数增多,导致人海泥沙量减少;水利、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使中上游地区蓄水量增加,水土流失减轻
15、(1)丙
丁
乙
甲
(2)U
冰川侵蚀
冰雪融化
(3)侵蚀
搬运
沉积
(4)沉积
A为冰川沉积,与气温升高有关,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沉积物大小不一,杂乱无章地分布;D是流水沉积,沉积物与流水速度有关,流速降低后沉积物有秩序地在下游沉积
(5)与左岸相连。地表形态的变化
知识要求:
1、使学生知道内力作用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内力作用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演化的,重点掌握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的成因和构造特点及其应用。
3、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能力要求:
1、通过对内力作用和山岳地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通过自学程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要求:
1、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
2、使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复杂的、永恒的,是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让学生懂得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山岳地貌形成的影响。
【教学难点】:褶皱山、断块山的构造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辅导法、举例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即地貌。(同时播放幻灯片1-7: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和缓起伏的大兴安岭,地势陡峭的华山,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长白山天池。)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镜头,地貌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沧海桑田”、“海枯石烂”等变化,有哪些实例可说明地球表面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如:那不勒斯海岸、台湾海峡、喜马拉雅、广州的海陆变迁。)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包括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改变局部地区的地表形态,作用力相当较小,如愚公移山、修筑梯田、填海造陆。)
1、地质作用的概念:指引起地壳及其表面不断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
2、地质作用的分类:
①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的能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重力势能及其转化形式,如风能、水能,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现在我们就先来探讨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二、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1、水平运动:
运动形式: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发生运动。
运动结果:地表岩层弯曲变形,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或者地表岩层水平位移
,形成
断裂带。例如,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大小兴安岭,东非大裂谷。
2、垂直运动:
运动形式: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发生运动,
即上升或下降
运动结果:岩层隆起或凹陷,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形成断块山、盆地、海洋洋底、陆地。
播放幻灯片“那不勒斯海岸的大理石柱变化”,同时讲述那不勒斯海岸发生的地壳运动状况。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跟踪练习:
请根据下面信息,判断以下3种现象属于地壳运动的哪种形式。
(1)
美洲大陆和欧洲、非洲之间的大西洋每年加宽65厘米。(地壳的水平运动)
(2) 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每年以2—3厘米的速度在加宽。(地壳的水平运动)
(3) 珠穆郎玛峰平均每年上升1.27厘米。(地壳的垂直运动)
思考:
(1)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可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为什么?(渤海海底的地壳同时也在不断下降,并且下沉的速度与泥沙堆填的速度相当。)
(2)台湾海峡是怎样形成的?(是地壳下降后,海水入侵所形成的。)
通过以上的学习,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
提示:
①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否是孤立存在的?
②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以哪一种运动为主
③不管在什么地区、什么时期,是否总是以某种运动为主?
小结: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同时存在的,但总体上看以水平运动为主,而且在某一地区某一时期是以某种运动为主。
三、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的成因和特点
1、列表对比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特点以及成因。
类型
常见形态
内部构造
成因
典型代表
褶皱山
连绵的山体
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即褶皱。岩层向上拱起的部分称为背斜,向下弯曲的部分称为向斜。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在外力条件下,会出现地形倒置,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地壳运动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断块山
独立的山体,有陡崖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上下位移,就形成了断层。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高原;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平原、盆地;断裂带:因岩石破碎,易发育成沟谷、河流。
地壳运动
庐山、泰山、华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火山
有锥形和盾形常有火山口
由火山口、火山锥、火山通道组成。没有破坏的火山口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被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
。
岩浆活动
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长白山
内部结构示意图:
用幻灯片展示以上三类山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和有代表性的地形图示,使学生形成直观感受。
2、真图展示褶皱山中的褶皱,如何判断褶曲中的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呢?(重点分析)
一看岩层形态: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二看岩层新老关系: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为向斜。
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在特定条件下出现“地形倒置”,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3、地质构造与油、气、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
一边讲解,一边用幻灯片展示。
思考:①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 为什么 (不能,因为地质构造不稳定。)
②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吗
(能,因为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易发育形成沟
谷、河流、瀑布。)
③修建地下隧道宜选择背斜构造还是向斜构造?(选择背斜构造,因为背斜构造的岩层呈拱形,结构稳定,能保证工程安全,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
④背斜、向斜构造与地下油气资源、地下水资源的储存关系如何?(背斜储存油气,向斜储存地下水)
相关练习:
(1)说出下列图中各种地理事物主要由什么作用形成的。
A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
B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
C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
D岩浆活动
(2)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
B.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
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
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
(3)判断背斜和向斜最可靠的依据是(
D
)
A.岩层的弯曲形态
B.地形的起伏状况
C.岩层的坚硬程度
D.岩层的新老关系
(4)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下图中所示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地基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4、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运输线路结构:先公路,后铁路。
线路分布格局: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线路延伸方向:呈“之”字形迂回弯曲。(用幻灯片展示贵、川、滇、藏山岳地区的交通线分布与形态)
影响因素:修建成本、工程难度
P86“活动”分析。
小结: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
①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②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跟踪练习:
(1)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大多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
B
)
A.客货运量大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2)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据右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3)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A
)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总结:本次课程主要学习了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塑造的山岳地貌,其中重点学习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原因、内部构造和外形特点,还学习了背斜、向斜、地垒、地堑构造及其应用,以及山岳地形对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影响。
课后作业:
读下面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D
,属于向斜的是 C
。
属于地垒的是
A
,属于地堑的是
B
。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C处是 山岭 地貌,D处是 山谷 地貌,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 外力 作用有关。
(3)如图中所表示的区域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这个区域有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有
火山
、 地震
、
滑坡
和 泥石流
。
(4)若图中剖面为南北向,现要在C、D两处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从工程的安全性、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考虑,择 D
处比较好,原因是:D处是背斜,岩层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安全,不易倒塌,且有利于排水,便于施工
。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中安排了较多的练习,可根据各班班情和课堂实情灵活选择部分练习,也可选择其中的部分练习作为课后作业。
C3.3地形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景观图的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培养学生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使学生理解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变化所起的极大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人类必须根据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环境,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点。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岩石标本、实验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它使得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不平,就好像是一个雕塑作品的“粗毛坯”,要完成这座雕塑还需要用刻刀精心雕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这把细致的刻刀——外力作用。
【板书】第六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教师讲解】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多种表现形式,下面我们就逐一来学习。
【演示岩石标本】老师手里拿的这块岩石叫花岗岩,这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岩石之一,人类经常用它作为建筑材料,要使用它铺路几十吨重的坦克都压不坏。
【将风化的岩石轻轻碾碎】同学们看,我把这块花岗岩很容易就碾碎了,是不是老师成了一个大力士呢?
【启发提问】肯定不是因为老师的力气大,那是什么原因使坚硬的花岗岩变得如此松软了呢?请同学们联系你们学过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想一想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原因使花岗岩变得松软了?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温度的变化,水的溶解,氧气的氧化,生物的活动等都能使岩石遭到破坏。我们就把这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板书】一、风化作用
【出示投影片提问】(花岗岩的风化情况图)这幅投影片所显示的就是在野外的花岗岩景象。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些岩石都圆乎乎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一想,一块四四方方的砖头,最容易被破坏的是砖头的角,其次是棱,没有了棱角,砖头就会变得圆乎乎了。在自然界中也是这样,所以这幅投影片所显示的是受到风化后的花岗岩景象。
【转折过渡】风化作用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外力作用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在一个大托盘内盛一些沙子,学生将沙子堆成山的形状,将托盘放到水龙头下,用细小的水流冲刷,观察水对沙子的作用。
【启发提问】同学们观察到水对沙子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水把沙子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山下,最后在托盘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另外三个表现形式: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板书】二、侵蚀作用
【分析讲解】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观察到的,流水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就叫做侵蚀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只来源于流水,风力、冰川、波浪也都有侵蚀作用。
【出示投影片】风蚀蘑菇、石灰岩溶洞、海蚀、冰蚀等地貌景观片。
【指投影片讲解】风对岩石侵蚀的结果:风可以吹扬起岩石的碎屑,并夹带碎屑磨蚀岩石,投影片所展现的景观为沙漠地区常见的风蚀蘑菇。冰川侵蚀的结果: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流经的地面,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谷等地貌。海浪对岩石侵蚀的结果:海浪打击岩石,也会对海岸起破坏作用,这幅图就是海蚀地貌,矗立在海中的岩石称为海蚀柱。流水对岩石侵蚀的结果:这幅图不是常见的流水冲蚀而是水的溶蚀,这个地下的洞穴就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和冲刷石灰岩所形成的,从洞顶垂下的称为石钟乳,从洞底长出(沉积)的称为石笋,连在一起的称为石柱。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侵蚀作用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地貌,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刚才的小实验上来。流水把沙子侵蚀下来以后又怎么样了呢?把沙子带走了,这就是搬运作用。
【板书】三、搬运作用
【启发提问】流水搬运能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将水流略微调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流水推动物体的力量和流速成正比,所以当水流变大后,水带走了更多、更大的沙粒。除了水以外,风也具有搬运作用,尤其在沙漠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也很显著。
【转折过渡】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板书】四、沉积作用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被水冲下来的沙粒,其大小和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
【出示投影片提问】(河流下游三角洲示意图)这是一幅河流下游三角洲的示意图,你能用沉积作用的原理来解释它的形成过程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河流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到达下游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大量沉积,常常会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在那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通常是良好的农业区。
【转折过渡】流水的沉积作用给人类带来了肥沃的冲积平原,风力的沉积作用给人类又带来了什么呢?
