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好!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免疫调节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先来回忆其中的主要内容。
课件展示:
1.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功能是怎样的?包括哪些?
2.人体有哪三道防线?哪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哪些是特异性免疫?
3.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两种方式?任选其一,说明它的作用过程。
生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人体的免疫器官有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它包括吞噬细胞和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又分为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和在骨髓中成熟的B细胞。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就是免疫活性物质。它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生2
皮肤和黏膜构成了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生3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以体液免疫为例,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后,将抗体传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刺激后一小部分分化成记忆细胞,大部分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当机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师
前面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范围功能,我们知道人体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必不可少的保障。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师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保障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它能准确找到攻击对象,不影响其他正常细胞、物质的基础之上。假如免疫系统找错了目标,攻错了对象,就会使人得病。课件展示:
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患处照片。
师
这两种疾病就是由于免疫系统“敌我不分”的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
板
书:
自身免疫病
推进新课
师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攻错了目标而产生的较严重的疾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可能不多。由于免疫系统在某种情况下异常敏感、反应过度而产生不适的现象却很普遍。比如说有些人接触了某些植物的花粉会引起皮肤荨麻疹,有些人吃多了海鲜会呕吐等。大家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呢?
(学生发言交流)师
大家刚才交流的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什么是过敏反应呢?
板
书:
过敏反应
师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这种抗原被称为过敏原。从大家有过的过敏经验来看,过敏反应有哪些特点呢?
生1
发作快,消退也快。
生2
一般不用吃药医治,自己就能痊愈……
师
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过敏呢?
生
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找出会引起自己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与过敏原接触。
师
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我们除了要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外,也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家人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人。
师
正常的免疫功能是维持内环境稳态所必需的,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可能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免疫系统只有防御功能吗?
在艾滋病患者中,许多人是由于缺少免疫力而死于病菌感染,也有不少人是死于癌症。这是为什么?免疫系统受损可能会引发癌症吗?
板
书: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师
我们学过关于细胞发生癌变的有关内容,请同学说说看,癌细胞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生
人体内正常的细胞经过物理、化学或病毒致癌因子的作用,原癌基因被激活,细胞就发生了癌变。
师
我们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为什么我们多数人在很长的生命过程中不会得癌症呢?
生
一定是癌细胞在刚产生还没有发展的时候就被消灭了。
师
除了癌细胞外,我们的机体每天都会产生衰老死亡的细胞,或因其他因素被破坏的细胞。这些细胞如果积累在内环境中,内环境的稳态肯定要受到影响,必须有谁对内环境进行时刻监控,并及时有效地清除这些无用甚至有害的细胞。谁来担任这一职务最合适呢?
生
免疫系统。
师
免疫系统时刻监视着内环境,并将这些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细胞及时清除。艾滋病病人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
由此可见,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御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所以,总的来说,内环境的稳态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免疫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板
书:
四、免疫学的应用
师
在上一课时中我们知道人只要接触过一次某种病原体,就会对它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它产生免疫力。根据这个原理,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能用来预防某一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呢?
生
可以预先有控制的让人感染少量的毒性较弱的抗原。当人后来感染到这种病原体后,此人就能迅速产生抗体。
板
书:
1.疫
苗的发明和应用师
我们在小时候注射疫苗来预防某些疾病就是这个原理。抗原具有特异性,抗体也有特异性,记忆细胞也有特异性。所以我们小时候要注射的疫苗有很多种类,特定的疫苗产生特定的记忆细胞,对付特定的抗原,预防特定的疾病。
课件展示:
阅读材料——牛痘疫苗的发明经过
师
其实比牛痘疫苗发明早很久,我国历史上就有种人痘的文献记载。疫苗的发明和应用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我们只要接种了某一种感冒病毒的疫苗后,就能终生对所有类型的感冒具有免疫能力而不得病了吗?说说为什么。生
不是的。因为感冒病毒的变异能力很强,有很多不同的变异类型,注射疫苗只能对注射的那一种病毒起作用,当侵入的是其他类型的感冒病毒,人照样得病。由于记忆细胞和抗体有一定的“寿命”,即使侵入的是同一种病毒,但如果距注射疫苗的时间过长,记忆细胞都死亡消失了,那人也同样会得病。
师
分析得很好。不同的病原体刺激产生的记忆细胞的“寿命”是不同的,比如天花病毒的记忆细胞寿命就非常长,能跟随人的一生,所以小时候注射了天花疫苗的人就能对天花终生免疫。而有些就比较短,有的只有几年,甚至几个月。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传染病的机理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或者是还没有研制出针对这些疾病的疫苗。还有大量的工作有待于后人去做,21世纪是属于在座的同学们的。
师
免疫学的应用还体现在对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中。
板
书:
2.疾病的检测和科学研究
课件展示:
视频2:SARS的检测过程
师
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得以解决,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
板
书:
3.器官移植
师
大家阅读教材关于“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的资料分析,然后我们来讨论相关问题。
生
阅读资料。
课件展示:
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3.仅靠医疗技术的改进,能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吗?
