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大战的新阶段
新华网消息:2010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幸存的美军老兵在芝加哥参加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69周年纪念活动。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上的重要海军基地珍珠港,造成美军重大伤亡。此次老兵们参加纪念活动是为了铭记那段历史。
请思考: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影响?
提示:美国迅速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
课标要求: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三国结成政治同盟
(1)原因
①一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________。
②它们试图打着“________”旗号,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2)结盟: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________》,________三国轴心形成,标志着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1)原因
①法国败降后,德、意、日三国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日本企图趁德国在欧洲胜利之机解决“________”,并实施南进战略,夺取英、法、荷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
②德国希望日本能在远东地区扩大战争,借此牵制________的兵力,同时把美国的注意力转移到________。
(2)结盟: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____________》,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军事同盟。
3.三国结盟的影响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进一步扩大,相继爆发了________和太平洋战争。
法西斯国家结盟的原因在于其在对外扩张过程中有共同的利益要求;法西斯国家为了麻痹西方大国打出了“反共产国际”的旗号。
二、苏德战争爆发
1.战争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军展开代号为“________计划”的军事行动,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
2.初期战况
________长驱直入,________节节失利,遭受严重损失。德军深入苏联腹地850~1200千米。
3.莫斯科保卫战
(1)概况:1941年10月初,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军民在________的领导下,展开莫斯科保卫战,至________年初,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
(2)影响: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标志着“________”的破产。
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重创德军,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苏联红军的士气。这场战役也把苏德战争拖入了持久战,这对德国是十分不利的。
三、日本偷袭珍珠港
1.背景
(1)德国侵占西欧后,日本提出了建立“________”的口号,加剧了日本与________等国的矛盾。
(2)美英对日本采取贸易禁运、________等措施,日本决定同美国开战。
(3)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制定了________的方案。
2.经过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日本出动飞机轰炸了停在珍珠港内的美国________,以微小的代价重创________。
3.影响
美国迅速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具有________的战争。
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背景
________和________的爆发,促使反法西斯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2.建立过程
(1)1941年,美国通过《________》,向英国提供武器和物资支援,美英开始结盟。
(2)苏德战争爆发后,________宣布要给予苏联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美国宣布《________》适用于苏联。这表明美、英、苏正逐步走向联合。
(3)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________》,表明彻底摧毁纳粹暴政的决心。
(4)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________》,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3.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________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反法西斯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共同的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质上互相援助,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答案:一、1.(1)陷入孤立 反共 (2)反共产国际协定 柏林—罗马—东京
2.(1)中国问题 英国 亚洲 (2)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3.苏德战争
二、1.巴巴罗萨
2.德军 苏军
3.(1)斯大林 1942 (2)闪电战
三、1.(1)大东亚共荣圈 美英 (2)冻结资产 (3)偷袭珍珠港
2.1941 12 7 太平洋舰队 太平洋舰队
3.世界规模
四、1.苏德战争 太平洋战争
2.(1)租借法案 (2)英国 租借法案 (3)大西洋宪章 (4)联合国家宣言
3.联合国
【问题1】
日本法西斯野心勃勃,早已确定了向东南亚扩张的目标。1941年12月7日,日本向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了突然袭击,挑起了太平洋战争,从而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
提示:分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应注意从日本的侵略目标及当时国际形势的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提出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条约》束缚了日本进行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日本对此极为愤恨。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矛盾逐渐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其次,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而“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第三,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1940年春夏,法西斯德国席卷西欧大陆,荷法等国相继沦亡,英国困守本土。“德国的连战连捷,使日本人陶醉如狂”。到了1941年10月,希特勒的侵略军已逼近莫斯科城下,这对日本更是一个极大鼓舞,其侵略气焰更加嚣张。1941年11月,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美开战。
【问题2】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在华盛顿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试概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背景、经过,并分析其意义。
提示:本问题阐述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背景、建立过程及其意义,把握本问题,一方面可以形成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1)背景:①随着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不断扩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同法西斯的矛盾已成为压倒一切的主要矛盾。②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态度的变化:美国出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虑,逐渐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家的援助。1941年《租借法案》的通过,表明美国已实际上介入了反法西斯斗争,美英开始结盟,从而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41年8月,罗斯福、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卷入了反法西斯战争。
(2)形成: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意义:它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题1】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
C.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D.苏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解析: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改变“中立”态度都是加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法西斯的侵略损害了世界人民的利益,同世界人民的矛盾激化。
答案:C
【例题2】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
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知识。著名的珍珠港即在瓦胡岛上,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最终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D项为正确答案。美国改变“中立”政策,是在1941年3月,以《租借法案》的出台为标志;B项指的是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
答案:D
1.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为此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
A.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C.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D.签署《慕尼黑协定》
2.
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德意议定书》的签订
B.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
C.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3.
漫画《葬礼》反映的是博克、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的场景。由此判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不列颠之战后
B.莫斯科保卫战之后
C.苏德战争爆发后
D.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4.
下图是一幅美国二战时期的海报,上面有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中的话:“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们白白牺牲。”该海报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慕尼黑协定签字后
B.德军向英法发动进攻后
C.苏德战争爆发后
D.日军突袭珍珠港后
5.
1942年,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表明(
)。
①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可以联合共同应付人类面临的挑战 ②世界是进步的,和平、民主的潮流不可抗拒 ③英美等国对待苏联的立场发生根本变化 ④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是反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答案:C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由此可知德国打着反共产国际的幌子扩大侵略,与此相对应的措施是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2.答案:C 解析: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标志着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3.答案:B 解析:首先注意,棺材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就是德军被打败。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的图谋只是没有得逞,而并没有被打败。还要抓住关键信息“苏联大地”。不列颠之战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受挫;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4.答案:D 解析:图中美国的国旗已残缺不全,这表明美国的利益遭受到直接的损失,再结合关键语句“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们白白牺牲”可判断,图中的海报应是在美国遭受日本攻击后出现的,D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英美反苏的根本立场并未因结成反法西斯联盟而改变,故③错误;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力量之一,故④错误。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