【分析讲解】在沙漠中有大量的沙丘,这些沙丘在风力作用下会成为流动沙丘,掩没农田和村庄,甚至是整个城市。人类正在探索控制沙漠扩展的方法。
【转折过渡】沉积物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改造,又会重新变成坚硬的岩石,这种作用叫做团结成岩作用。
【板书】五、固结成岩
【启发提问】以上就是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出示投影片】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沉积作用
学生根据投影片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风化为侵蚀提供了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了条件,固结成岩又是新一轮风化的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介绍的都是自然界对地表形态的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板书】六、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出示投影片提问】(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投影片上的四个圆形符号代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心的位置,对照世界地形图分析它们在地表形态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看图、分析、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这些地方都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这些地表形态上的特征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相反,在地表崎岖的高寒地区或是极端干旱的沙漠中心至今仍是人迹罕见。这充分说明了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转折过渡】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板书】2.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录像片中有哪些人类改变地表形态的活动,它们对地球环境产生了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
【放映录像片】录像片中包括人类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镜头,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所带来的后果。
学生看录像后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在世界人口日益增多,人类活动更加频繁的今天,人类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必然加深,但我们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去办事,只有这样地球环境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
【全课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六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一、风化作用
二、侵蚀作用
三、搬运作用
四、沉积作用
五、固结成岩作用
六、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3.3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初生地球、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2.使学生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岩石标本、实验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的行星最初只是由岩石和气体构成的世界。那时的太阳比现在暗淡,而月球则在距地球轨道上以不到现今十分之一的距离运行,像是个庞然巨物。经过了数亿年,地球才变得适于生命存活。然而,在今日这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地球上,总有些景象能让我们想起它那艰难出世的过程。
【板书】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教师讲解】早期的地球景象有如炼狱,到处是滚烫的岩石和令人窒息的毒气。后来,地表冷却,大陆漂移,山脉隆起又被蚀为平地,生命出现,地球变得温和可亲,绿意盎然,几乎所有这个行星的旧貌都已了无痕迹。然而,从最古老的岩石、最深处的岩浆、甚至是陨击坑遍布的月球表面,科学家们找到了线索,描绘出这颗星球的起源。随着地球的童年岁月逐渐清晰,它曾经有过的罕见景观也日渐明朗,在今日地球条件最严酷的一些地方,仍能找到那些与古老地球神似的景象。
地球临产的阵痛开始于46亿年前。那时,围绕年轻的太阳旋转的岩石和冰块颗粒相互碰撞融合,滚雪球般生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在猛烈的连环冲撞中,这些团块撞在一起构成了行星,其中就包括婴儿期的地球。在混乱中,另一个大如火星的天体撞击了我们的行星,所挟的能量相当于数万亿颗原子弹,足以把地球熔透。大部分撞上地球的物体都被撞击所形成的岩浆深海吞噬,不过,这次撞击也把相当于一颗小行星质量的汽化岩石抛上了轨道。这些撞击物的残骸迅速聚合成一个球,从此以后,月球就用空洞的眼神瞪视着地球历史的开展。
【板书】1、初生地球
【启发提问】看课本大气的早期是怎样演化的?水圈是怎样形成?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大约在47亿年前,宇宙中尘埃聚集,形成了地球及其所在的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当时的空气中不含有氧气,而含有很多二氧化碳(碳酸气体)、氮气。
最初的地球很小,但不断有宇宙中的尘埃及小的星体撞击,体积不断增大。而且撞击时能量聚集,温度不断上升,最终融化为液体。
不久,星体撞击的次数减少,地球表面的温度降低,形成地壳。这就是今天的地表。但是,地球内部的岩浆不断喷涌,形成大量的火山。火山灰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为水,从而形成海洋。
【板书】2、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
学生讨论、回答:生命起源的过程怎样?大气又是怎样继续演化的?
【教师小结】到了38亿年前,撞击缓和下来,液态水得以存留。大约在此时,或许在海洋中,无生命的化学反应跨过了某道门槛,产生了复杂到足以自我复制的分子,并向着更复杂的形态进化。最早自35亿年前开始,生命之路开始演进至单细胞的蓝绿藻,它们在有阳光照射的海洋中茂盛地生长。这种数以万亿计的细微有机体改变了这颗行星。它们捕捉太阳的能量来制造食物,氧气作为副产品被释放出来。一点一点,它们把大气改造成适合呼吸的空气,为后来的生物多样性开启了大门。
【板书】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转折过渡】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
【板书】二、地层和化石
学生讨论、回答: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教师小结】由岩浆,经喷出或者侵入(未喷出而冷却)作用形成的就是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
由其他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最后固结而形成的具有层理、有时带有化石的岩石就是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
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压固、富集、重结晶等作用下形成的新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
【分析讲解】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板书】1、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启发提问】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板书】三、地质年代
【启发提问】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生根据投影片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下页包括生物进化地质年代表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介绍的都是自然界对地表形态的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全课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初生地球
2、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
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二、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岩层和化石
1、三种岩层的形成和特点
2、化石的形成及作用
三、地质年代
1、划分的依据
2、各个阶段的特点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Geological
Time):
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下页包括生物进化地质年代表
大家知道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我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至5.7亿年前的。从6亿或5.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绝对地质年代
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绝对地质年代是以绝对的天文单位“年”来表达地质时间的方法,绝对地质年代学可以用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延续和结束的时间。
在人类找到合适的定年方法之前,对地球的年龄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更多含有估计的成分。诸如采用季节-气候法、沉积法、古生物法、海水含盐度法等,利用这些方法不同的学者会得到的不同的结果,和地球的实际年龄也有很大差别。目前较常见也较准确的测年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法。其中主要有U-Pb法、钾-氩法、氩-氩法、Rb-Sr法、
Sm-Nd法、碳法、裂变径迹法等,根据所测定地质体的情况和放射性同位素的不同半衰期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获得的地球上最大的岩石年龄为45亿年,月岩年龄46-47亿年,陨石年龄在46-47亿年之间。因此,地球的年龄应在46亿年以上。在人类找到合适的定年方法之前,对地球的年龄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更多含有估计的成分。诸如采用季节-气候法、沉积法、古生物法、海水含盐度法等,利用这些方法不同的学者会得到的不同的结果,和地球的实际年龄也有很大差别。目前较常见也较准确的测年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法。其中主要有U-Pb法、钾-氩法、氩-氩法、Rb-Sr法、
Sm-Nd法、碳法、裂变径迹法等,根据所测定地质体的情况和放射性同位素的不同半衰期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宙下被划分为一些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代。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期,可以是从46亿年前到38亿年前或34亿年前,这个数字之所以有数以亿计的年数之差是因为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命痕迹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这个时期目前在5.7亿到6亿年前。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是1863由美国人洛冈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自寒武纪后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这个名称由英国人赛德维克制定,他依照洛冈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此事发生在1838年。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为中生代,从0.65亿年后到现在为新生代。这两个代均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现代。
代以下的划分单元为纪。让我们从最古老的纪开始吧。最古老的纪叫长城纪,然后是蕲县纪、青白口纪、震旦纪。震旦纪,由美籍人葛利普于1922年在中国命名,葛氏当时活动在浙、皖一带,他按照古代印度人称呼中国为日出之地而取了这个名称。起于18或19亿年前,止于5.7亿年前。这个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后期开始出现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
1936年赛德维克在英国西部的威尔士一带进行研究,在罗马人统治的时代,北威尔士山曾称寒武山,因此赛德维克便将这个个时期称为寒武纪。33年以后,另一位英国地质学家拉普华兹在同一地区发现一个地层,这个与较早发现的志留纪与寒武纪相比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它介入上述两个层之间,显然是属于一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期,因此他根据一个古代在此居住过的民族名将这个时期称为奥陶纪。志留纪的名称的产生比寒武纪和奥陶纪都要早,大约是在1835年,莫企孙也是在英国西部一带进行研究,名称的意思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当地民族的名称。莫氏和赛德维克于1839年在德文郡(Devonshire)将一套海成岩石层按地名进行了命名,中文翻译为“泥盆”。石炭这个名称的出现可能是最早的,1822年康尼比尔和费利普斯在研究英国地质时,发现了一套稳定的含煤炭地层,这是在一个非常壮观的造煤时期形成的,因此因煤炭而得名。二叠纪这个名称是我国科学家按形象而翻译的,最初命名时是在1841年,由莫企孙根据当地所处彼尔姆州(俄乌拉尔山乌法高原)将其命名为彼尔姆纪。后来在德国发现这个时期的地层明显为上是白云质灰岩下是红色岩层,这也是我国后来翻译成二叠纪的根据。以上为古生代的六个纪。
中生代为三个纪。第一个是三叠纪,由阿尔别尔特命名于德国西南部,这里有三套截然不同的地层,因此得名,此事在1834年。在德国和瑞士的与瑞士交界处有一座侏罗山,1829年前后布朗维尔在这里研究发现该处有非常明显的地层特征,因此以山命名,如果1820年英国人史密斯首先命名的话,现在肯定不会是侏罗纪这个名称,因为他当时在英国面部研究的菊石正好就是这个时期的。两年后的1822年,德哈罗乌发现英吉利海峡两岸悬崖上露出含有大量钙质的白色沉积物,这恰恰是当时用来制作粉笔的白垩土,于是便以此命名为白垩纪。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大多地区该时期的地层并不都是白色的,如在我国就是多为紫红色的红层。
莱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中生代为第二纪,新生代为第三纪,1829年德努阿耶在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时按魏尔纳的分层方案从第三纪中又划分出来了第四纪,这样,新生代便由这两个纪所组成。从前的第一纪则由纪升代含六个纪,同样第二纪也升代含三个纪。
地质年代(geologic
time)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地质年代的划分和研究,是通过岩石和化石的历史来确定的。
【地层系统】dìcéngxìtǒng
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包括松散沉积层)及其间的非成层岩石的系统总称,叫做地层系统。“宇”、“界”、“系”、“统”分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是“宇”,分为隐生宇(现已该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和显生宇。
【地质年代】dìzhìniándài
地质,即地壳的成分和结构。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隐生宙(现已该称太古宙和元古宙)和显生宙。
【太古宇】tàigǔ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个宇。太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太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太古宙】tài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元古宇】yuángǔ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个宇。元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元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元古宙】yuán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地层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旧称元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显生宇】xiǎnshēng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三个宇。显生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显生宇可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显生宙】xiǎnshēng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个宙。显生宙可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界】gǔ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一个界。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古生代】gǔ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一个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寒武系】hánwǔxì