4.根据这3份资料,你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1
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生2
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
生3
不能。例如,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自愿捐献器官。
生4
……
课堂小结
师
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对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而进行攻击,这是早期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现实社会中,能够成功进行移植手术的患者还只是急需做移植手术的患者中很少的一部分。目前还有大量的工作必须去做。一方面要解决器官的排异问题、克服免疫抑制药物对人体免疫力的影响,以及通过器官克隆等方法解决供体器官来源问题,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目前供体器官严重不足的问题,这需要人们科学地认识器官移植,更需要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心。
板书设计
第4节
免疫调节(第1课时)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图2-4-3
(2)细胞免疫
图2-4-4
(第2课时)
3.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四、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的发明和应用
2.疾病的检测和科学研究
3.器官移植
活动与探究
以“我们如何面对艾滋病”为题,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事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班会上交流讨论。
习题详解
一、基础题(课本P40)
1.(1)解析: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中起作用。除此之外,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完成对抗原的摄取和处理,使它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后,再把抗原传递给T细胞。当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也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的。
答案:×
(2)解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一小部分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体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
答案:√
(3)解析:癌细胞、衰老死亡的细胞或因其他因素被破坏的细胞都能成为抗原,需要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清除。
答案:×
2.解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成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一小部分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答案:D
3.解析:免疫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免疫细胞,而在特异性免疫中作用最大的是T细胞。体液免疫中,多数抗原是通过T细胞来传递给B细胞的,细胞免疫中起直接作用的效应T细胞是由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而产生的。
答案:
因为艾滋病病毒直接杀死的是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当T淋巴细胞被杀死之后,免疫系统就处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
4.解析:参考体液免疫的过程,重点强调记忆细胞在其中的功能。
答案:
牛痘疫苗中含有少量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天花病毒。接种牛痘后,婴儿体内经过一定阶段,B细胞开始分化,小部分形成记忆B细胞,该细胞具有记忆和分化、产生抗体的功能。所以,当再遇到天花病毒侵染时,便能杀灭它。
二、拓展题(课本P40)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主观题,教师不必给出统一的标准答案,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
答案:
建立骨髓库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意义: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在很多疾病,尤其是白血病的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我国每年约有400多万患者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人,而且主要发病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50%以上是儿童。我国现在20岁左右的青年、少年及儿童中独生子女多,这就意味着很难在有亲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中找到造血干细胞供者,而在非血缘关系者中具有相同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能够实施骨髓移植的概率只有1/10
000~1/5
000,甚至更小(如果供者与受者的HLA不同,便会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只有尽快使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扩充到10万份以上,才可以初步适应临床的需要。成立志愿捐献者资料库就成为挽救患者的唯一途径。第4节
免疫调节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联系前面三节有关稳态维持的内容,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出发,突出免疫调节在稳态维持中的重要作用,是个体水平上稳态维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节课突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免疫有关的问题,利用合理的问题设置主动地探究其科学原理,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需求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且,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教学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解决方法]
⑴让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的知识,分析讨论人体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⑵讲解第三道防线。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解决方法]
⑴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抗体,故从体液免疫开始讨论,设置相关问题,结合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归纳。
⑵用类似的方法进行细胞免疫的教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收集的相关资料、图片。
六、学生活动
1、交流和讨论各自收集的资料。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1课时
导入: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⑴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⑵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⑶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
⑷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⑸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开展世界艾滋病运动有什么意义?
