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课件2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课件2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2 12:3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谈中国诗钱钟书 1、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2、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3、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标识。《围城》的妙喻《围城》的妙喻 4、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围城》的妙喻5、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6、现代人有两个流行的信仰。第一:女子无貌便是德,所以漂亮的女人准比不上丑女人那样有思想,有品节;第二:男子无口才,就是表示有道德,所以哑巴是天下最诚朴的人。 走近作者 钱钟书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围城》。
无论他的小说或散文,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
著作书目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人·兽·鬼》短篇小说集;
《围城》长篇小说;
《谈艺录》诗话; 《管锥篇》文论;
《七缀集》文论集。理清文章思路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
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2)
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6)
4、作者的结论是什么?(7) 阅读文章,思考问题: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
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比较文学 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2)(1)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6)(2)富于暗示性;(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结论是什么?(1)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文章思路中国诗根本立场:比较文学(1)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2)具体特点(3—6)结论: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7)精彩语段赏读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如何理解? 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
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没有坚实的基础,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zxxkw
如何理解? 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如何理解? 本句隐讽那些不懂西方文化却装懂的人。 问 题 探 究
中西诗有什么异同点?
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 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指出生命的运行,终要回归它的本原。作者借此对所谓中、西文化本位论者进行了调侃,同时强调本国诗对人的家园感。钱氏认为不仅诗歌创作如此,人性也如此,读异国的诗会使人对本国的诗有更深刻的体会,中国诗与西方诗是暗合的。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致大海
普希金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地船只就会覆亡。
?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
?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致大海》与《观沧海》的异同
内容上,《致大海》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诗人在残酷专制下的崇高的自由精神。
《观沧海》 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作者通过写大海抒发自己政治家、军事家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异:形式上,《致大海》是自由体诗。《观沧海》是古体诗。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但诗句的涵咏价值大。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俄罗斯)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地、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相思
王维(唐)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根据所学谈诗方法,比较下面两首诗的异同。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致橡树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我愿意是激流    
匈牙利--裴多菲??? 我愿意 是激流/是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在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 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
面对一阵阵狂风/我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作客鸣叫
我愿意 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崖上
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长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头/亲密地攀援而上 我愿意 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饱受着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 是云朵/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