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寒武纪】hánwǔjì
古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陆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没。生物群以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三叶虫、低等腕足类为主,植物中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寒武是英国威尔士的拉丁语名称,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
【奥陶系】àotáoxì
古生界的第二个系。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奥陶纪】àotáojì
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5.1亿年前,结束于4.38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岩石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生物群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为主,出现板足鲞类,也有珊瑚。藻类繁盛。奥陶纪由英国威尔士北部古代的奥陶族而得名。
【志留系】zhìliúxì
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志留纪】zhìliújì
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38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相当稳定,但末期有强烈的造山运动。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到晚期出现原始鱼类,末期出现原始陆生植物裸蕨。志留纪由古代住在英国威尔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
【泥盆系】nípénxì
古生界的第四个系。泥盆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泥盆纪】nípénjì
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5亿年前。这个时期的初期各处海水退去,积聚后层沉积物。后期海水又淹没陆地并形成含大量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因此岩石多为砂岩、页岩等。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发育,除原始菊虫外,昆虫和原始两栖类也有发现,鱼类发展,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泥盆纪由英国的泥盆郡而得名。
【石炭系】shítànxì
古生界的第五个系。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石炭纪】shítànjì
古生代的第五个纪,约开始于3.55亿年前,结束于2.9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气候温暖而湿润,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炭化和变质而形成煤层,故名。岩石多为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动物中出现了两栖类,植物中出现了羊齿植物和松柏。
【二叠系】èrdiéxì
古生界的第六个系。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二叠纪】èrdiéjì
古生代的第六个纪,即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2.9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在德国,本纪地层二分性明显,故名。动物中的菊石类、原始爬虫动物,植物中的松柏、苏铁等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中生界】zhōng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二个界。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
【中生代】zhōng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
500万年前。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
【三叠系】sāndiéxì
中生界的第一个系。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三叠纪】sāndiéjì
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小,岩石多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纪的地层最初在德国划分时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动物多为头足类、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植物主要是苏铁、松柏、银杏、木贼和蕨类。
【侏罗系】zhūluóxì
中生界的第二个系。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侏罗纪】zhūluójì
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2.05亿年前,结束于1.3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有造山运动和剧烈的火山活动。由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而得名。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
【白垩系】bái’èxì
中生界的第三个系。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白垩纪】bái’èjì
中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
500万年前。因欧洲西部本纪的地层主要为白垩岩而得名。这个时期里,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动物中以恐龙为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鱼类和鸟类很发达,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出现。植物中显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现了热带植物和阔叶树。
【新生界】xīn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三个界。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xīn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三个代。分为古近纪(老第三纪)、新近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约从6
50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后期有人类出现。
【古近系】gǔjìnxì
新生界的第一个系。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古近纪】gǔjìnjì
新生代的第一个纪(旧称老第三纪、早第三纪)。约开始于6
500万年前,结束于2
30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还有空中飞的蝙蝠、水里游的鲸类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纪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新近系】xīnjìnxì
新生界的第二个系。新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新近纪】xīnjìnjì
新生代的第二个纪(旧称新第三纪、晚第三纪)。约开始于2
300万年前,结束于16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渐趋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高等植物与现代区别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较多见。新近纪可分为中新世和上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第四系】dìsìxì
新生界的第三个系。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它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系,也是地层系统的最后一个系。可分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第四纪】dìsìjì
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附:第四纪名称来历。最初人们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第一纪(大致相当前寒武纪,即太古宙
元古宙)、第二纪(大致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纪3个大阶段。相对应的地层分别称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国学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现第三纪已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故仅留有第四纪的名称。
我们的行星最初只是由岩石和气体构成的世界。那时的太阳比现在暗淡,而月球则在距地球轨道上以不到现今十分之一的距离运行,像是个庞然巨物。经过了数亿年,地球才变得适于生命存活。然而,在今日这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地球上,总有些景象能让我们想起它那艰难出世的过程。
早期的地球景象有如炼狱,到处是滚烫的岩石和令人窒息的毒气。后来,地表冷却,大陆漂移,山脉隆起又被蚀为平地,生命出现,地球变得温和可亲,绿意盎然,几乎所有这个行星的旧貌都已了无痕迹。然而,从最古老的岩石、最深处的岩浆、甚至是陨击坑遍布的月球表面,科学家们找到了线索,描绘出这颗星球的起源。随着地球的童年岁月逐渐清晰,它曾经有过的罕见景观也日渐明朗,在今日地球条件最严酷的一些地方,仍能找到那些与古老地球神似的景象。
地球临产的阵痛开始于46亿年前。那时,围绕年轻的太阳旋转的岩石和冰块颗粒相互碰撞融合,滚雪球般生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在猛烈的连环冲撞中,这些团块撞在一起构成了行星,其中就包括婴儿期的地球。在混乱中,另一个大如火星的天体撞击了我们的行星,所挟的能量相当于数万亿颗原子弹,足以把地球熔透。大部分撞上地球的物体都被撞击所形成的岩浆深海吞噬,不过,这次撞击也把相当于一颗小行星质量的汽化岩石抛上了轨道。这些撞击物的残骸迅速聚合成一个球,从此以后,月球就用空洞的眼神瞪视着地球历史的开展。
月球浴火而生后,地球表面冷却了下来。尽管如此,在此后的7亿年间里,我们的行星依旧是一个死寂的世界。这一阶段被科学家们称作“冥古代“。坚固的岩石如黑色浮冰一般在岩浆上漂流;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咝咝作响地从冷却中的岩石里冒出,形成笼罩地球的滚烫无氧大气层。随着温度进一步降低,这些水蒸气凝结成雨,随原始的季风下落,填入了海洋盆地。
最初的海洋大概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行星产生时遗留在宇宙空间中的碎石有些直径达数十到数百公里,它们在整个冥古代不断撞击地球,最巨大的一些撞击或许导致海水完全蒸发,迫使冷却和凝结的过程又重新开始。
到了38亿年前,撞击缓和下来,液态水得以存留。大约在此时,或许在海洋中,无生命的化学反应跨过了某道门槛,产生了复杂到足以自我复制的分子,并向着更复杂的形态进化。最早自35亿年前开始,生命之路开始演进至单细胞的蓝绿藻,它们在有阳光照射的海洋中茂盛地生长。这种数以万亿计的细微有机体改变了这颗行星。它们捕捉太阳的能量来制造食物,氧气作为副产品被释放出来。一点一点,它们把大气改造成适合呼吸的空气,为后来的生物多样性开启了大门。
那些岁月早已消逝远去,但在今日我们仍然能观察到把我们的星球从地狱变成一个适宜居住的世界的过程,地球形成时遗留下来的原始热量仍在火山喷发时释放,熔岩散发着气体到处飞溅,正如同年轻的地球正在冷却时一样。今天,在这颗行星上最严酷的环境中,蓝绿藻数十亿年如一日地占据统治地位。并且,每当一株植物在新近冷却下来的熔岩上扎根立足,生命就又一次地证明,它,战胜了没有生命的岩石。
暴雨长久地冲刷着山丘,冲刷着大地,熄灭了炽热的火山,冷却了滚烫的岩浆,将大量的泥沙带回陷落的峡谷和盆地,从此地球上就有了原始的江河湖海。那随火山喷发出的、富含氢和甲烷的大量气体,则在地球上空形成了最初的大气层。
如果我们有机会多了解一些关于地球的事情
我们就不难知道:树木的历史犹如人类的历史。而且,单从时问的角度来看,树木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悠久。从这一点来说,树木应该是人类的长者。
树木和人类一样,最初只是原始海洋中一个没有生命的分子。先让我们的目光回到大约四十五六亿年前。据说太古之时,天地混沌一团。
初生的地球上,到处都是荒山秃岭和亘古蛮荒。地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地球内部没有地壳、地幔、地核之分。遍布大地的火山喷吐着火红的岩浆和滚滚烟尘,将仅为地球十分之一的原始海洋烧烤得沸腾起来,大量的水蒸气先是冲天而起,继而又在寒冷的高空转变为滂沱大雨,伴随着强烈的闪电,顷刻间覆盖四野。暴雨长久地冲刷着山丘,冲刷着大地,熄灭了炽热的火山,冷却了滚烫的岩浆,将大量的泥沙带回陷落的峡谷和盆地,从此地球上就有了原始的江河湖海。那随火山喷发出的、富含氢和甲烷的大量气体,则在地球上空形成了最初的大气层。
不仅如此,大量的宇宙线、太阳的辐射能、陨星坠落产生的冲击力和热能以及地球内部释放的能量,犹如一个巨大反应炉,不断地将原始大气和地面上的物质进行剧烈的分解和化合。
地球内部原本分布均匀的各种物质,进行了重新定位。比重大的铁、镍等物质开始下沉,较为轻盈的硅、铝则上升,地球不再像当初那样冥顽一团,而是有了理智的内部层次。
后来,大气里又有了二氧化碳、氨和氮。
但是,却完全没有氧气。
科学家们总是善于用理性的判断,将人们对现实的美丽臆想冷冷地打断。他们说:那时的地球,只是一个模糊的边缘不清的球体。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毫无疑义的,那就是初生的地球并不好玩,它就像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需要唤醒,需要注入生命活力,需要获得许多生命条件,才能真正成长……
最初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这个问题,人类走了不少弯路。最早时,科学界有一种学说叫“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可以从无生命物质自然产生出来。这个学说当时曾困扰了许多人,就连笛卡儿、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也对此深信不疑。直到l9世纪中,“自然发生说”依然十分盛行,被认为是“对生命来源的最自然的解释”。
1860年,法国化学家、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是不能从非生命物质中产生的,提出了“一切生物来自生物”的新论点,叫做“有生源说”。
可最初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呢 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宇宙生命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宇宙空间输入的。20世纪初时,一位化学家还在他的一本颇有影响的书中坚持这种学说,他有一个十分浪漫的想法,认为宇宙中一直存在着生命,它们以孢子的形式在宇宙空间自由地飘浮着,直到有一天,它们在太阳光的压力推动下,无意问降落到某一个星球上,如果这个星球条件适宜,生命便像种子一样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甚至还有人认为,“生命胚种”是被陨石带到地球上来的。但是,不久,科学家们就发现这种假说简直是太荒唐了。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里用无机物氯化铵和氰酸银制成了有机物尿素。于是,他得意地向世人宣告:我能够制出尿素而不需要肾脏!这简直是一个划时代的宣言。在此之前,统学向来是把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分为两大类,认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是不可逾越的。
这样,关于生命起源的研究也被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它们分别由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氨基酸和核苷酸组成,现在看来,后两者是可以直接从无机物合成的。于是,有人开始放飞想象的翅膀:也许是这样的吧,在原始地球上,在生命最初发生的那个太古年代,先由无机物合成了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然后再形成原始的生命物质。
1952年,美国人米勒在实验室里,用甲烷、氨、氢和水蒸气混合成了一种与原始地球大气基本相似的气体,他把这种气体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仪器中,通过连续进行火花放电,来模仿原始地球大气层的闪电。一星期之后,他在这种混合体中得到了五种构成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这些都是生命组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米勒的实验震动了全世界。他竟然只用了七天的时间,就实现了在自然界中,需要经过几百万年才能完成的艰难进化。米勒让人们在他的实验室中观测到在自然界中无法看到的物质变化现象,这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生命的起源就这样被证实了。 这就是生命的化学进化:无机低分子物质生成有机低分子物质,有机低分子物质再生成有机高分子物质,最后有机高分乎物质形成原始生命。
那时,我们人类和森林以及如今遍布地球的所有生物一样,正蛰伏在原始海洋中的某一个角落、某一个分子中,做着原始的游动。3.