再深入讨论:
⑴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
⑵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
⑶为什么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是患不同的疾病而死亡?
⑷为什么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免疫系统的组成
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病原体,吸入的气体中含有病原体,周围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这是为什么?人被HIV感染后,也并不立即得病,一般有几年时间的潜伏期,这是什么原因?这些都与人体免疫的防卫功能有关。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学生阅读教材P36有关内容,教师总结之: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呈现教材P37体液免疫示意图,设问:
1、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2、有几种细胞参与这个过程?
3、最后抗原是怎样被消灭的?
4、特异性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
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
呈现教材P37细胞免疫示意图讲解,然后归纳:
教师归纳一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例如,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需要有特异的抗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因此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胞内寄生菌,也就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的,这就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才能将这些病菌消灭;而在病毒感染中,则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
再归纳一下有关免疫细胞: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三)总结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作业布置
教材P40练习一1、⑴⑵,2
(五)板书设计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
3、细胞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
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5、有关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第2课时
导入:上节课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
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称为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医生给病人注射青霉素一定要皮试,有的人对花粉有严重的反应,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
呈现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示意图
设问:
1、什么叫过敏反应?
2、过敏反应有哪些特点?
3、如何防治?
4、过敏原引起产生的抗体与抗原引起产生的抗体有何区别?
比较项目
性质
分布
反应时机
反应结果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球蛋白
吸附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某些血细胞表面
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免疫反应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
球蛋白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免疫反应
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团
在艾滋病患者中,许多是由于缺少免疫力而死于病菌感染,也有不少是死于癌症。这是为什么?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我们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免疫系统时刻监视着突变了的“自己”成分,并将它们及时清除。艾滋病人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
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四、免疫学的应用
教师举例讲解疫苗的应用,利用免疫原理进行疾病的检测。
[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一方面解决器官的排异问题,克服免疫抑制药物对人体免疫力的影响,以及通过器官克隆等方法解决供体器官来源问题,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解决目前供体器官严重不足的问题需要人们科学地认识器官移植,更需要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心。
(三)总结
过敏反应机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
教材P40练习一1、(3)3、4,二
(五)板书设计
6、自身免疫病
7、过敏反应
⑴概念
⑵机理
⑶过敏原引起产生的抗体与抗原引起产生的抗体的比较
比较项目
性质
分布
反应时机
反应结果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球蛋白
吸附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某些血细胞表面
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免疫反应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
球蛋白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免疫反应
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团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四、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的制取和应用
2、检测人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3、器官移植第4节
免疫调节
从容说课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本节内容强调了免疫系统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贡献,将免疫作为一种调节方式。
第1课时:关于新课的引入,先从介绍艾滋病的危害与预防的小短篇开始,再引导学生阅读讨论“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从艾滋病的致死原因引入本节内容。这样的引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先对“问题探讨”进行讨论,再以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实际病例为例进行分析,然后以列表和图示的方式简单作总结。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主线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由于第一、二道防线的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有详细介绍,这里只要简单回顾。本节的重点是关于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首先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即以艾滋病为例,说明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然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来解决之前的问题。对体液免疫的教学,让学生结合体液免疫示意图阅读教材进行问题讨论,然后用图解或表格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免疫的过程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的辅助手段,使学生有个直观印象,再来层层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最后用图表表现出简单过程。在艾滋病病因的基础上,让学生考虑T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从而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引入方式采用对上一课时所学重点进行复习的方法。
以资料阅读的方式了解免疫异常的情况。
有关“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由教师讲解结合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来完成。
“免疫学的应用”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多数内容学生都有切身的体会。学习要点包括三点:疫苗、疾病检测和器官移植。对疫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讨论疫苗的作用机理。关于器官移植的学习中,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需求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且,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具准备
1.幻灯片: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和T细胞的关系图表、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患处照片。
2.视频1:艾滋病的危害与预防。
3.视频2:SARS的检测过程。
4.多媒体CAI:动态演示细胞免疫的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
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三维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5.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好!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什么调节呢?
