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一 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3 10:0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课后练习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
B.美苏两国崛起
C.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范围
D.英国的大国形象彻底消失
解析:二战后英国在表面上仍维系着大国的形象。
答案:D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这个昔日的老牌殖民帝国迅速衰落。从根本上动摇英国殖民帝国基础的是(  )
A.战争破坏了英国的经济
B.美国实力的空前膨胀 
C.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解析:英国是殖民帝国主义,殖民地是大英帝国的生命线。
答案:C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
B.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C.英法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为核心的两大阵营的对峙
解析:A、B、C三项是D项的前提或条件。
答案:D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这表明(  )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 ②美国要求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首位 ③随着实力增强,美国扩张野心膨胀 ④美国要求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二战时期的产物,显然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将带②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B
5.下列关于二战后法国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战后恢复了大国政治地位 ②实力严重衰退 ③国际形象和威望大增 ④被迫放弃一些殖民地的宗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二战期间,维希政府的投降行径,极大损害了法国的国际形象和威望,因此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D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对战后世界政治影响最大的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C
7.雅尔塔体制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
A.美苏的战时盟国关系
B.美苏的均势状态
C.美苏的核武器垄断地位
D.美苏的经济地位
解析:雅尔塔体制实质上就是两极格局,明确了这一点,本题就容易选择了。
答案:B
8.雅尔塔体制形成的过程中,美苏在对德问题上所存在的矛盾根源于双方(  )
A.意识形态的分歧
B.国家性质的不同
C.国家利益的冲突
D.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
解析:我们不否认美苏之间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分歧,它们的国家性质不同,但决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在于双方的国家利益。即使双方之间有着许多分歧和不同,但二战过程中双方进行了密切的合作,这也是由双方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答案:C
9.下列对雅尔塔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在美苏均势之上
B.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C.该体制与中国无关
D.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解析:在雅尔塔体制下,有关对外蒙古独立和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理都是背着中国政府进行的,因此,该体制侵犯了中国的利益,所以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10.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制共同点的是(  )
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
B.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C.惩治了法西斯战犯
D.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B项与雅尔塔体制不符,雅尔塔体制是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C项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符,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法西斯发动的;D项与雅尔塔体制不符,从雅尔塔体制建立开始,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答案:A
我综合
我发展
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比重(1937~1947年)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情况(单位:人)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状况(1939~1945年)(单位:吨)
材料二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二战后初期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对外战略企图?与材料一的信息有什么关系?
解析: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从出口总额、科技、工业等方面说明了美国、苏联成为世界大国的状况;材料二则说明了美国要称霸世界的企图。
参考答案:(1)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科技强国;苏联的工业也有很大发展;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2)企图称霸世界。美国实力空前膨胀,助长了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呈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格局。此种格局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倾向,美国抛弃了孤立主义,全面地干预欧洲国家及国际事务,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政策基本上被纳入美国的外交战略之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固有矛盾虽未消除,但也没有发展到军事对抗的程度,因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战争,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平衡。
材料二 社会主义力量越出了苏蒙二国范围,在欧亚涌现出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由于社会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使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调和。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力量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自然地都团结在苏联的周围。
材料三 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蓬勃发展。新兴国家都对反映大国强权政治需要的旧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极其不满,要求改变此种不合理状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当代国际关系》
请完成:
(1)材料一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据材料一、二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所说的“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力量”“都团结在苏联的周围”的历史和地理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简要分析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4)指出材料三在客观上的历史作用。
答案:(1)新特点:二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相对平衡,没有发生军事对抗和战争。原因:美国放弃了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由局部扩张转向控制欧洲和国际事务;帝国主义国家在外交政策上追随美国;社会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
(2)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进行了夺取政权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都得到了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地理位置上都靠近苏联,并且连成一片。
(3)是新兴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反帝反殖斗争。新兴国家加强团结,发展经济,有力地冲击着战后的两极格局。
(4)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对维护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