2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学习目标
1.学习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初生地球、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2.学习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习重点
学习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习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岩石标本、实验器具。
学习过程
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思考回答:初生地球有什么特点?
2、【启发提问】看课本大气的早期是怎样演化的?水圈是怎样形成?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3、学生讨论、回答:生命起源的过程怎样?大气又是怎样继续演化的?
二、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岩层和化石
1、学生讨论、回答: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25、【启发提问】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作用?
三、地质年代
1、【启发提问】地质年代划分依据是什么?
2、学生讨论、总结。各阶段的特点?
学后记:3.2板块构造学说
学习目标:1、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
2、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3
、学会用两个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课堂活动:
课前预习(填空)
1、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
)部海岸与南美
(
)部海岸轮廓线十分相似。这一偶然发现,促使(
)提出了(
)假说。
2、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可分为(
)大板块,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
3、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戴位于(
)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等的交界地带。
4、六大板块的名称是(
)
其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澳大利亚位于的板块是(
)
课堂助学
引导学生观察图2.14
和2.15
大陆的漂移
,明确
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
学生完成活动1
和活动
2。(39页)
学生阅读材料
启发科学探究的精神。
观察图2.19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明确六大板块名称和
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完成
活动1(42页)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新的海洋和裂谷。活动2(43页)板块发生碰撞积压时,地表会产生新的山脉和海洋的消失。
引导学生看图2.23和2.24了解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
课堂测试
选择题
1、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那个大洋仍在继续扩张之中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D北冰洋
2、本初子午线穿过的的板块是
(
)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3、阿拉伯半岛位于下列哪个板块中(
)
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4、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5、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6、下列现象,是由板块张裂运动产生的是( )
A、地中海正在缩小 B、阿尔卑斯山的隆起
C、喜马拉雅山脉的升高 D红海的形成
7、下列不属于六大板块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8、红海位于下列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1) 写出下列板块的名称
A
B
C
D
E
F
(2)
板块学说认为,板块
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
(3)各板块中只包括大洋的是[
]板块。
(4)日本、我国的台湾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它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教(学)后记:3.2板块构造学说
学习目标:1、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
2、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3
、学会用两个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课堂活动:
课前预习(填空)
1、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
)部海岸与南美
(
)部海岸轮廓线十分相似。这一偶然发现,促使(
)提出了(
)假说。
2、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可分为(
)大板块,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
3、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戴位于(
)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等的交界地带。
4、六大板块的名称是(
)
其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澳大利亚位于的板块是(
)
课堂助学
引导学生观察图2.14
和2.15
大陆的漂移
,明确
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
学生完成活动1
和活动
2。(39页)
学生阅读材料
启发科学探究的精神。
观察图2.19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明确六大板块名称和
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完成
活动1(42页)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新的海洋和裂谷。活动2(43页)板块发生碰撞积压时,地表会产生新的山脉和海洋的消失。
引导学生看图2.23和2.24了解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
课堂测试
选择题
1、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那个大洋仍在继续扩张之中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D北冰洋
2、本初子午线穿过的的板块是
(
)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3、阿拉伯半岛位于下列哪个板块中(
)
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4、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5、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6、下列现象,是由板块张裂运动产生的是( )
A、地中海正在缩小 B、阿尔卑斯山的隆起
C、喜马拉雅山脉的升高 D红海的形成
7、下列不属于六大板块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8、红海位于下列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1) 写出下列板块的名称
A
B
C
D
E
F
(2)
板块学说认为,板块
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
(3)各板块中只包括大洋的是[
]板块。
(4)日本、我国的台湾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它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教(学)后记:3.3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初生地球、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2.使学生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岩石标本、实验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的行星最初只是由岩石和气体构成的世界。那时的太阳比现在暗淡,而月球则在距地球轨道上以不到现今十分之一的距离运行,像是个庞然巨物。经过了数亿年,地球才变得适于生命存活。然而,在今日这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地球上,总有些景象能让我们想起它那艰难出世的过程。
【板书】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教师讲解】早期的地球景象有如炼狱,到处是滚烫的岩石和令人窒息的毒气。后来,地表冷却,大陆漂移,山脉隆起又被蚀为平地,生命出现,地球变得温和可亲,绿意盎然,几乎所有这个行星的旧貌都已了无痕迹。然而,从最古老的岩石、最深处的岩浆、甚至是陨击坑遍布的月球表面,科学家们找到了线索,描绘出这颗星球的起源。随着地球的童年岁月逐渐清晰,它曾经有过的罕见景观也日渐明朗,在今日地球条件最严酷的一些地方,仍能找到那些与古老地球神似的景象。
地球临产的阵痛开始于46亿年前。那时,围绕年轻的太阳旋转的岩石和冰块颗粒相互碰撞融合,滚雪球般生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在猛烈的连环冲撞中,这些团块撞在一起构成了行星,其中就包括婴儿期的地球。在混乱中,另一个大如火星的天体撞击了我们的行星,所挟的能量相当于数万亿颗原子弹,足以把地球熔透。大部分撞上地球的物体都被撞击所形成的岩浆深海吞噬,不过,这次撞击也把相当于一颗小行星质量的汽化岩石抛上了轨道。这些撞击物的残骸迅速聚合成一个球,从此以后,月球就用空洞的眼神瞪视着地球历史的开展。
【板书】1、初生地球
【启发提问】看课本大气的早期是怎样演化的?水圈是怎样形成?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大约在47亿年前,宇宙中尘埃聚集,形成了地球及其所在的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当时的空气中不含有氧气,而含有很多二氧化碳(碳酸气体)、氮气。
最初的地球很小,但不断有宇宙中的尘埃及小的星体撞击,体积不断增大。而且撞击时能量聚集,温度不断上升,最终融化为液体。
不久,星体撞击的次数减少,地球表面的温度降低,形成地壳。这就是今天的地表。但是,地球内部的岩浆不断喷涌,形成大量的火山。火山灰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为水,从而形成海洋。
【板书】2、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
学生讨论、回答:生命起源的过程怎样?大气又是怎样继续演化的?