生
免疫调节。
板
书:
第4节
免疫调节
推进新课
师
一讲到免疫调节,我们不得不想到一种非常恐怖的疾病——艾滋病。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它的英文缩写为AIDS。Acquired意为获得性,就是说本病不是遗传,而是后天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的。Immunodeficiency意为免疫缺陷,本病患者免疫系统严重被损成为缺陷。
Syndrome意为综合征,患病者的多个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出现几种疾病的综合症状和病理征象。
(播放视频1:艾滋病的危害与预防)
师
我们再来看看教材的“科学·技术·社会”栏目,讨论栏目中提出的问题。
生
因为艾滋病是通过体液传播的,所以题目中列出的行为中可能传染的有:与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输入含有HIV的血液,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因为这些行为中都可能接触到含有HIV的体液。而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患者拥抱、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等行为则不会传染艾滋病,因为这些行为中都不接触含有HIV的体液。师
通过以上交流和讨论,同学们对艾滋病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了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在艾滋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保护自己;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师
艾滋病之所以会致人死地,是艾滋病本身的原因吗?为什么?
生
不是。因为艾滋病损害了人的免疫系统,使得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正是这些病原体最终夺取了人的性命。
师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课件展示: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为什么?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生1
绝大多数情况下,神经系统不能直接感觉到病原体本身,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生2
人体不能靠激素直接杀灭病原体。激素只能与相应的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就是说,激素只能对相应的组织细胞或器官起作用。
生3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
师
人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这些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入人体,先是遭遇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人体的免疫系统的作战目的,就是保护自身不受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犯,并预防肿瘤的发生。艾滋病毒的主攻目标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就会长驱直入,使人发生严重的感染或癌症,甚至死亡。
那么,什么是免疫系统呢?免疫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板
书: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师
大家自主学习教材这一部分内容,然后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课件展示:
1.什么是免疫器官?它包括哪些器官?
2.什么是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
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
4.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结肿大。这是为什么呢?
生1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它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和骨髓。
生2
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它包括吞噬细胞和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又分为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和在骨髓中成熟的B细胞。生3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就是免疫活性物质。它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板
书:
师
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
这是因为扁桃体和淋巴结都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需要大量的免疫细胞去与病原体斗争,而免疫器官的主要功能就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分布的场所。
师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这些组成成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整体——免疫系统。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病原体,吸入的气体中含有病原体,周围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这是为什么?人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完成它的防御功能的呢?
板
书: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师
在初中的时候关于免疫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我们知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几道防线?生
有3道防线。
课件展示:
1.构成第一道防线的是谁呢?为什么说它们是第一道防线?这一道防线的作用对病原体有没有特异的针对性?
2.什么是第二道防线?这道防线如何起作用?这一道防线的作用对病原体有没有特异的针对性?
生1
皮肤和黏膜构成了第一道防线。说它们是第一道防线是因为它们覆盖在人体表面,是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最先能接触到的机体的部分,它们的存在一方面阻挡了病原体的进入,另一方面,皮肤、黏膜的分泌物能杀灭大部分的病原体。这一道防线的作用对病原体没有特异的针对性。
生2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第二道防线。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后就进入了内环境,这时人的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就会对体液中的病原体造成伤害或把它们消灭。这一道防线也没有特异的针对性。
师
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就要发挥作用了。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它所针对的病原体是有特异性的。
板
书:
(演示幻灯片: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和T细胞的关系图表)
师
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图中表示人体被HIV感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数量变化过程。大家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课件展示:
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
3.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几年?
生1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生2
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
生3
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活9到10年。
师
以上资料表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身体的第三道防线又是怎么来对付病原体保护机体的呢?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我们先来学习体液免疫。
板
书:
1.体液免疫
师
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关于体液调节的内容,然后讨论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学生阅读)
板
书:
1.什么是抗原?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什么细胞处理?
