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五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3 08: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攻克柏林,日本投降。波茨坦会议及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对两次大战从各方面进行比较,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二战的学习,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2学情分析
上节课已经讲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扩大、进一步扩大
侍福元
等重大事实,很多学生对这次大战很感兴趣,尤其是部分男生对二战
时期的风云人物了解较多。根据这一情况,我就激励他们回去查阅相
关知识,了解随着法西斯侵略的不断扩大,世界人民有哪些举措,来
共同打击法西斯,最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条件有限,没
有查到太多的资料,给本节课带来极大地难度。
3重点难点
波茨坦会议及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战的性质,原因,影响,历史启迪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通过上节课的讲解,大家清楚三大战场都出现了有利于反法西斯的转折,也就意味着战争即将结束,今天我们来看看战争的结局如何
攻克柏林-德国法西斯的覆亡(自主学习)
1.时间: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2.影响:标志着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具体战争经过,要求学生讲解(语言要精练)展示攻占柏林的图片。
二.波茨坦会议
1945.7-8
苏美英
(一)背景
德国投降了,但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以及战后欧洲的其他有关问题呢 为此,美英苏三大国首脑于1945年7月--8月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代号为“终点”的会议,这就是波茨坦会议。
(二)主要内容
1.德国问题:
2.波兰边界:
3.日本问题-《波茨坦公告》六点
(三)影响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开始了。随着二战接近尾声,共同的敌人
法西斯逐渐走向崩溃,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
探究:杜鲁门评价波茨坦会议是一次“炒冷饭”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协定,正式确定了处置德国的政治及经济原则,如解除德国全部武装、摧毁一切军事工业和纳粹组织、惩办战犯、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等。
展示表格“四次会议”包括背景、内容及其影响。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起了积极作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特别是雅尔塔会议的若干内容,为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会议奠定了基础(美苏根据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在美苏势均力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美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
三.日本投降
(一)促使日本投降的原因

(阅读教材归纳)
1.太平洋战场根本性转折,美国加快反攻;
2.亚洲其他对日作战地区大规模反攻;
3.美国投掷的原子弹;
4.苏联对日作战;
5.中国战场的全面反攻。
(二)日本投降
1945

8.15;9.2;9.9--标志二战胜利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对共同敌人法西斯的战争,它由多个战场组成,这些战场彼此之间有着密切配合关系。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阅读史料思考:
苏德战争开始后,日本6次召开政府和大本营的联席会,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人否决了外相松冈的北进主张,理由是日本大部分兵力用于中国,无法北进。苏联得此情报后,便从远东调兵到西部,在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曾任苏联驻华武官的崔可夫说:“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
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结论: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探究:
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抗战胜利后的元宵节,重庆一家报纸就抗战胜利除了一个谜语,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结果最后的答案有四:屈原、苏武、蒋干、共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你是怎样认为的
总结三国法西斯投降的概况: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总结二战:
四.二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与反思
二战性质: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学生回忆一战,比较性记忆)
战争性质是由战争目的决定的。一战时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争夺殖民地,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时,制造战争的法西斯国家的目的是称霸世界,应战的遭受法西斯侵犯的国家从一开始的主要目的就是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主权独立和世界和平,可知二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正义的战争。
1.是民主正义战胜专制邪恶
2.对战后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3.客观上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4.军事思想和理论得到发展
5.核威胁导致和平思潮发展
6.人类、各国学会如何相处
(二)反思
1.巨大灾难
2.昭示后人p34
结合《名师对话》进行分析。
展示美国投掷原子弹和日本神风特战队的情况。
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其根本原因团结就是力量。世界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盟国在政治上互相协调、经济上互相支援、军事上互相配合,这对迅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课后拓展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p35
比较两次世界大战p33
战争对经济及科技的影响p35
小结: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么这场世界大战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对战后的国际格局及科技的进步起到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