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案(含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2 22: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思维激活
1.观察下图,你知道福煦车厢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关系吗?
福煦车厢
提示: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这节车厢中签署了停战协定。
2.战争引起革命。你能举例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了哪些重大革命吗?
提示: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德国发生了十一月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等等。
自主整理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俄国退出战争
(1)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苏维埃政权颁布《_______________》,声明退出战争,向交战各国提出和平谈判建议。
(2)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苏维埃俄国忍痛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战争。
2.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1)1918年3~7月,德国孤注一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次攻势,结果遭到巨大损失,战争的主动权再次转移到协约国手中?。
(2)协约国成立了联军统一指挥部,法国的_______________被任命为联军总司令,并于1918年8月全线出击,把战争推进到德国纵深地区;其他战场的同盟国军队也逐渐丧失斗志。
(3)1918年9月,_______________政府宣布投降;10月,奥斯曼帝国宣布投降,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并于11月3日正式投降。
(4)1918年10月,德国假装接受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_______________,企图背水一战,但是,_______________港的水兵掀起了十一月革命,并迅速席卷全德。11月9日,德皇_______________宣布退位,此后建立的德国资产阶级政府于11月11日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答案:1.(1)和平法令
2.(1)五 (2)福煦 (3)保加利亚 (4)“十四点”和平计划 基尔 威廉二世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战争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大战席卷_______________个国家15亿人口,使各国人民遭受空前灾难。
2.战争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1)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德国战败,割地赔款;_______________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被削弱。
(2)战争中社会主义制度宣告诞生
①经过:战争教育了俄国人民,革命形势不断高涨。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企图消灭_______________。11月6日,列宁领导人民发动起义,第二天起义取得胜利,并公布了《_______________》,正式宣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②意义:资本主义世界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3.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协约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和_______________实力上占有压倒性优势。
4.大战对军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飞机、_______________、潜艇和毒气等新式武器开始使用,使战争的火力空前加强,防御和突破的形式有了很大改进。战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_、闪电战、坦克制胜论、_______________制胜论以及坚固防御工事制胜论等军事理论。
5.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战后世界各国人民中普遍兴起的和平主义、_______________思潮,就是人类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反思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答案:1.33
2.(1)奥匈 (2)二月革命 工兵代表苏维埃 告俄国公民书
3.军事
4.坦克 总体战 空军
5.人道主义
高手笔记
本课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二是世界大战对人类产生的重大影响。在学习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过程和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分析加速大战结束的主要因素和大战的结果,认识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增强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名师解惑
1.苏俄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原因
剖析:苏俄忍痛同德国签订了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但这一和约的签订,反映了俄国广大人民的心声,使俄国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创造了条件。把握本问题,能够培养把历史问题放到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英、法、美等国敌视新生政权,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这种严峻的形势是苏俄决定必须签订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的最主要的原因。
(2)经过三年多大战的破坏,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俄的武器、粮食等战略物资极端缺乏。
(3)国内反革命破坏活动十分猖獗,而苏维埃政权正在建立之中,迫切需要早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争取一个喘息的时机,以便巩固政权,壮大红军,恢复经济,聚集力量,做好反侵略准备。
(4)广大人民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困苦不堪,他们厌恶战争,渴望结束战争,要求和平。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客观进步作用
剖析:本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是对教材知识的归纳和升华。把握本问题,能够深化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够培养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资本主义世界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在占世界土地面积1/6的俄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3)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的催化剂,战争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4)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政府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
(5)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了总体战、闪电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以及坚固防御工事制胜论等军事理论。
(6)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战后世界各国人民中普遍兴起了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这是人类对战争反思的重要成果。从本质上说,这些反思是对野蛮的否定,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讲练互动
【例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双方的目的都是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解析:从战争的全局看,无论是起因、作战双方的目的,还是战争酝酿的过程,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虽然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在整个战争中处于从属地位?。
答案:C
黑色陷阱
不进行深入分析,只从表面现象认识问题,导致误选A项。
变式训练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是(  )
A.英法
B.俄国
C.德奥
D.美日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欧洲主要国家大都参加了战争,都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而美国和日本远离欧洲战场,同时又利用有利战机,极大地扩张了自己的势力。
答案:D
2.下列关于美国在一战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B.成为欧洲最大的债主
C.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D.掌握了世界霸权
解析:美国掌握世界霸权有一个过程,一战只是增强了它在国际事务特别是欧洲事务的影响力。
答案:D
问题探究
【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政府和拥护战争的政党纷纷发表声明,鼓吹本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而谴责敌方是“侵略”战争。事实上,从交战双方来说,战争的真正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
导思:分析、理解战争的性质应从对战争走向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方面进行分析,关键是要看其参加或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
探究: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它企图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这个大帝国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中欧帝国”,即把德国领土向西扩大到比利时和法国的部分领土,向东扩大到波兰全境。德国还要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巩固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摇摇欲坠的帝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霸主的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奥斯曼帝国,夺取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等地。法国的目的是收复在普法战争中被割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工业区,树立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建立一个从易北河到中国,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大斯拉夫帝国”。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它们也充分说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例如,1915年4月英、法、俄同意大利签订的伦敦密约,以牺牲奥地利和土耳其的领土,换取了意大利的参战。又如,1917年2月,英日之间达成的密约,日本同意赤道以南的德属太平洋岛屿在战后归属英国,英国则同意赤道以北的德属岛屿归属日本,并承认日本有权继承德国战前在中国山东享有的特权。
教材链接
1.教材第20页“学习思考”1
提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其帝国主义带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的依赖性很大,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2.教材第22页“学习思考”2
提示: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明显处于劣势;同盟国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施里芬计划的破产;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得更为明显,战争后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了革命和起义;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战争初期,日本参战,意大利倒戈;在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