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选修3第一单元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
认识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战争的原因。一、欧洲三条战线和交战双方欧洲三条战线及其对峙形势西线东线南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军队——德军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军队巴尔干地区塞军——奥匈军队罗马尼亚英国法 国德 国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意大利俄 国维亚塞尔海波罗的黑 海西线东线南线 施里芬,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其要旨在于加强德军的左翼力量,取道比利时直取法国巴黎,速胜法国后挥师东进,打败俄国。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 战争爆发前,德皇威廉二世对施里芬计划充满,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信心说道:“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思考:施里芬计划“的战略特征是什么?一战的经过第一阶段:1914
第二阶段:1915---1916
第三阶段:1917(一)大战的第一阶段 19141、西线:德 —————— 法马恩河战役进入相持阶段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德国陷入长期两线作战。西线进入相持阶段马恩河战役——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一)大战的第一阶段 19142、东线:(1)交战双方:(2)主要战役:(3)结果:俄——德奥 俄——奥 东普鲁士战役 加里西亚战役东线进入相持阶段4、南线:(1)交战双方:奥——塞(2)结果:奥退出塞5、远东及其它地区:日本参战?思考:大战第一阶段的战局如何?德“施里芬计划”破产,陷入持久阵地战(二)大战的第二阶段 1915-1916 1、东线:德奥击溃俄国计划失败
2、西线:1916(最关键)
(1)凡尔登战役 1916.2
(2)索姆河战役 1916.6
(3)日德兰海战凡尔登战役 1916.2德军意图:
经过:
结果:
影响: 迫法退出战争出动飞机,飞艇、毒气弹德计划失败
最具决定意义、一战转折点索姆河战役 1916.6协约国意图:
经过:
影响:
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
英首次使用坦克
一战规模最大战役
战局向有利于协约国方向转化
(3)日德兰海战目的:影响:德国为打败英国的海上封锁双方损失惨重,但英国仍控制制海权,德奥海运被封锁,陷入被动(三)大战的第三阶段(1917—1918)(1)美国参战(2)中国加入协约国(3)俄国退出大战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中立”
政策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3)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2)美国对战争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中立——参战1战争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
2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3直接: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4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5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
原因分析——根本原因美国参战对二战局势有何影响?(2)在军事上、财政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1)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青岛,中国劳工营准备前往法国,他们将在法国战线的后方从事工作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3)俄国退出大战①原因:②表现: 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协约国取得胜利:
美日成为最大的赢家,
英法意遭到削弱,
俄国十月革命。
同盟国战败:
奥匈帝国垮台分裂为奥、匈两国;
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垮台。
战败国面临被宰割的命运。一战的结束:
1918年奥匈瓦解,德国投降 。大战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飞机、飞艇
毒气弹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的战役坦克日德兰海战最大的一次海战潜水艇1916年5月底1916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思考:
试分析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①战争方式改变:速战速决。
②战争范围扩大。
③战争危害更加残酷。 材料一 在以后三年的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 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枪栓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敌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 ——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材料思考:一战为什么变成旷日持久阵地战?
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思考持久的原因:
A装备的限制:当时机枪、步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使用,有利于大量杀伤进攻人员。
B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
C当时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
A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
B同盟国则相对较弱。本课小结: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阶 段第一阶段
(1914年)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战役或重大事件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影 响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战略主攻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
国失败告终拓展1、暂时放松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2、美日争夺中国:府院之争
3、中国参战
4、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引发山东问题
5、对西方资本主义怀疑,学习转向。一战与中国关系有关史实:
1、下列属于1916年发生在西线的战役是
① 马恩河战役 ② 凡尔登战役
③ 索姆河战役 ④ 俄军攻入东普鲁士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练一下D2、一战中,德军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军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的事件是
A马恩河战 B东线转入对峙之中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3、西线在一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因为
A西线发生的大战役多 B西线战事发生早
C西线交战双方是两大集团的核心,实力强
D西线有美国的参战CC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战场的重要战役有( )
①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姆河战役 ④日德兰海战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在一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 ( )
A.东线 B.西线
C.南线 D.欧洲战场
BB3.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索姆河战役
4.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 (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大海战
AB5.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 (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大海战
6.毒气弹首次被使用在哪一次战役中? (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大海战
CC7.坦克首次出现在哪一次战役中?(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大海战
8.一战中最关键的一年是 ( )
A.1914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
9.在一战中,1915年的主要战场在 ( ) A.东线 B.西线
C.南线 D.海战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