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一战后法国外交目标的核心是( )
A.维护国家的安全
B.争取更多的赔款
C.极力削弱德国
D.防止德国与他国结盟
2下列关于法国和比利时出兵鲁尔地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德国故意不履行战争赔偿责任为借口
B.造成了德国经济的崩溃
C.法国取得了很大利益
D.法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31923年鲁尔危机的发生,从实质上看是( )
A.德国抵制《凡尔赛和约》的结果
B.《洛迦诺公约》不能有效执行的结果
C.英美与法国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D.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的产物
4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 )
A.和平谈判
B.武力对抗
C.经济封锁
D.互相结盟
5对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的签订评价不当的一项是( )
A.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的较大调整
B.促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
C.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促使德国完全摆脱战败国地位成为政治大国
6《洛迦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法国外长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宣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上述三人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 )
A.基本符合实际
B.夸大了公约的作用
C.毫无道理
D.属于外交辞令,不反映其真正想法
7签订《洛迦诺公约》的促进因素是( )
A.法国占领鲁尔受挫
B.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的召开
C.《非战公约》的签订
D.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地位
8下列条约或计划签订的先后顺序是( )
①《九国公约》 ②《洛迦诺公约》 ③《非战公约》 ④《凡尔赛和约》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9下列对《非战公约》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B.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C.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了明确的责任
D.没有涉及裁军问题
10《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主要是因为…( )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力
B.列强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二、非选择题
11假设1928年签订《非战公约》的场面重演,你作为英国代表团的重要成员:
(1)在对公约进行讨论的谈判中,你为了使会议通过一项使所有与会国都同意的协定,你将提出怎样的原则性方案?
(2)为了在《非战公约》中更好地维护英国的利益,你与你们代表团的成员将讨论英国对条约的“保留条件”,你们将提出怎样的“保留条件”?
12(2010山东潍坊模拟,33)阅读下列两条摘自《非战公约》的材料:
材料一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材料二 英法等列强在签署《非战公约》时,都提出了所谓的“保留条件”。英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关于废弃战争可作为国策之工具,使我想提醒阁下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英国政府在过去曾极力说明干涉这些地区是不能容许的。保护这些地区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必须清楚了解到:英国政府是在明确理解到条约不会损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才接受新条约的。
法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每个国家都应保留有合法的防御权;如果一国破坏了它的不进行战争的保证,则所有其他国家应自动解除义务;条约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抵触法国以前在《国联盟约》《洛迦诺协定》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概括《非战公约》提出的两大原则,简评其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二回答英法两国签署《非战公约》最主要的“保留条件”是什么?它们提出“保留条件”的实质是什么?而它们各自的借口又是什么?
13阅读下列图片,完成问题:
图1 国际联盟开幕大会
图2 洛迦诺会议签约现场
图3 《非战公约》签约仪式
(1)192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由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他们是因为上述三幅图片中哪一幅反映的事件而获奖?
(2)应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
参考答案
1.A 解析:一战后,法国的外交目标以维护法国的安全为核心。
2.C 解析:法国、比利时出兵鲁尔不仅支付了巨额的占领费,而且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3.A 解析:德国要求延期支付赔款,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鲁尔区,逼迫德国履行赔款义务,从而出现鲁尔危机。
4.A 解析:20世纪20年代,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了一系列国际问题。
5.D 解析:《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洛迦诺公约》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D项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6.B 解析:《洛迦诺公约》只是暂时调解和缓和了欧洲各国的矛盾,二战的爆发恰恰是对《洛迦诺公约》作用的否定。
7.A 解析:法国占领鲁尔受挫后,其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渐占上风,于是法国外长白里安主张改善法德关系,随后签订了《洛迦诺公约》。
8.B 解析:①②③④出台的时间分别为1922年、1925年、1928年、1919年。
9.C 解析:《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它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但未规定对发动战争者制裁的具体措施,不能解决国际争端,更不能废止帝国主义战争,因而C项不正确,《非战公约》也没有涉及裁军问题。
10.B 解析:在《非战公约》签订的同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提出自己的保留条件,这就使得公约对战争的约束力大大削弱。故B项符合题意。
11.参考答案:(1)为了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使各国政府放弃使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所以,我们必须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尊重和平、摒弃武力、互不侵犯等原则,这些原则性条款是各国都需要的,也是能够接受的。
(2)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尤其是来自殖民地的利益,确保我国的海外殖民地不被他国强行占据或发生暴力冲突要求独立等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保留在我国殖民地使用武力维护我们国家利益的权力,这必须作为我国签署条约的保留条件;我们还要尽量扩大我们使用武力解决争端的权力,而避免别国提出类似的保留条件。
解析:本题虽为“合作交流”式问题,但实际上是要求全面回顾所掌握的有关《非战公约》签订的情况。作为约束各国的“原则性”的方案,主要是《非战公约》中的原则,而因为各国都提出签署该条约的“保留条件”,所以英国自然也有维护自己利益的条件,此条件即为教材所述英国提出的条件。
12.参考答案:(1)原则: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意义: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并且在二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2)在必要条件下,放弃履行《非战公约》义务,进行战争。实质:英法可以视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应该诉诸战争,《非战公约》对它们没有约束力。借口是“自卫”或“防御”。
解析:要找出材料内容与教材的结合点,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要善于把教材与材料结合起来组织答案。例如:从“保留条件”中理解其强权和表里不一。具体讲,第(1)问要求概括材料,解答时注意材料的段落和层次特点。第(2)问注意理解帝国主义本质的相同性。
13.参考答案:(1)图2反映的事件:《洛迦诺公约》的签署。
(2)《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洛迦诺公约》也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德国在政治上重新崛起,为其军国主义的复活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根本上讲并不利于欧洲和平。
解析:第(1)问从时间上判断。第(2)问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洛迦诺公约》签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