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
生1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
师
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处理有没有特异性?
生
没有。
师
如果吞噬细胞直接把抗原处理掉了,那么吞噬细胞在其中起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还是非特异性免疫?
生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师
当吞噬细胞不能完全消灭病原体,通过它的处理使病原体暴露出特有的抗原决定簇后,只能把抗原传递给其他细胞,这才开始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生2
抗体本质是蛋白质。它是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成的浆细胞合成分泌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
师
抗原最终是被谁完全消灭的?
生
抗原最终还是被吞噬细胞消灭的。
师
大家注意到了,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参与了第二道防线。在特异性免疫中也是它首先对抗原进行处理的,最后还是它最终消灭了抗体。然而在体液免疫的范围中,我们可以说最直接的武器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
生3
抗原第一次侵入引起的体液免疫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当其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师
体液免疫中起最大作用的是抗体,而抗体则是广泛分布在体液中,对存在于体液中的抗体进行消灭,体液免疫由此而得名。请同学们用图表的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然后相互交流,进行解说。
(学生画图)
课件展示:
图2-4-1
生
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后,将抗体传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刺激后一小部分分化成记忆细胞,大部分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当机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师
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
板
书:
2.细胞免疫
师
下面我们来观看细胞免疫过程的动态演示,观看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分析,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异同点。
(演示多媒体CAI:动态演示细胞免疫的过程)
师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哪些相同点?
生
抗原都先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然后传递给T细胞。
师
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
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对付的是体液中的抗原。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效应T细胞并不直接与抗原反应,而是使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师
只通过细胞免疫能消灭抗原吗?为什么?
生
不能。因为细胞免疫只是破坏抗原的宿主细胞,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处,从而暴露在体液中。
师
请同学们用图表的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然后相互交流,进行解说。
(学生画图)
课件展示:
图2-4-2
生
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后,将抗体传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抗原失去了寄生藏身的基础,暴露在体液中,被体液中经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结合,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课堂小结
师
通过细胞免疫,使侵入细胞内的抗原失去藏身之处,暴露在体液中,然后抗原还是与抗体结合成团,被吞噬细胞清除。由此可见,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相互协助,共同抵抗侵入机体的病原体。
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T细胞都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所以HIV病毒攻击T细胞后,会破坏人体的整个特异性免疫,使人的免疫系统全面失去功能。
免疫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是淋巴细胞。它们从淋巴组织中出来进入血液,在全身不停地巡逻以御敌。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辨识“异己”的能力。机体的“异己”即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与之针锋相对的抗体。因此,若检出抗体即可确认抗原存在或曾经存在过。同时,机体会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它能破坏被艾滋病毒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
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就会长驱直入,使人发生严重的感染或癌症,甚至死亡。
艾滋病毒的主攻目标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它进入人体后,首先侵入免疫系统的指挥者——CD4T淋巴细胞内,或侵入其他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并产生大量病毒,由此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与病毒进行搏斗,并将大量病毒消灭。但总有少量病毒,人无症状,但已具有传染力,可以通过血液或性分泌物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半年至数年后艾滋病毒便猖狂、活跃起来。借助人体大量复制并释放出的病毒,四面出击,大肆迫害CD4T淋巴细胞乃至整个免疫系统。
艾滋病毒的入侵,使B淋巴细胞产生艾滋病毒抗体,若经艾滋病毒血清学检测即可见“艾滋病毒抗体阳性”征象,由此,便可确诊被检者已感染艾滋病毒。
人体内总的CD4细胞约有1
000亿,艾滋病人约有250亿被艾滋病毒感染。在他们体内每天可产生10~20亿病毒颗粒,也产生相当数量的CD4细胞。他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和病毒进行持续的殊死搏斗,这期间属于艾滋病的潜伏期。最终由于人体免疫系统被“侵蚀”,全线崩溃,无力“抗敌”,于是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随之发生,这便是艾滋病的发病期。课题
免疫调节
设计教师
时间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法
讲授法及演示归纳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第四章第4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防卫功能引言: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H1N1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提出问题:(1)猪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吗?(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否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和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3)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什么调节呢?一、自主学习:(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章引言,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免疫?2、免疫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答案: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
