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0-12 08:3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练习题
一、选择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2日证实,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读下图完成1~2题。
1.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3.若发现一颗行星与其最近恒星的距离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可推断该行星(  )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4.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27.1°N,103.3°E)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据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5.若黄赤交角为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寒带的范围变小
B.南极圈范围减小
C.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D.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6.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夜间同学们用相机长时间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回答下题。
7.图像反映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第17届亚洲运动会于2014年9月19日~10月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开幕式于当地时间(东九区)9月19日下午6时在仁川亚运会主竞技场举行。结合材料回答下题。
8.当亚运会开幕式在仁川主竞技场开幕时,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
A.3/4
B.3/8
C.7/8
D.1/4
地球呈同心圈层结构,内部和外部各有三大圈层。据此回答10~11题。
9.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划分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10.莫霍界面是(  )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11.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读右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当地球运行至图中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3.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
A.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
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
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
表格中所列的是2017年1月1日四地白昼时长,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4~15题。
地点




白昼时间
5小时38分钟
9小时18分钟
11小时45分钟
14小时45分钟
14.表格四个地点中,可能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表格中四个地点的纬度值(不考虑南北半球)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乙丙丁甲
D.丁甲乙丙
16.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回答第17题.
17.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18.
12月2日至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  )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一直向南移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飞天。6月24日,在航天员刘旺的操作下,成功实现载人手控“天宫一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迈出重要一步。据此回答19~20题。
19.“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时太阳直射点(  )
A.正在向北移动 B.已移动到最南端
C.正在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
20.“神舟九号”飞船飞天至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这段时间内地球公转的速度(  )
A.变慢
B.变快 C.最快
D.最慢
21.突然迸发的巨大火舌掀起一场夹杂着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等剧烈变化的太阳活动,转瞬间,人们的手机信号消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音替代……这一幕科幻片里常见的情景,也许会在现实中上演。这一现象发生在太阳圈层中的(  )
A.光球层
B.太阳内部
C.日冕层
D.色球层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22~23题。
22.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交替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图中P地(  )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二、综合题
24.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呈__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将图1中的A、B、C、D标在图2中适当的位置,并注明二至日。
(2)在图2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
_________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____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__________(快、慢)。
(4)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_____移动。
26.已知下左图为西半球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结合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2分)
(1)
图中EF线的名称叫
。(晨线、昏线)
(2)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
(3)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练习题
1~5
ACBAC
6~10
AACCA
11~15
DBADB
16~20
AACCA
21~23
DCA
24.
解析:第(1)、(2)题,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第(3)题,地球上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如果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因距离太阳太遥远,地球会变成“冰球”。第(4)、(5)题,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答案:(1)金星 火星 类地
(2)西 东 逆 近圆 共面
(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25.
(1)上为A,下为C,左为B,右为D;左边是夏至日,右边是冬至日。
(2)图略。
(3)正圆
B

(4)北

26.
(1)晨线
(2)冬至日

(3)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