【教师小结】到了38亿年前,撞击缓和下来,液态水得以存留。大约在此时,或许在海洋中,无生命的化学反应跨过了某道门槛,产生了复杂到足以自我复制的分子,并向着更复杂的形态进化。最早自35亿年前开始,生命之路开始演进至单细胞的蓝绿藻,它们在有阳光照射的海洋中茂盛地生长。这种数以万亿计的细微有机体改变了这颗行星。它们捕捉太阳的能量来制造食物,氧气作为副产品被释放出来。一点一点,它们把大气改造成适合呼吸的空气,为后来的生物多样性开启了大门。
【板书】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转折过渡】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
【板书】二、地层和化石
学生讨论、回答: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教师小结】由岩浆,经喷出或者侵入(未喷出而冷却)作用形成的就是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
由其他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最后固结而形成的具有层理、有时带有化石的岩石就是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
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压固、富集、重结晶等作用下形成的新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
【分析讲解】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板书】1、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启发提问】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板书】三、地质年代
【启发提问】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生根据投影片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下页包括生物进化地质年代表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介绍的都是自然界对地表形态的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全课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初生地球
2、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
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二、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岩层和化石
1、三种岩层的形成和特点
2、化石的形成及作用
三、地质年代
1、划分的依据
2、各个阶段的特点3.2
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通过录像、投影、模型等多种媒体组合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应用板块学说解释山脉、岛弧、海沟成因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人类认识地壳运动的三部曲,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全球构造理论的发展过程,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海底扩张过程。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片:海底扩张过程、板块运动过程,投影片:大陆漂移证据的复合片、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海底扩张旋转片、六大板块空白图、练习题,教学挂图:两半球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模型:地球仪、吹塑纸、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壳是运动的,现在的地表状况只是地球漫长历史中短暂的一瞬。很久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地壳为何运动,如何运动,运动的力量从何而来等提出了许多观点,建立了许多理论体系。直到本世纪初,年青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一个全新的学说,打破了当时固定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拉开了全球构造理论的序幕。
【板书】
第二节
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在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正卧病在床,他望着墙上的地图(停顿,指两半球图),突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黑板上用吹塑纸演示,将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与非洲轮廓拼合在一起。
魏格纳联想已有的知识,提出大胆的猜想,是否其它大陆也能拼合在一起呢?从此,他开始收集大量证据,请看投影片1。
【出示投影片1】
鸵鸟、肺鱼、舌羊齿化石等古生物分布,大西洋两岸古地质构造连续性,赤道有冰川遗迹、南极有巨大煤层等古气候的复合片。
【启发讲解】 1912年,魏格纳提出了他的学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47页,读最后一段,并观察第148页的插图,思考:这个学说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学生读课文,回答。
这个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主要论点是在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后来在天体引潮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这片古陆开始分离,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
【板书】
一、大陆漂移学说
【启发提问】
漂移发生在哪两层之间?魏格纳用了什么形象的比喻?你认为这个学说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正如同学们所说,动力问题是本学说的致命弱点。这个学说一经提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但是魏格纳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断的求证。1930年,当他第四次去格陵兰寻找证据时,不幸去世,那一天是他50岁的生日。随之,大陆漂移学说销声匿迹了。但他留给我们很多启发:科学发现并不神秘,首先要有知识的储备,其二还要善于观察思考与联想,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坚持不断的去求证。
【承转】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地球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收集了大量有关海底岩石年龄的资料,据此,形成了另一构造理论。
【出示投影片2】
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彩色)分布图(参考教材第149页图)。
【启发提问】
各种颜色分别表示的年龄范围是多少?
学生读图回答。
【演示提问】
找到地球仪上太平洋颜色最浅部分,其地形名称是什么?
海岭,又叫大洋中脊,但它不一定在大洋中部。
【启发提问】
太平洋洋底岩石年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思考回答,教学引导。
海岭岩石年龄最轻,向两侧逐渐变老,但最老不超过2亿年;以海岭为中心岩石年龄对称分布。
【启发思考】
这种分布规律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大胆的猜想和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学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和引导同学深入思考。
刚才大家的猜想都很好,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你是否同意录像中的解释呢?
【录像1】
海底扩张过程。
【概括小结】
地幔物质从海岭不断冒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新生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把早已形成的大洋地壳推向两侧,就像商场的滚动电梯;地球表面积是一定的,海底不断的扩张,必然会有物质消亡。请看投影片,思考:扩张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演示活动投影片3】
大洋地壳遇大陆地壳俯冲示意图。
大洋地壳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地壳下方的地幔中,逐渐熔化消亡,太平洋洋底岩石约2亿年更新一次。
【启发想象】
能否将刚才讲的内容用一个游泳动作形容一下?
这好像蛙泳动作。我们大家一起做:熔岩冒出(双手合十向上)→推向两边(双手向两侧分开)→遇陆俯冲(双手往下)→重熔再生(双手相向合并向上)。
【小结板书】
二、海底扩张学说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假说,整理一下已知条件:事实证明大陆是在漂移的,如欧洲与美洲的距离在扩张,但是漂移的动力不足;海底是不断扩张的,有生长与消亡。能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准确更合理的假设呢?一个新的理论诞生了,它是目前最盛行、最活跃的全球构造理论
【板书】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概念
学生读书。
【启发提问】
板块“漂移”与大陆“漂移”的位置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板块漂移是指岩石圈漂在软流层上,大陆漂移发生在地壳两层之间。
【提问】
板块是如何划分的?读图用半分钟记下六大板块的位置和名称(提示:按大洲和大洋名称记忆)。
【板书】
2.板块划分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片4】
读空白板块图,回答问题:
(1)判断各板块的名称。
(2)板块界线为何有两种之分?
(3)判断:每一个板块是否都与四个板块相邻。
(4)几乎全在大洋中的板块是哪个?
【指挂图提问】
看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它们与板块的分布有何关系?
任何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中,板块也不例外。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在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我们知道,板块的边界有两种—生长边界(即在板块张裂处)、消亡边界(即在两个板块碰撞处)。下面看录像,注意观察板块运动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录像2】
板块运动过程。
学生看录像,然后回答问题。
【用模型验证讲解】
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与张裂。
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由于拖拽,常有地震发生,在地形上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陆板块(如印度洋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大西洋)。
【总结板书】
3.板块运动:“内稳边活”
张裂—裂谷、海洋
【总结】
板块构造学说能较好地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但它的驱动力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人类在认识自然时尽管走了许多弯路,但认识总是在不断的深入,希望许多的不解之谜能在你们手中得以解决。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海底扩张学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概念
2.板块划分
3.板块运动:“内稳边活”魏格纳的故事
病中的灵感
1910年的某一天,青年魏格纳身体欠佳,虽然人躺在床上,但勤于思
考的脑子却一刻也不肯闲下来。偶然,他的目光落到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的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的吻合,自此以南,巴西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恰好与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对应,而相反的是巴西海岸每有一个海湾,非洲方面就有一个相应的突出部分。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魏格纳的脑海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否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并没有大西洋,而是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第二年秋天,魏格纳在翻阅文献时,读到一篇论文,其中提到根据古生物证据证实,巴西和非洲之间曾有过陆地相联系。他由此而朕想到病中的发现,更觉得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相似事出有因,恐怕并非偶然。他还想到,这或许是一个涉及大陆形成或地球深化的大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然而,大陆漂移问题远远超出了学科的界限,它牵涉到地质、古生物、动物地理和植物地理、古气候以及大地测量等一系列学科。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涉及的学科知识如此的广泛,因而论证起来,难免力不从心。但是,勇于探索的魏格纳执意要把这个问题追究到底。他努力学习吸收离他专业较远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知识,从多方面收集大陆曾经连接和漂移的证据。
魏格纳经过多年的考查博览,精心研究,终于把简朴粗略的大陆漂移设想发展成为一项完整而系统的理论。魏格纳以三幅海陆复原图为我们展示出大陆漂移的一般图像,他的第一幅图描绘二三亿年前,地球上4块现有大陆都连接成一个统一的巨大陆块,叫做联合古陆或泛大陆。中生代以来,联合古陆发生分裂,它的碎块——也就是目前各个大陆,最后就漂移到其目前所在的位置。第二、第三幅图分别描绘了大陆漂移的经过。由于大陆原来是一大块,因此,从前根本不存在大西洋和印度洋。而只有一个围绕泛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以后,由于各大陆漂移分开,才在其间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同时泛大洋便缩小而成为现今的太平洋。
魏格纳所勾画出的这样一幅大陆漂移的轮廓,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许多人都流露出震惊、激动,同时也夹杂着难以置信。在人们心目中一向是安如磐石的大陆,居然像船一样,可以漂浮活动,这实在是不可思议,有人甚至说,这是“一位大诗人的梦”。大陆漂移学说虽然曾一度遭到粗野的指责和嘲讽,然而过了半个世纪以后,由于
20世纪60年代对深海大洋的钻探研究,它终于被证实,并获得了广泛的承认。
个性鲜明的科学家
魏格纳1880年11月1日生于德国柏林。在大学里他曾经攻读过天文学和气象学,25岁时获得了博士学位。他26岁时曾深入冰天雪地的格陵兰,渡过了两年艰辛的北极探险生活。回国后,他在大学里讲授天文学和气象学。他一生的活动范围异常广阔,他是一位气象学家、极地探险家和飞行家。他曾参加过自由气球续航飞行,连续飞行了52小时,在当时(1906年)还打破了世界纪录。在惊心动魄的气球飞行中,他和他的兄弟随风飘过德国,飞越丹麦,掠过丹麦与瑞典间的卡特加特海峡,最后又返回德国。而他在地球物理学上创立和发展了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学识渊博,并且特别擅长于综合和概括,他那思想的骏马在众多的学科园地上纵横驰骋。
一个有作为的地球科学工作者,一般需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毅力、智力和体力。顽强的毅力,非凡的智力以及健壮的体魄,这些魏格纳恰恰都具备了。他有一股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直到年近半百的时候,科学考察和研究的激情还总是缠绕在他的心头,并促使他采取行动。1930年,他第三次深入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考察。他和学生们试图重新测量格陵兰的经度,以便从大地测量方面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在严酷的条件下,魏格纳从事气象观测,还利用地震勘探法对格陵兰冰盖的厚度作了细致的探测。当时,冰雪和风暴给考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极端险恶的环境里,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然而魏格纳决不回头。也就是这次考察中,魏格纳不幸于11月去世于冰天雪地中。
魏格纳遗留给后人的著述有许多,他所创立的大陆漂移说几乎人所共知,虽然经历了艰难的曲折过程,地球科学的发展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他的学说是正确的。3.3地形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景观图的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培养学生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使学生理解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变化所起的极大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人类必须根据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环境,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点。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岩石标本、实验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它使得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不平,就好像是一个雕塑作品的“粗毛坯”,要完成这座雕塑还需要用刻刀精心雕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这把细致的刻刀——外力作用。
【板书】第六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教师讲解】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多种表现形式,下面我们就逐一来学习。
【演示岩石标本】老师手里拿的这块岩石叫花岗岩,这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岩石之一,人类经常用它作为建筑材料,要使用它铺路几十吨重的坦克都压不坏。
【将风化的岩石轻轻碾碎】同学们看,我把这块花岗岩很容易就碾碎了,是不是老师成了一个大力士呢?