、排除“非己”成分,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可分为
特异性免疫
和 非特异性免疫
。2、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自学指导:阅读教材,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入有几道防线?什么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是什么?归纳总结:2、抗体:产生专门抗击病原体的蛋白质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一)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体液免疫:淋巴细胞中的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④浆细胞—→抗体抗原—→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⑤记忆细胞(二)细胞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细胞免疫:T细胞在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④记忆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效应T细胞+靶细胞——→抗原二、合作探究、解惑答疑:1、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都有哪些?哪些细胞的识别属于特异性识别?2、切除小鼠的胸腺以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T细胞和B细胞都来源于什么细胞?分别在哪个部位成熟?答案:1、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能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为特异性识别。2、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减弱3、来源:造血干细胞
成熟部位:T细胞-胸腺
B细胞-骨髓(三)免疫功能的失调结合常识,思考问题1、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会导致哪些异常?2、什么是艾滋病?致病原理,以及传播途径分别是什么?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概念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很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原①花粉②尘土③鱼虾、牛奶、蛋类④青霉素预防方法①找出过敏原②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③医学诊断自身免疫病概念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常见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概念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失而引起的疾病种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四)免疫学的应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免疫学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器官移植存在的两大问题是什么?答案:1、(1)
疫苗
的发明和应用。(2)用人工标记的
抗体
对组织内的
抗原
进行检测。(3)
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得以解决
,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2、供体器官短缺;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三、变式训练:1、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解析: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及胸腺的作用。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器官,如果胸腺先天性缺失将导致T细胞发育成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细胞免疫;由于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的抗原离不开T细胞,所以体液免疫功能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答案】B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解析: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地方,而T淋巴细胞有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如果没有了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就会大大的下降。而细胞免疫是通过T淋巴细胞形成效应T淋巴细胞完成的,没有T淋巴细胞,就没有细胞免疫。【答案】A
四、总结升华:
1、重点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2、二次免疫主要靠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特点是更快更强3、艾滋病是又艾滋病病毒引起的,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人免疫系统瘫痪,患者常死于其它病原体的感染和恶性肿瘤。五、当堂测试:
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D)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2、儿童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有的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却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是(
C
)A、非特异性自然免疫
B、非特异性人工免疫C、特异性自然免疫
D、特异性人工免疫3、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C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④⑤⑥4、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D
)A、产生抗体
B、产生淋巴因子
C、导致靶细胞破裂
D、产生记忆细胞六、推荐作业:
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阅读后,归纳总结教师讲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对比分析,有利于学生记忆学生讨论回答学生作答课
题
《免疫调节》
科
目
生物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
师
一、教材分析
《免疫调节》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使用人教版教材)已经学习过人体三道防线的具体内容并知道一些诸如淋巴结、淋巴细胞、抗体、计划免疫、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但由于他们是在八年级第二学期学习该内容的,因此对于以上知识点的记忆可能会有些模糊。而通过必修3前面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并能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2.举例说明免疫系统的组成;3.区别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现它们在维持稳态中的协同作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五、教学策略
引导、讲授、图解、阅读、讨论、Qu:Est教学策略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校每间教室都有配备多媒体设备,所以课前教师精心选择视频、图片等,制作了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介绍人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未感到不适。提问:人体是如何抵御病原体攻击的?
