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版八上 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部编版八上 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2 10:17:45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课题 与朱元思书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文章描绘的山水情境,感受自然之美。3、理解富春江景色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4、朗读课文,感受骈体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重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文章描绘的山水情境,感受自然之美。
难点 1、理解富春江景色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2、朗读课文,感受骈体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居图》吗?这幅画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誉为国宝。这节课我们跟随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欣赏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板书课题《与朱元思书》。 了解《富春山居图》的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由《富春山居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活动。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文章描绘的山水情境,感受自然之美。3、理解富春江景色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4、朗读课文,感受骈体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文章语言之美。二、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1、简介作者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 ( http: / / www.21cnjy.com )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书法自成一体,称谓“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在文学方面,他提倡“骈体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梁武帝天监初,为郡主簿。天监六年 (507)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2、文体常识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前两段中,“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3、写作背景《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4、掌握字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5、质疑问难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三、感受文句之美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不仅描写的景色怡人,而且音韵和谐优美。我们一起来感受吧!1、请大家认真倾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和朗读的节奏、重音,感受文章的文句之美。播放课文录音。2、同学们,听了录音你是否感受到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江景色的优美?你是否感受到文章的文句之美呢?我们有感情朗读这篇文章吧!然后说一说这篇文章的文句优美在什么地方。教师点拨朗读技巧:(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3)注意重音。需要突出的意思要重读,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反复诵读后讨论文章的文句之美体现在:全篇以四字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也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3、根据阅读情况,说一说你的阅读感受。点拨:围绕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只要合情合理即可。如:这篇文章描写了富春江优美的景色,让我感受到祖国山水的优美。这篇文章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让我感受到文字之美。……四、自主疏通文意同学们,这篇文章具体描写了富春江怎样的景色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如果有不能解决的词语和语句,做好标记,我们一起进行讨论。1、集体讨论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点拨。2、同学们,文中的实词的意思都理解了吗?我们进行小组PK赛吧!看哪个小组的回答最准确。(1)理解重点字语的意思。俱:都。共色:同样的颜色。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皆:全,都。缥碧:青白色。若:好像。奔:奔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嘤嘤:鸟鸣声。戾:至,到达。反:通“返”,返回。横柯:横斜的树枝。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经纶:筹划、治理。(2)辨析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转”同“啭”,鸟叫声。)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3)理解词类活用风烟俱净 “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走.向西走。猛浪若奔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望峰息心 “息”:使动用法,使……停止。横柯上蔽 “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皆生寒树 “寒”:使人感到有寒意。同学们,通过刚才的PK赛,我们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词语的意思,你能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吗?现在给大家展示你的翻译家风采吧!3、尝试翻译一遍文章,有困难的地方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解决。4、疏通文意大赛,看谁翻译得准确、流畅。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译文:江两岸的高山上,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译文: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根据回答问题情况,评选出优胜小组。五、品味山水美景同学们,这篇文章描写了富春江的哪些景物?富春江的美丽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反复朗读文章,思考下面的问题,欣赏富春江的奇山异水。1、作者在描写富春江景色时,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2、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点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通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点拨:这句话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4、结合语句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点拨:水之清澈:“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流之快:“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山之峻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之奇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山之树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5、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详细描述文中一个景色的优美意境,感受文中的景色之美。点拨:发挥想象和联想,描述的合情合理即可。如:我坐在船头,映入眼帘的满是青白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如此美景,不紧感叹一句水之青白,水之清澈。就连那千丈来深的地方也看得一清二楚。水底的鱼儿正在嬉戏,细小的石子静静地躺在水里。湍急的江流快如飞箭,那惊涛骇浪猛如飞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山峰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无数的山峰都直插云天。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好是动听。