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解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这些都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知道对待邪恶势力必须要与之斗争,不然就是助纣为虐。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2学情分析
1、学生有什么:
高二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时期,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学生缺什么:
学生对自主学习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媒体,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重点难点
重点: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难点: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以及绥靖政策的实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终战诏书》原音
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终战诏书》原音视频
时长52秒
活动2【活动】战略策划
合作探究一
德国闪击波兰
1.大战爆发
(1)1939年9月1日,德军按照早已制订好的白色方案,采用“闪电战”,突然侵入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波兰灭亡
9月17日,波兰政府流亡国外。波兰人民虽英勇抵抗,但20多天后,华沙陷落,波兰亡国。
3.波兰速亡的原因
(1)波兰的军事理论、军队建设等都相当落后,在战争中根本无法抵御德国现代化部队“闪电战”。
(2)由于英、法宣而不战,波兰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
合作探究二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1.背景
(1)英、法、苏谈判
①背景:纳粹德国的步步进逼,使苏联和英、法都感到了战争危险的临近,意识到必须采取联合行动,以制止法西斯的侵略。
②概况:英、法、苏三国从1939年3月开始的政治和军事谈判,由于英法方面缺乏诚意而陷入僵局。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①目的:为了维护自身安全。
②签订:苏联与德国于1939年8月签订了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③内容: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对对方采取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该条约还附有秘密附加议定书,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建立: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采取出兵强占、最后通牒、战争等方式,把西部边界向西推移了150~400公里,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
合作探究三
德国闪击北欧、西欧
1.德国进攻丹麦、挪威
(1)目的:打破英法对德国海军的封锁,从北面威胁英国,保障德国进行战争所急需的铁矿砂的供应,为进一步扩大战争规模解除后顾之忧。
(2)概况:1940年4月9日,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仅半天时间就占领了丹麦,当晚占领了挪威首都奥斯陆。
2.德国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1)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发起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进攻。
(2)卢森堡不战而降,荷兰、比利时分别只坚持了5天、18天就签署了投降书。
3.德国进攻法国
(1)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军穿越阿登山区,迅速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把英法联军围困在敦刻尔克附近的狭小范围内。英法联军实施了“发电机计划”,共将约34万人撤出,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2)自由法国运动
法军无力阻挡德军的强大攻势,6月16日,主张投降的贝当组成新政府。主张抵抗的戴高乐流亡英国,树起了“自由法国”的旗帜。
(3)法国败亡:6月22日,法国在贡比涅森林签署了投降书,随后成立了卖国的维希政府。
合作探究四
不列颠之战
1.背景
(1)德国闪击西欧的消息传到伦敦,张伯伦政府立即垮台,由丘吉尔组成了新的联合政府,他表示了把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2)希特勒下令执行“海狮计划”,武力入侵英国,企图以战逼和。
2.概况
(1)从1940年7月10日起,德国集结了2000多架飞机,连续不断地大规模空袭英国。
(2)为了对付空袭,英国群众积极参与,有效地配合了政府的作战;刚刚发明不久的雷达使英军取得了战斗的先机,沉重地打击了入侵之敌,使德军损失巨大,飞行员伤亡惨重。
(3)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军民取得了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取消了登陆入侵计划。
3.影响
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活动3【练习】夯实基础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
)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2、1940年12月罗斯福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的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苏联
3、意大利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致力于在非洲抢占殖民地。当时意大利面临的有利条件是(
)
A.“新罗马帝国”实力雄厚
B.英国被迫困守本土
C.埃塞俄比亚放弃了抵抗
D.德国装甲兵的增援
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不堪一击,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就宣告投降,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缺乏同德国侵略者开战的思想和军事准备
②坚持消极防御战略,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③在飞机、坦克等现代化武器的生产方面落后于德国
④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二战”初期,在北非战场上的交战国军队有(
)
①意大利军队
②德国法西斯军队
③英国军队
④美国军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两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对法国进攻的相似之处是( )
A.迫使法国东西两线作战
B.法国一直被动应战
C.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
D.进攻取得巨大成功
活动4【作业】紧贴高考
小论文:200字左右论述绥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