【启发提问】肯定不是因为老师的力气大,那是什么原因使坚硬的花岗岩变得如此松软了呢?请同学们联系你们学过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想一想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原因使花岗岩变得松软了?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温度的变化,水的溶解,氧气的氧化,生物的活动等都能使岩石遭到破坏。我们就把这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板书】一、风化作用
【出示投影片提问】(花岗岩的风化情况图)这幅投影片所显示的就是在野外的花岗岩景象。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些岩石都圆乎乎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一想,一块四四方方的砖头,最容易被破坏的是砖头的角,其次是棱,没有了棱角,砖头就会变得圆乎乎了。在自然界中也是这样,所以这幅投影片所显示的是受到风化后的花岗岩景象。
【转折过渡】风化作用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外力作用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在一个大托盘内盛一些沙子,学生将沙子堆成山的形状,将托盘放到水龙头下,用细小的水流冲刷,观察水对沙子的作用。
【启发提问】同学们观察到水对沙子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水把沙子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山下,最后在托盘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另外三个表现形式: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板书】二、侵蚀作用
【分析讲解】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观察到的,流水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就叫做侵蚀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只来源于流水,风力、冰川、波浪也都有侵蚀作用。
【出示投影片】风蚀蘑菇、石灰岩溶洞、海蚀、冰蚀等地貌景观片。
【指投影片讲解】风对岩石侵蚀的结果:风可以吹扬起岩石的碎屑,并夹带碎屑磨蚀岩石,投影片所展现的景观为沙漠地区常见的风蚀蘑菇。冰川侵蚀的结果: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流经的地面,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谷等地貌。海浪对岩石侵蚀的结果:海浪打击岩石,也会对海岸起破坏作用,这幅图就是海蚀地貌,矗立在海中的岩石称为海蚀柱。流水对岩石侵蚀的结果:这幅图不是常见的流水冲蚀而是水的溶蚀,这个地下的洞穴就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和冲刷石灰岩所形成的,从洞顶垂下的称为石钟乳,从洞底长出(沉积)的称为石笋,连在一起的称为石柱。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侵蚀作用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地貌,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刚才的小实验上来。流水把沙子侵蚀下来以后又怎么样了呢?把沙子带走了,这就是搬运作用。
【板书】三、搬运作用
【启发提问】流水搬运能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将水流略微调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流水推动物体的力量和流速成正比,所以当水流变大后,水带走了更多、更大的沙粒。除了水以外,风也具有搬运作用,尤其在沙漠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也很显著。
【转折过渡】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板书】四、沉积作用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被水冲下来的沙粒,其大小和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
【出示投影片提问】(河流下游三角洲示意图)这是一幅河流下游三角洲的示意图,你能用沉积作用的原理来解释它的形成过程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河流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到达下游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大量沉积,常常会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在那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通常是良好的农业区。
【转折过渡】流水的沉积作用给人类带来了肥沃的冲积平原,风力的沉积作用给人类又带来了什么呢?
【分析讲解】在沙漠中有大量的沙丘,这些沙丘在风力作用下会成为流动沙丘,掩没农田和村庄,甚至是整个城市。人类正在探索控制沙漠扩展的方法。
【转折过渡】沉积物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改造,又会重新变成坚硬的岩石,这种作用叫做团结成岩作用。
【板书】五、固结成岩
【启发提问】以上就是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出示投影片】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作用
学生根据投影片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风化为侵蚀提供了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了条件,固结成岩又是新一轮风化的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介绍的都是自然界对地表形态的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板书】六、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出示投影片提问】(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投影片上的四个圆形符号代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心的位置,对照世界地形图分析它们在地表形态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看图、分析、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这些地方都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这些地表形态上的特征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相反,在地表崎岖的高寒地区或是极端干旱的沙漠中心至今仍是人迹罕见。这充分说明了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转折过渡】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板书】
2.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录像片中有哪些人类改变地表形态的活动,它们对地球环境产生了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
【放映录像片】录像片中包括人类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镜头,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所带来的后果。
学生看录像后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在世界人口日益增多,人类活动更加频繁的今天,人类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必然加深,但我们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去办事,只有这样地球环境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
【全课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六节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一、风化作用
二、侵蚀作用
三、搬运作用
四、沉积作用
五、固结成岩作用
六、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3.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通过录像、投影、模型等多种媒体组合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应用板块学说解释山脉、岛弧、海沟成因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人类认识地壳运动的三部曲,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全球构造理论的发展过程,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海底扩张过程。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片:海底扩张过程、板块运动过程,投影片:大陆漂移证据的复合片、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海底扩张旋转片、六大板块空白图、练习题,教学挂图:两半球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模型:地球仪、吹塑纸、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壳是运动的,现在的地表状况只是地球漫长历史中短暂的一瞬。很久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地壳为何运动,如何运动,运动的力量从何而来等提出了许多观点,建立了许多理论体系。直到本世纪初,年青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一个全新的学说,打破了当时固定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拉开了全球构造理论的序幕。
【板书】第二节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在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正卧病在床,他望着墙上的地图(停顿,指两半球图),突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黑板上用吹塑纸演示,将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与非洲轮廓拼合在一起。
魏格纳联想已有的知识,提出大胆的猜想,是否其它大陆也能拼合在一起呢?从此,他开始收集大量证据,请看投影片1。
【出示投影片1】鸵鸟、肺鱼、舌羊齿化石等古生物分布,大西洋两岸古地质构造连续性,赤道有冰川遗迹、南极有巨大煤层等古气候的复合片。
【启发讲解】1912年,魏格纳提出了他的学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47页,读最后一段,并观察第148页的插图,思考:这个学说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学生读课文,回答。
这个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主要论点是在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后来在天体引潮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这片古陆开始分离,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
【板书】一、大陆漂移学说
【启发提问】漂移发生在哪两层之间?魏格纳用了什么形象的比喻?你认为这个学说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正如同学们所说,动力问题是本学说的致命弱点。这个学说一经提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但是魏格纳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断的求证。1930年,当他第四次去格陵兰寻找证据时,不幸去世,那一天是他50岁的生日。随之,大陆漂移学说销声匿迹了。但他留给我们很多启发:科学发现并不神秘,首先要有知识的储备,其二还要善于观察思考与联想,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坚持不断的去求证。
【承转】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地球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收集了大量有关海底岩石年龄的资料,据此,形成了另一构造理论。
【出示投影片2】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彩色)分布图(参考教材第149页图)。
【启发提问】各种颜色分别表示的年龄范围是多少?
学生读图回答。
【演示提问】找到地球仪上太平洋颜色最浅部分,其地形名称是什么?
海岭,又叫大洋中脊,但它不一定在大洋中部。
【启发提问】太平洋洋底岩石年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思考回答,教学引导。
海岭岩石年龄最轻,向两侧逐渐变老,但最老不超过2亿年;以海岭为中心岩石年龄对称分布。
【启发思考】这种分布规律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大胆的猜想和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学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和引导同学深入思考。
刚才大家的猜想都很好,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你是否同意录像中的解释呢?
【录像1】海底扩张过程。
【概括小结】地幔物质从海岭不断冒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新生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把早已形成的大洋地壳推向两侧,就像商场的滚动电梯;地球表面积是一定的,海底不断的扩张,必然会有物质消亡。请看投影片,思考:扩张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演示活动投影片3】大洋地壳遇大陆地壳俯冲示意图。
大洋地壳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地壳下方的地幔中,逐渐熔化消亡,太平洋洋底岩石约2亿年更新一次。
【启发想象】能否将刚才讲的内容用一个游泳动作形容一下?
这好像蛙泳动作。我们大家一起做:熔岩冒出(双手合十向上)→推向两边(双手向两侧分开)→遇陆俯冲(双手往下)→重熔再生(双手相向合并向上)。
【小结板书】二、海底扩张学说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假说,整理一下已知条件:事实证明大陆是在漂移的,如欧洲与美洲的距离在扩张,但是漂移的动力不足;海底是不断扩张的,有生长与消亡。能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准确更合理的假设呢?一个新的理论诞生了,它是目前最盛行、最活跃的全球构造理论
【板书】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概念
学生读书。
【启发提问】板块“漂移”与大陆“漂移”的位置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板块漂移是指岩石圈漂在软流层上,大陆漂移发生在地壳两层之间。
【提问】板块是如何划分的?读图用半分钟记下六大板块的位置和名称(提示:按大洲和大洋名称记忆)。
【板书】2.板块划分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片4】读空白板块图,回答问题:
(1)判断各板块的名称。
(2)板块界线为何有两种之分?
(3)判断:每一个板块是否都与四个板块相邻。
(4)几乎全在大洋中的板块是哪个?
【指挂图提问】看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它们与板块的分布有何关系?
