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4单元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课件2 (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4单元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课件2 (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2 12:5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作 为 生 物 的 社会
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4)博士,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科普作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曾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等职,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细胞生命的礼赞》这本书是
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
关于生命、人生、社会
乃至宇宙的思考。
信息庞杂而新奇,
思想博大而深邃。 把握自然科学文章中知识及要点的阐释;
加强自然科学文章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的
走 近 动 物 世 界蚂蚁的劳动白蚁的房子群居的蜜蜂蜜蜂的巢蛹腐生的黏菌寄生的黏菌群游的鲱鱼巨大的生物群飞的候鸟浏览课文1~3自然段:赏析下面两段文字,
并找出两段文字的联系。(1)从适当的高度往下看,大西洋城边青天白日下的海滨木板路上,为举行年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象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1)把人比成昆虫(2)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象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2)把昆虫拟人化相似是不是每个生物学家都同意这个观点?
根据何在?不是不过,如果把话反过来讲,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象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它们倒更象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假如我们想从它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在违反科学。阅读课文第11自然段:赏析以下几段话。
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我们能够得到整个生物圈中所有的信息,那是以太阳光子流作为基本单位来到我们这儿的。当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克服了随机性而重新安排成各种东西,比如,弹器、量子力学、后期四重唱,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结论:人类之间的团结性和协作性比不上其他生物世界阅读课文最后几段:赏析以下几句。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后来,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时,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结论:强调集体的力量及人与人之间需要的交流、合作课堂检测1、文章具体写了哪些生物的社会?
本文写了蚂蚁、蜜蜂、黏菌细胞、鲱鱼和其他鱼类的群体的社会。
2、文章写这些生物的社会意在告诉我们什么?
本文写这些生物的社会意在告诉我们蚂蚁等生物在集体行动中能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 从而既揭示了“作为生物的社会”中一些值得让我们探讨的生命现象,又能引起人们深刻反思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课堂总结 本文是关于群居性昆虫的有趣研究和独特的见解。他一反生物学家把人跟群居性动物截然分开的成见,难以置辩地指出了人和群居性动物的共同性。本文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小品中的大家手笔。课后作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运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联系文本,谈谈你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