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顾相关知识。
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组成
播放“人体免疫系统抗击流感病毒全过程”视频(见附件1),中间适时暂停,提出合适的问题。如下:“罗恩 奥布莱恩时年三岁,他应该在上幼儿园,但是他感觉不太舒服。他得了流感。他的身体正忙着与世界上最易传染的细菌之一全面作战。(提出问题1: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它要穿过哪些结构才能进入人体的内环境?)流感病毒从攻击我们喉咙后部的组织开始入侵,但奇怪的是,让我们感觉不适的不仅是病菌,还有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我们的身体对感染病菌的第一反应是发烧。流感病毒可以在37℃的正常体温下繁衍,因此我们的体温将升高几度,这将使感染的速度减慢。同时,大量吞噬细胞汇集到受感染的地方,它们来到这里与敌人抗争,但它们不是来摧毁病毒的,而是使自己被感染,并且被迫自我毁灭。当它们堆积起来,就形成了鼻涕。(提出问题2:目前为止,机体用了哪些方式对付流感病毒?)罗恩的状况变得糟糕起来,这标志着他体内的战争变得更加激烈了,他的身体开始了第二波进攻。这是杀伤T细胞,它们的目标是那些被病毒感染的喉咙处的细胞,它们将给予死亡之吻,在内部消灭病毒。但这种方式有它的代价,这些杀伤T细胞会造成间接伤害。罗恩开始有反应了,他开始嗓子疼,但病毒还未被击败。现在,免疫系统会尝试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它会释放一种Y形抗体,而不是直接摧毁病毒。这些抗体是专门为摧毁这些病毒而生的,它们覆盖在病毒表面,使病毒黏附在一起,现在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清除了。”(提出问题3:在机体的第二波进攻中,哪些细胞或物质起了重要作用?)将上述问题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4:看到这些关键词,你有没有回忆起什么初中学习过的有关内容?进而总结免疫系统和人体的三道防线。提出问题5:T细胞、抗体的作用对象分别是什么?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1、病毒,皮肤、黏膜等;2、发热、吞噬细胞与病毒同归于尽;3、杀伤T细胞、抗体;4、免疫系统、人体的三道防线;5、被病毒感染的喉咙处的细胞、病毒。
通过补充的视频资源加问题1、2、3、4的引导,让学生回忆起初中学习过的“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这部分内容。通过问题5让学生注意到特异性免疫的两种类型。
过渡
为什么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会针对不同的对象,它们分别是如何进行的呢?
产生疑问。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体液免疫的过程
1.板画体液免疫的过程图:边画图边讲解。2.用课件依次展示下列问题并请学生回答:(1)回忆细胞膜的结构,B细胞是如何识别抗原的?
(2)回忆细胞的生命历程,
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等的刺激后发生什么变化?
(3)你观察到抗体如何清除抗原的?有什么特点?(4)你认为记忆细胞存在的意义是什么?3.请学生完成体液免疫的概念图:
1、听讲。
2、结合刚刚老师介绍的内容回答:⑴通过膜上的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⑵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等等;⑶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之后发生进一步的变化;有特异性。⑷增强机体的适应性。3、完成概念图
1、帮助学生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同时补充素材,适当拓展,以利于学生掌握核心概念。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注意到体液免疫的特异性和适应性。
3、体现知识的程序性和简约性。
过渡
如果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抗体还能对它们起作用吗?
产生疑问。
引出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的过程
1.展示细胞免疫示意图(教材P37图2—17),让学生结合以下问题自主学习:(1)被病毒感染后的宿主细胞表面有何变化?(2)细胞免疫的主要免疫细胞是什么?2.介绍细胞免疫的整个过程:3.请学生完成细胞免疫的概念图:
1、阅读,分析,回答:⑴表面出现抗原;⑵T细胞。2、听讲。
3、完成概念图。
1、训练识图能力;2、补充介绍T细胞的两种类型,消除学生的疑问;3、再次体现知识的程序性和简约性。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
1.用课件依次展示下列问题并请学生思考讨论作答:
(1)在细胞免疫的最后随着靶细胞的裂解而被释放的抗原,最终要如何被消灭?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存在什么相似点?(3)如果要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统一命名,你会将这种免疫命名为什么?注意要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初始回答设计出有效的追问。2.介绍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机体与生俱来的,没有特异性,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1、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作出正确的回答。
2、听讲。
让学生认识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具有特异性这个重要的共性。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结课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普遍联系,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稳态。
聆听、回忆,认同
说明生命活动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揭示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延伸
1.布置预习任务:人体的免疫系统除了能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还有没有其他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受损或过强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免疫学目前有哪些应用?2.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请学生查阅艾滋病、器官移植相关资料。
十、教学反思
在进行《免疫调节》这一节的教学时,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增添、重组和活化。增添的有B细胞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细胞增殖分化的条件以及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在第1课时中依次进行了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在第2课时中将依次介绍免疫体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艾滋病和人体健康的关系”也将放在这里进行教学)以及免疫学的应用;通过视频播放加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免疫系统和人体的三道防线的教学。在进行第1课时的设计时,本人还运用了新学习到的Qu:Est教学策略,先确定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再设计指向该核心概念的关键问题以及回答关键问题需要解决的子问题,最后安排好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实践证明,利用视频进行的教学效果很好,先总结第一、二道防线,再总结由免疫系统构成的第三道防线这样的教学顺序也更符合逻辑。补充的内容加Qu:Est教学策略的应用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机体如何针对不同的病原体进行特异性免疫以及特异性免疫对于机体抵御病原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意义,这也有利于他们真正掌握机体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免疫调节