任何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中,板块也不例外。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在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我们知道,板块的边界有两种—生长边界(即在板块张裂处)、消亡边界(即在两个板块碰撞处)。下面看录像,注意观察板块运动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录像2】板块运动过程。
学生看录像,然后回答问题。
【用模型验证讲解】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与张裂。
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由于拖拽,常有地震发生,在地形上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陆板块(如印度洋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大西洋)。
【总结板书】3.板块运动:“内稳边活”
张裂—裂谷、海洋
【总结】板块构造学说能较好地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但它的驱动力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人类在认识自然时尽管走了许多弯路,但认识总是在不断的深入,希望许多的不解之谜能在你们手中得以解决。
板书设计
第四节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海底扩张学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概念
2.板块划分
3.板块运动:“内稳边活”3.1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学习目标】
1.
学习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初生地球、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2.
学习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重点难点】
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法指导】
实验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思考回答:初生地球有什么特点?
2、【启发提问】看课本大气的早期是怎样演化的?水圈是怎样形成?
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3、学生讨论、回答:生命起源的过程怎样?大气又是怎样继续演化的?
二、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岩层和化石
1、学生讨论、回答: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2、【启发提问】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作用?
三、地质年代
1、【启发提问】地质年代划分依据是什么?
2、学生讨论、总结。各阶段的特点?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
)
A.地壳运动
D.地震作用
C搬运作用
D变质作用
2.某矿物呈黑色,玻璃光泽,一组极完全解理、板状。该矿物可定名为(
)
A.角闪石
B.辉石
C石榴子石
D黑云母
3.下列哪种岩石为岩浆岩 (
)
A
橄榄石
B.灰岩
c.石英岩
D
砂岩
4某岩石呈灰白色,可见结晶颗粒,遇稀盐酸强烈起沟,具层理构造。该岩石可定命月
A。石灰岩
u.白云岩
C花岗岩
0.片岩
5、下列哪种矿物为变质矿物 (
)
A石英
B.蛇纹石
C方解石
D.辉石
6.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
)
A差
B相同
C.好
D.不能确定
7.顶围原有的和新生的结构面相互汇合交截构成的分离体在重力作用下与围岩母体脱
离,突然塌落而终至形成塌落拱这种围岩破坏形式属于<
)
A顶围悬垂与塌顶
B.侧围突出与滑塌
C底围鼓胀隆破
D,围岩缩径及岩爆
8.冲积土是(
)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A.风化
B.山洪急流
C
河流
D.海洋
9.一般基岩表面的坡度越大,坡积土的稳定性就(
)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10.海洋的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
)
A
70%
B.60%
C
80%
D.90%
11.沉积岩岩层的接触关系有(
)、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A整合接触
B.侵入接触
C沉积接触
D.完整接触
12.下列有关平行不整合接触哪项正确 (
)
A.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一致
B.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C.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
D.根据底砾岩无法判断上、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13.下列有关角度不整合接触哪项不正确 (
)
A
根据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可以判定上、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B.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不一致
C
上、下两套岩层之间无沉积间断
D.与不整合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
14.下列有关侵入接触的叙述,哪项正确 (
)
A
侵入接触是岩浆岩体与岩浆岩体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B.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晚,岩浆岩形成时间较早
C
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变质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D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活岩浆岩之间的——种接触关系
15.下列哪,页不是判别活断层的确凿证据 (
)
A
错断全新世以来的最新地层
B.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
C
地层的重复或缺失
D.古老地层与全新世以后最新地层是断层接触
16.下列哪项是判别活断层的确凿证据 <
)
A.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
B.地层的重复、缺失
C
断层三角而
D.呈带状分布的泉
17.按形成原因天然地震可划分为(
)
A.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
B.陷落地震和激发地震
C: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D.
A+B
18.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烈度也只有—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个
C
每次地震艘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19.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
震级是地震所释放出来能量大小的反映
B.震级是由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决定的
C
烈度是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决定的
D
每次地震的烈度只有一个
20.岩层倾向与地面倾斜力‘向相反,则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
A
平行
B.弯曲方向—-—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
C.弯曲方向—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
D.弯曲方向相反
二、判断下列各说法正误
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
)
2.玄武岩是岩浆岩。
(
)
3.粘土矿物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矿物成分。
(
)
4.岩石的抗切强度是沿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
(
)
5.地质年代单位有市、界、系、统、阶。
(
)
6,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则岩浆岩形成时间早于沉积岩。
(
)
7.某—褶曲,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且对称分布则该褶山为向斜褶,饱。
(
)
8.放在地质图右侧的地层图例,应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
)
9.
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程度,只取决于:地下天然应力、重分布应力及附加应力,与岩土体的结构性质无关,
(
)
10.地下水的储藏量决定于岩上的有效空隙而不是总空隙。
(
)
三、简单回答下列问题
1.应根据什么原则采取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措施
2.地下洞室位置的选择主要考虑几个方面
3.在野外使用地质罗盘如何量测岩层产状
4.叙述张节理的主要特征。
5.简述活断层的判别标志。(5种)
6.叙述各褶曲要素。
四、论述题
如何确定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A
4.
A
5.
B
6.
A
7.
A
8.
C
9.
B
10.
A
11.
A
12.
B
13.
C
14.
D
15.
C
16.
A
17.
D
18.
C
19.
A
20.
B
二、判断下列各说法正误
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6.错误
7.错误
8.正确
9.错误
10.错误
三、简单回答下列问题
1.答题要点
答: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原则一是改变渗流的动力条件,使其实际水力梯度减小到允许的程度;二是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具体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状来具体处理。
2.答题要点
答:地下洞室位置的选择主要考虑进洞山体、洞口位置和洞轴线位置三个方面。
3.答题要点
答:测量走向:罗盘长边紧贴层面,调整罗盘至水平,渎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即走向。测倾问:罗盘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即倾向。测倾角: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悬锤所示角度,即倾角。
4.答题要点
答:张节理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节理面粗糙不平,组成节理的岩块之间的距离较大。不能切穿所经过的砾石及岩石碎屑等。
5答题要点
答:错断扒裂全新世纪来的最新地层;切穿现代地表,造成地形突发:错断古建筑物,地表疏松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地裂缝;总体延展方向与基底断层方向大致一致。
6.答题要点
答: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边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四、论述题
答题要点
岩石(体)相刈地质年代的确定司依据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以及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三种方法:
(1)地层层序律
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并且先形成的岩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岩层在上而。
(2)生物演化律
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故可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来判断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3)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根据沉积岩层之间的不檗合接触判断。与不整合面上底砾岩岩性相同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早另外与角度不整合而产状—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
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沉积接触,则沉积岩形成较晚,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侵入接触,则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早。3.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通过录像、投影、模型等多种媒体组合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应用板块学说解释山脉、岛弧、海沟成因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人类认识地壳运动的三部曲,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全球构造理论的发展过程,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海底扩张过程。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片:海底扩张过程、板块运动过程,投影片:大陆漂移证据的复合片、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海底扩张旋转片、六大板块空白图、练习题,教学挂图:两半球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模型:地球仪、吹塑纸、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壳是运动的,现在的地表状况只是地球漫长历史中短暂的一瞬。很久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地壳为何运动,如何运动,运动的力量从何而来等提出了许多观点,建立了许多理论体系。直到本世纪初,年青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一个全新的学说,打破了当时固定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拉开了全球构造理论的序幕。
【板书】第二节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在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正卧病在床,他望着墙上的地图(停顿,指两半球图),突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黑板上用吹塑纸演示,将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与非洲轮廓拼合在一起。
魏格纳联想已有的知识,提出大胆的猜想,是否其它大陆也能拼合在一起呢?从此,他开始收集大量证据,请看投影片1。
【出示投影片1】鸵鸟、肺鱼、舌羊齿化石等古生物分布,大西洋两岸古地质构造连续性,赤道有冰川遗迹、南极有巨大煤层等古气候的复合片。
【启发讲解】1912年,魏格纳提出了他的学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47页,读最后一段,并观察第148页的插图,思考:这个学说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学生读课文,回答。
这个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主要论点是在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后来在天体引潮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这片古陆开始分离,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
【板书】一、大陆漂移学说
【启发提问】漂移发生在哪两层之间?魏格纳用了什么形象的比喻?你认为这个学说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正如同学们所说,动力问题是本学说的致命弱点。这个学说一经提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但是魏格纳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断的求证。1930年,当他第四次去格陵兰寻找证据时,不幸去世,那一天是他50岁的生日。随之,大陆漂移学说销声匿迹了。但他留给我们很多启发:科学发现并不神秘,首先要有知识的储备,其二还要善于观察思考与联想,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坚持不断的去求证。
【承转】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地球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收集了大量有关海底岩石年龄的资料,据此,形成了另一构造理论。
【出示投影片2】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彩色)分布图(参考教材第149页图)。
【启发提问】各种颜色分别表示的年龄范围是多少?
学生读图回答。
【演示提问】找到地球仪上太平洋颜色最浅部分,其地形名称是什么?
海岭,又叫大洋中脊,但它不一定在大洋中部。
【启发提问】太平洋洋底岩石年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思考回答,教学引导。
海岭岩石年龄最轻,向两侧逐渐变老,但最老不超过2亿年;以海岭为中心岩石年龄对称分布。
【启发思考】这种分布规律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大胆的猜想和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学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和引导同学深入思考。
刚才大家的猜想都很好,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你是否同意录像中的解释呢?
【录像1】海底扩张过程。
【概括小结】地幔物质从海岭不断冒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新生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把早已形成的大洋地壳推向两侧,就像商场的滚动电梯;地球表面积是一定的,海底不断的扩张,必然会有物质消亡。请看投影片,思考:扩张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演示活动投影片3】大洋地壳遇大陆地壳俯冲示意图。
大洋地壳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地壳下方的地幔中,逐渐熔化消亡,太平洋洋底岩石约2亿年更新一次。
【启发想象】能否将刚才讲的内容用一个游泳动作形容一下?
