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之所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主要是基于( )
A.苏德实力对比的变化
B.英、美、苏与德意实力对比的变化
C.欧洲战场实力对比的变化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实力对比的变化
2下列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歼德军50余万人
C.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2月结束
D.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曾经占领过全城
3在苏联某部电影中,有这样几组场景:敌方第六集团军在猛烈炮火下突入市区,激烈的巷战开始;但敌方却始终不能占领全城,最终敌方将领保罗斯率残部投降。该电影反映的是哪一次战役
(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阿拉曼战役
4下列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交战双方表述正确的是( )
A.苏联—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B.美苏—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C.苏联—德国、英国—日本、英国—德意
D.苏联—德国、英国—日本、美英—德意
5在国际公约中明确日本必须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是( )
A.《雅尔塔协定》
B.《德黑兰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6下图是1943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 )
A.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
B.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
C.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
D.苏联对日作战问题
7“……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这段话中的“三国”是指( )
A.苏、美、英
B.中、美、英
C.中、美、苏
D.中、苏、英
8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实践了( )
A.德黑兰会议决议
B.开罗会议决议
C.波茨坦会议决议
D.雅尔塔会议决议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美英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
A.敦刻尔克撤退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战役
D.阿拉曼战役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对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二、非选择题
11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
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军在马马耶夫高地和火车站与德军交战,一星期中车站易手13次;苏军中士巴甫洛夫等24名战士在一幢大楼中顶住德军反复冲击58天;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三千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材料二 中途岛战役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出现地点代号“AF”。为确认该地是中途岛,中途岛驻军用被日军破译的密码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抱怨岛上由于蒸馏水系统故障而缺乏淡水。不久,美军再次截获日军情报部门发给大本营的密电:AF缺乏淡水。AF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材料三 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温斯顿·丘吉尔
请完成:
(1)材料一所述的战役名称是什么?它对二战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所述的事件对战役的发展有何影响?战役的结果对二战进程有何影响?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丘吉尔的话?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做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1942年4月,罗斯福给丘吉尔的信中说:“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完全成功,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
材料三 1942年5月,丘吉尔在给苏联的《备忘录》中写道:“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届时能否具备实施登陆的条件。因此,在这方面我们无法作出许诺。”
材料四 1942年8月,斯大林在给丘吉尔的《备忘录》中写道:“1942年在欧洲组织第二战场是莫洛托夫(苏联外长)在伦敦逗留期间早已经决定的……我们还了解到组织第二战场的目的是使东线德军撤往欧洲……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们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丘吉尔》
请完成:
(1)对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罗斯福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他这样主张?
(2)对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丘吉尔持什么态度?采取这种态度的目的是什么?
(3)斯大林为什么主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他所说的“1942年存在着开辟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是什么?
(4)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人谁的说法符合材料一的精神?谁的说法不符合?为什么?
参考答案
1.D 解析: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使苏德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推进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转变,从此反法西斯联盟开始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2.C 解析:该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德军共损失了约150万人,由于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家园,德军始终未能占领全城,A、B、D三项均错误。只有C项是对该战役时间的正确表述。
3.B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苏联”“巷战”及“始终不能占领全城”等信息,依托教材知识,可知选择B项。
4.A
5.C 解析:题目所涉及四个条约只有《开罗宣言》明确宣告了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6.B 解析:注意观察图片,图中最左面人物为当时中国的领导人蒋介石,由此可判断这是开罗会议的场面。开罗会议上讨论了处理日本的问题,其中就有中国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的问题。故B项符合题意。
7.B 解析:材料出自开罗会议,该会议的主要参加国是中、美、英。
8.A 解析: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苏联的压力。故A项为正确答案。
9.B 解析:A项为英法联军向英国本土撤退;B项为美英盟军从西欧打击德国法西斯势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项为美日之间的战役;D项为英军在北非同德意军队的较量,A、C、D三项都不存在与苏军夹击德军问题。诺曼底登陆后,美英盟军与苏军东西夹击德国,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10.C 解析:在二战期间召开的国际会议中,雅尔塔会议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最大,因为这次会议为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参考答案:(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
解析:2009年是诺曼底登陆65周年,本题关注了这一热点问题。彩虹的寓意可以从彩虹的构成来认识,彩虹是七种颜色组成的,所以寓意应指二战中的合作,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实现和平。第(2)问“诺曼底登陆”的意义要结合当时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来认识。
12.参考答案:(1)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2)它使美国了解了日本的作战计划,从而得以在局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打败日本。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从此美国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3)阿拉曼战役后,英国掌握了北非战场主动权,一步步走向胜利,因而丘吉尔的话是有道理的。
解析:三则材料分别是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的,应结合其背景、内容,针对提出的问题分析思考。
13.参考答案:(1)罗斯福主张1942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军和美英盟军可以在东西两线夹击德军,减少牺牲和损失。
(2)丘吉尔拖延甚至拒绝开辟第二战场,目的是让苏德两败俱伤。德军的削弱可以减少英国的牺牲,苏军的削弱可以使英国在以后的英苏对抗中占有相对优势。
(3)斯大林认为开辟第二战场可以减轻苏联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同时,东西夹击可以迅速消灭德国法西斯。有利条件:当时德军主力集中在东线苏德战场,德军在西线的力量比较薄弱。
(4)罗斯福、斯大林的主张符合材料一的精神。丘吉尔的主张与之背道而驰。《联合国家宣言》确认:共同反对纳粹暴政,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抵抗德、意、日法西斯。
解析:此题考查的中心是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从材料看,关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建议,早在1942年初就提出来了,由于苏、美、英三国首脑意见不一致,拖到1943年冬才作出正式决定,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成功,从而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美、苏、英三国首脑的主张反映了他们各自代表的利益。罗斯福、斯大林的主张符合材料一的精神,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丘吉尔则站在英国利益的角度,企图让苏德两败俱伤,坐收渔人之利,同时反映出丘吉尔始终如一反对共产主义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