蝉在枝头呤叫,猿则在高山高歌。6、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点拨: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他的这种感慨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六、体会美文佳句同学们,这篇文章不仅描写的景色怡人,而且在艺术上很有特色。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体会这篇文章有什么艺术特色?小组合作探究以后,派代表向全班展示,然后教师点拨梳理:1、别具一格的构思。文章没有出现人物,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字字不离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于船上饱赏着满目风光。峥嵘的山石,浩荡的江水,挺拔的寒树,娓娓的游鱼,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久久的蝉鸣,显得清丽隽洁……,令人读后如入诗画。2、形声兼备。这篇文章有对山水之形的详细刻画,还有对鸟禽之声的生动描述,从视觉、听觉给人美的享受。3、虚实相间。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前面景物的具体描写是实写。两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不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手法。5、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6、骈散相间。文章虽用骈体,但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总结:《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可是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上的造诣,值得我们借鉴。 齐读学习目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示时,其他学生记录。读一读字音。提出课前自学时的问题,尽量合作解决。听录音,感受文句之美。学习朗读的技巧,小组讨论文章的文句之美。围绕内容谈自己的感受。自主学习,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提出疑难点,集体解决。进行PK赛,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的通假字和词类活用。尝试翻译文章,找出疑难点。进行疏通文意大赛。根据活动记录评选出优胜小组。有感情朗读文章,结合内容回答问题。有疑问的问题,小组内合作交流,然后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看法。小组内合作交流山水“独绝”在哪里。发挥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句描述文中一个景色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的感想。小组内合作探究艺术特色。反复朗读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 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可以督促学生加强课前自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基础知识识记。掌握重点字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听录音感受音韵和谐优美的特点。为有感情朗读做铺垫。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章的语言特点,文句之美。指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感受。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和词类活用。培养学生结合词语意思翻译文章的能力。理解文章的意思。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文章的难点,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感受文中的景色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多角度体会文章的美。
课堂练习 1、给加粗的字注音。 缥碧( ) 戾天( ) 横柯( ) 经纶( ) 急湍( ) 轩邈( ) 点拨:piǎo lì kēlún tuān miǎo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风烟俱尽( )②直视无碍( )③争高直指( )④望峰息心( )⑤在昼犹昏( )⑥疏条交映( )点拨:①全、都 ②阻碍③向上 ④平息⑤白天 ⑥掩映3、根据原文语句填空。(1)总写自富阳到桐庐山水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交代人在富春江沿岸的美好环境中的感受的句子是 。(3)从听觉方面描写山中泉喧鸟鸣情景的句子是 。点拨:(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三峡》的哪一句?点拨:写出富春江水迅疾凶猛,想到《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学生进行抢答赛。 及时巩固课堂所学,加深记忆。
布置作业 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 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吴均欣赏了富春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奇山异水,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体会到作者劝朋友放下争夺名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的情怀。希望我们也能走出高楼大厦,欣赏美丽的山山水水,陶冶自己的性情,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认真思考,总结课堂笔记。 梳理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吴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记录在笔记本上。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课堂知识点,有利于掌握课文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风烟俱净: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横柯上蔽:
有时见日: 在昼犹昏: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D.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3. 下面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是一篇 ,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字 , 朝人。其主要作品有《 》和《 》等。www.21-cn-jy.com
5.请你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泉 水 激 石,泠 泠 作 响;好 鸟 相 鸣,嘤 嘤 成 韵。
②横 柯 上 蔽,在 昼 犹 昏;疏 条 交 映,有 时 见 日。
二、阅读理解题。
(一)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 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2.请分别找出视觉、听觉方面方面描写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
①视觉上的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听觉上的对偶句 。
③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3. 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信,“猛浪若奔”的“奔”为奔驰之意。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句写映入视野的两岸山林,以“高”状山,以“寒”状树,照应“奇”字。
C.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
D.第二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着眼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
4. 本文语言清新流畅,精于锤炼。如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和“异”总括富春江山水特色;用“箭”和“奔”来比喻水流之迅急;用“竞”和“争”来形容山峰争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状,字字动人,颇见功力。请学习本文的写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两句描写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与顾章书》)吴均)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21cnjy.com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蝉吟鹤唳(   ) 岂徒语哉(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山水小品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1教育网