这好像蛙泳动作。我们大家一起做:熔岩冒出(双手合十向上)→推向两边(双手向两侧分开)→遇陆俯冲(双手往下)→重熔再生(双手相向合并向上)。
【小结板书】二、海底扩张学说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假说,整理一下已知条件:事实证明大陆是在漂移的,如欧洲与美洲的距离在扩张,但是漂移的动力不足;海底是不断扩张的,有生长与消亡。能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准确更合理的假设呢?一个新的理论诞生了,它是目前最盛行、最活跃的全球构造理论
【板书】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概念
学生读书。
【启发提问】板块“漂移”与大陆“漂移”的位置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板块漂移是指岩石圈漂在软流层上,大陆漂移发生在地壳两层之间。
【提问】板块是如何划分的?读图用半分钟记下六大板块的位置和名称(提示:按大洲和大洋名称记忆)。
【板书】2.板块划分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片4】读空白板块图,回答问题:
(1)判断各板块的名称。
(2)板块界线为何有两种之分?
(3)判断:每一个板块是否都与四个板块相邻。
(4)几乎全在大洋中的板块是哪个?
【指挂图提问】看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它们与板块的分布有何关系?
任何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中,板块也不例外。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在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我们知道,板块的边界有两种—生长边界(即在板块张裂处)、消亡边界(即在两个板块碰撞处)。下面看录像,注意观察板块运动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录像2】板块运动过程。
学生看录像,然后回答问题。
【用模型验证讲解】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与张裂。
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由于拖拽,常有地震发生,在地形上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陆板块(如印度洋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大西洋)。
【总结板书】3.板块运动:“内稳边活”
张裂—裂谷、海洋
【总结】板块构造学说能较好地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但它的驱动力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人类在认识自然时尽管走了许多弯路,但认识总是在不断的深入,希望许多的不解之谜能在你们手中得以解决。
板书设计
第四节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海底扩张学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概念
2.板块划分
3.板块运动:“内稳边活”3.2
板块构造学说
【学习目标】
1.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
2.
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用两个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难点】
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填空)
1、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
)部海岸与南美
(
)部海岸轮廓线十分相似。这一偶然发现,促使(
)提出了(
)假说。
2、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可分为(
)大板块,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
3、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戴位于(
)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等的交界地带。
4、六大板块的名称是
(
)
其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澳大利亚位于的板块是(
)
课堂助学
引导学生观察图2.14
和2.15
大陆的漂移
,明确
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
学生完成活动1
和活动
2。(39页)
学生阅读材料
启发科学探究的精神。
观察图2.19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明确六大板块名称和
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完成
活动1(42页)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新的海洋和裂谷。活动2(43页)板块发生碰撞积压时,地表会产生新的山脉和海洋的消失。
引导学生看图2.23和2.24了解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
【达标训练】
1、下列实例中,证明了地球上海陆发生过变迁的是(
)
A
流水堆积成的三角洲
B
风力侵蚀成的蘑菇石
C
经常发生地震现象
D
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2、首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B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
C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D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3、下列关于板块学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一块整体
B
全球各大板块都处于相对的稳定之中
C
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
D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
A
板块内部
B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
大陆内部
D
地壳比较稳定地带
6、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这是由于(
)
A
板块运动的结果
B
海风吹拂的结果
C
海水侵蚀的结果
D
海洋中砂砾磨蚀的结果
7、海牛和驼鸟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原因是(
)
A
两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
两大陆之们的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C
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D
两大陆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之间来回活动
8、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那个大洋仍在继续扩张之中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D北冰洋
9、本初子午线穿过的的板块是
(
)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10、阿拉伯半岛位于下列哪个板块中(
)
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11、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13、下列现象,是由板块张裂运动产生的是( )
A、地中海正在缩小 B、阿尔卑斯山的隆起
C、喜马拉雅山脉的升高 D红海的形成
14、下列不属于六大板块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15、红海位于下列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
二、综合题
16.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1) 写出下列板块的名称
A
B
C
D
E
F
(2)
板块学说认为,板块
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
(3)各板块中只包括大洋的是[
]板块。
(4)日本、我国的台湾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它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B
5、B
6、A
7、C
8、B
9、A
10、C
11、D
12、B
13、D
14、B
15、B
二、(1)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版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2)内部
交界
火山、地震
(3)太平洋板块
(4)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3.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通过录像、投影、模型等多种媒体组合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应用板块学说解释山脉、岛弧、海沟成因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人类认识地壳运动的三部曲,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全球构造理论的发展过程,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海底扩张过程。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片:海底扩张过程、板块运动过程,投影片:大陆漂移证据的复合片、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海底扩张旋转片、六大板块空白图、练习题,教学挂图:两半球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模型:地球仪、吹塑纸、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壳是运动的,现在的地表状况只是地球漫长历史中短暂的一瞬。很久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地壳为何运动,如何运动,运动的力量从何而来等提出了许多观点,建立了许多理论体系。直到本世纪初,年青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一个全新的学说,打破了当时固定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拉开了全球构造理论的序幕。
【板书】第二节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在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正卧病在床,他望着墙上的地图(停顿,指两半球图),突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黑板上用吹塑纸演示,将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与非洲轮廓拼合在一起。
魏格纳联想已有的知识,提出大胆的猜想,是否其它大陆也能拼合在一起呢?从此,他开始收集大量证据,请看投影片1。
【出示投影片1】鸵鸟、肺鱼、舌羊齿化石等古生物分布,大西洋两岸古地质构造连续性,赤道有冰川遗迹、南极有巨大煤层等古气候的复合片。
【启发讲解】1912年,魏格纳提出了他的学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47页,读最后一段,并观察第148页的插图,思考:这个学说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学生读课文,回答。
这个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主要论点是在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后来在天体引潮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这片古陆开始分离,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
【板书】一、大陆漂移学说
【启发提问】漂移发生在哪两层之间?魏格纳用了什么形象的比喻?你认为这个学说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正如同学们所说,动力问题是本学说的致命弱点。这个学说一经提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但是魏格纳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断的求证。1930年,当他第四次去格陵兰寻找证据时,不幸去世,那一天是他50岁的生日。随之,大陆漂移学说销声匿迹了。但他留给我们很多启发:科学发现并不神秘,首先要有知识的储备,其二还要善于观察思考与联想,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坚持不断的去求证。
【承转】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地球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收集了大量有关海底岩石年龄的资料,据此,形成了另一构造理论。
【出示投影片2】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彩色)分布图(参考教材第149页图)。
【启发提问】各种颜色分别表示的年龄范围是多少?
学生读图回答。
【演示提问】找到地球仪上太平洋颜色最浅部分,其地形名称是什么?
海岭,又叫大洋中脊,但它不一定在大洋中部。
【启发提问】太平洋洋底岩石年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思考回答,教学引导。
海岭岩石年龄最轻,向两侧逐渐变老,但最老不超过2亿年;以海岭为中心岩石年龄对称分布。
【启发思考】这种分布规律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大胆的猜想和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学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和引导同学深入思考。
刚才大家的猜想都很好,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你是否同意录像中的解释呢?
【录像1】海底扩张过程。
【概括小结】地幔物质从海岭不断冒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新生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把早已形成的大洋地壳推向两侧,就像商场的滚动电梯;地球表面积是一定的,海底不断的扩张,必然会有物质消亡。请看投影片,思考:扩张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演示活动投影片3】大洋地壳遇大陆地壳俯冲示意图。
大洋地壳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地壳下方的地幔中,逐渐熔化消亡,太平洋洋底岩石约2亿年更新一次。
【启发想象】能否将刚才讲的内容用一个游泳动作形容一下?
这好像蛙泳动作。我们大家一起做:熔岩冒出(双手合十向上)→推向两边(双手向两侧分开)→遇陆俯冲(双手往下)→重熔再生(双手相向合并向上)。
【小结板书】二、海底扩张学说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假说,整理一下已知条件:事实证明大陆是在漂移的,如欧洲与美洲的距离在扩张,但是漂移的动力不足;海底是不断扩张的,有生长与消亡。能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准确更合理的假设呢?一个新的理论诞生了,它是目前最盛行、最活跃的全球构造理论
【板书】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概念
学生读书。
【启发提问】板块“漂移”与大陆“漂移”的位置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板块漂移是指岩石圈漂在软流层上,大陆漂移发生在地壳两层之间。
【提问】板块是如何划分的?读图用半分钟记下六大板块的位置和名称(提示:按大洲和大洋名称记忆)。
【板书】2.板块划分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片4】读空白板块图,回答问题:
(1)判断各板块的名称。
(2)板块界线为何有两种之分?
(3)判断:每一个板块是否都与四个板块相邻。
(4)几乎全在大洋中的板块是哪个?
【指挂图提问】看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它们与板块的分布有何关系?
任何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中,板块也不例外。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在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我们知道,板块的边界有两种—生长边界(即在板块张裂处)、消亡边界(即在两个板块碰撞处)。下面看录像,注意观察板块运动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录像2】板块运动过程。
学生看录像,然后回答问题。
【用模型验证讲解】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与张裂。
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由于拖拽,常有地震发生,在地形上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陆板块(如印度洋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大西洋)。
【总结板书】3.板块运动:“内稳边活”
张裂—裂谷、海洋
【总结】板块构造学说能较好地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但它的驱动力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人类在认识自然时尽管走了许多弯路,但认识总是在不断的深入,希望许多的不解之谜能在你们手中得以解决。
板书设计
第四节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海底扩张学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概念
2.板块划分
3.板块运动:“内稳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