一、教材分析
人
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三》将免疫调节的概念引入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并强调了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
维持的作用,一方面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如:神经、体液与免疫调节都具有化学语言(信息分子),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
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生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通过初中有关免疫知识的学习,对于人体的三道防线,已有了初步认识,对“艾滋病”的知识也有所了解,对“疫苗”有亲身体验,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疾病的原理、免疫学原理的应用方面还了解太少,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情感基础:
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普遍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正好抓住这一契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力基础:
高中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条件分析
我校属省级规范化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可以高效实施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描述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3)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4)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协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分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机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健康,强调接种疫苗和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提升分析判断、防范疾病的意识。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2)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⑴播放一段泡泡男孩——大卫 菲利浦 威特的故事视频。此信息技术的利用目的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系统的功能。
⑵观看人体免疫系统防卫功能的三道防线的flash动画及动态演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此信息技术的利用达到了知识的形象化、直观化与可视化,培养学生文字转化图像的能力、识图析图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3)播放视频:艾滋病宣传片。此信息技术的利用用同学们都感兴趣的话题——艾滋病,揭示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引入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学习。同时也使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4)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数码相机进行“作品”拍照,并上传到电脑平台,进行“评价”,此信息技术的利用达到了资源数字化、评价结果可视化呈现等教学效果,增强了生生与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一段泡泡男孩——大卫 菲利浦 威特的故事视频
提出问题:男孩必须生活在塑料泡泡中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不易患病?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泡泡男孩——大卫 菲利浦 威特的故事视频
探究
(一)PPT展示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总结免疫系统的组成
阅读,总结,
回答。
PPT课件
(二)展示人体免疫系统防卫功能的三道防线的flash动画
观看,归纳,
回答。
人体免疫系统防卫功能的三道防线的flash动画
(三)播放视频:艾滋病宣传片
PPT展示问题
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P36关于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关系的资料,学生分析讨论回答问题。
视频:艾滋病宣传片
(四)播放体液免疫动画
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尝试给体液免疫过程动画配上解说词。
体液免疫动画
训练
展示学生作品
在草稿纸上画出体液免疫概念图,小组间进行交流。
利用展台投影和电子白板技术增强体验和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评价
总结评价优点和不足
两小组“发言人”到讲台对其他小组的概念图进行评价
利用展台投影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增加评价多样性与真实性
探究
动态演示细胞免疫的过程
PPT展示问题
观看,思考,回答
细胞免疫动画
训练
展示学生作品
在草稿纸上画出细胞免疫概念图,小组间进行交流。
利用展台投影和电子白板技术增强体验和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评价
总结评价优点和不足
另选两小组“发言人”到讲台对其他小组的概念图进行评价
利用展台投影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增加评价多样性与真实性
建构
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构建的本节概念图进行展示
构建本节的概念图
利用展台投影技术进行概念图的展示提升知识的系统逻辑性。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重点、难点细化、分解,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体验和感知,趣味性与思维性贯穿始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动画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课堂所用的资料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搜索的,充分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阅读、识图、观看Flash动画、表述等活动,培养学生图像转化文字的能力、识图析图能力、文字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教与学方式的创新:
本节课的设计及实践,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正是互联网的使用,课堂上引进了有声的、有形的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利于重点和难点突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