一、基础题。
1. 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急湍:急流的水。
奔:飞奔的骏马。 柯:树木的枝干。
日:阳光。 昼:白天。
解析:本题是解释文言实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净是形容词做动词,指烟雾都消散尽净。有时见日的日,指阳光。
2. B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B项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见”都是“看见”的意思;A项①绝妙,②断、停;C项,①一百,②极言甚多;D项,①向上,②在上边。
3. C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A、B、D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中的句子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前后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句式整齐,C项的语句没有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4. 骈体文 吴均 叔庠 南 《后汉书注》 《钱塘先贤传》
解析:根据自己的文学积累填写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本题考查的朗读节奏停顿,这两个句子是骈体文四字句式,四字句式的第二个、第四个字是节奏点,所以一般在中间划分停顿。www-2-1-cnjy-com
二、阅读理解题。
(一)
1. 由高到低,由远及近。
解析:本题考查写景的顺序,我们根据文章内容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分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高处景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猛浪若奔”是低处的景色。“夹岸高山,……千百成峰”是远景。“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是近景。2-1-c-n-j-y
2.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③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描写角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析。视觉就是看到的景象,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听觉就是听到的声音,“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些对偶句,字数相等,句式整齐,所以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3. 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我们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A 项错误,因为“奔”是指“飞奔的马”,不是奔驰。21·世纪*教育网
4. 示例:一股清凉的泉水源源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的倾泻而下,在阳光的照射下,似一条银练。池塘里的水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似一块碧玉,微风吹来,泛起鱼鳞般的波纹。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只要合情合理的写一两句话,用上比喻即可。
(二)
1. 叫 难道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我们结合语句意思分析。蝉吟鹤唳的意思是蝉的叫声与鹤的叫声交织,, 岂徒语哉的意思是哪里是随便说说呀!2·1·c·n·j·y
2. 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翻译,我们首先理解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词语的意思,然后疏通句子的意思。句中“资”意思是物品,“于”意思是在,“斯”意思是这里,“已”意思是已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本题考查对化静为动手法的理解,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化静为动”,就是赋予无生命的静态之物以生命,文中“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意思是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白云争风,独自耸立的高峰遮挡了太阳,幽深的洞穴蕴含着云雾,深谷小溪储蓄积累着翠绿。所以是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21*cnjy*com
4. 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结合文中语句进行分析。文章对大自然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可以看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表现了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来源: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5张PPT)
与朱元思书
2017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吗?这幅画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誉为国宝。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跟随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欣赏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出示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文章描绘的山水情境,感受自然之美。
3、理解富春江景色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
4、朗读课文,感受骈体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1
2
3
4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展示自学成果
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书法自成一体,称谓“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在文学方面,他提倡“骈体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梁武帝天监初,为郡主簿。天监六年 (507)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展示自学成果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前两段中,“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展示自学成果
文体简介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
展示自学成果
了解写作背景
展示自学成果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tuān
mi o
pi o
líng
掌握字音
鸢飞 戾天 经纶 横柯

lún
yuān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质疑问难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
请大家认真倾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和朗读的节奏、重音,感受文章的文句之美。
感受文句之美
1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不仅描写的景色怡人,而且音韵和谐优美。我们一起来感受吧!
同学们,听了录音你是否感受到富春江景色的优美?你是否感受到文章的文句之美呢?我们有感情朗读这篇文章吧!然后说一说这篇文章的文句优美在什么地方。
2
感受文句之美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朗读技巧: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感受文句之美
(3)注意重音。需要突出的意思要重读,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感受文句之美
讨论文章的文句之美。
体现在:
全篇以四字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也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感受文句之美
根据阅读情况,说一说你的阅读感受。
3
感受文句之美
这篇文章描写了富春江优美的景色,让我感受到祖国山水的优美。
这篇文章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让我感受到文字之美。
……
同学们,这篇文章具体描写了富春江怎样的景色呢?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如果有不能解决的词语和语句,做好标记,我们一起进行讨论。
自主疏通文意
你有什么疑难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吧!
自主疏通文意
同学们,文中的实词的意思都理解了吗?我们进行小组PK赛吧!看哪个小组的回答最准确。
自主疏通文意
理解重点字语的意思。
1
俱:
共色:
自:
至:
许:
从。
到。
同样的颜色。
都。
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自主疏通文意
独绝:
皆:
缥碧:
若:
奔:
寒树:
直指:
青白色。
好像。
潜游在水中的鱼。鳞,借代指鱼。
全,都。
奔马。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自主疏通文意
泠泠:
嘤嘤:
戾:
反:
横柯:
息心:
经纶:
至,到达。
通“返”,返回。
形容水声清越。
鸟鸣声。
横斜的树枝。
筹划、治理。
指平息名利之心。
辨析通假字
2
自主疏通文意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转”同“啭”,鸟叫声。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理解词类活用
3
自主疏通文意
风烟俱净
任意东西
猛浪若奔
“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走向西走。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自主疏通文意
互相轩邈
望峰息心
横柯上蔽
皆生寒树
“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
往高处、远处伸展。
“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寒”:使人感到有寒意。
自主疏通文意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PK赛,我们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词语的意思,你能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吗?现在给大家展示你的翻译家风采吧!
尝试翻译一遍文章,有困难的地方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解决。
疏通文意大赛,看谁翻译得准确、流畅。
4
自主疏通文意
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自主疏通文意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自主疏通文意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自主疏通文意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自主疏通文意
恭喜优胜小组!
自主疏通文意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同学们,这篇文章描写了富春江的哪些景物?富春江的美丽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反复朗读文章,思考下面的问题,欣赏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品味山水美景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第一段: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第二段:细致描写富春江的水。
第三段:细致描写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景色。
作者在描写富春江景色时,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1
品味山水美景
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品味山水美景
这句话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
品味山水美景
通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3
结合语句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水之清澈:“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流之快:“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
品味山水美景
山之峻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之奇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山之树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品味山水美景
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详细描述文中一个景色的优美意境,感受文中的景色之美。
5
我坐在船头,映入眼帘的满是青白色,发现如此美景,不紧感叹一句水之青白,水之清澈。就连那千丈来深的地方也看得一清二楚。水底的鱼儿正在嬉戏,细小的石子静静地躺在水里。湍急的江流快如飞箭,那惊涛骇浪猛如飞马。
品味山水美景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山峰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无数的山峰都直插云天。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好是动听。蝉在枝头呤叫,猿则在高山高歌。
品味山水美景
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6
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他的这种感慨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品味山水美景
同学们,这篇文章不仅描写的景色怡人,而且在艺术上很有特色。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体会这篇文章有什么艺术特色?
体会美文佳句
代表向全班展示
1、别具一格的构思。文章没有出现人物,但又字字不离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于船上饱赏着满目风光。峥嵘的山石,浩荡的江水,挺拔的寒树,娓娓的游鱼,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久久的蝉鸣,显得清丽隽洁……,令人读后如入诗画。
体会美文佳句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2、形声兼备。这篇文章有对山水之形的详细刻画,还有对鸟禽之声的生动描述,从视觉、听觉给人美的享受。
3、虚实相间。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前面景物的具体描写是实写。两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体会美文佳句
4、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手法。
体会美文佳句
5、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夸张:急湍甚箭。
比喻:猛浪若奔。
体会美文佳句
6、骈散相间。文章虽用骈体,但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总结:《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可是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上的造诣,值得我们借鉴。
体会美文佳句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课堂练习
1、给红色字体的字注音。
缥碧( ) 戾天( ) 横柯( )
经纶( ) 急湍( ) 轩邈( )
pi o


lún
tuān
mi o
课堂练习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蓝的词语。
①风烟俱尽( )②直视无碍( )
③争高直指( )④望峰息心( )
⑤在昼犹昏( )⑥疏条交映( )
全、都
平息
阻碍
向上
白天
掩映
课堂练习
3、根据原文语句填空。
(1)总写自富阳到桐庐山水之美的句子是 。
(2)交代人在富春江沿岸的美好环境中的感受的句子是 。
(3)从听觉方面描写山中泉喧鸟鸣情景的句子是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课堂练习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三峡》的哪一句?
写出富春江水迅疾凶猛,想到《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布置作业
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 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吴均欣赏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体会到作者劝朋友放下争夺名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的情怀。希望我们也能走出高楼大厦,欣赏美丽的山山水水,陶冶自己的性情,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与朱元思书
异水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水之清澈
奇山
水流之快
山之峻峭
山之树密
山之奇声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