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学习重点】:杜鲁门主义的影响;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学习难点】:冷战局面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学习过程】:
导入:
最近有一件事牵动着国人,让人一提起它就咬牙切齿、热血沸腾,那就是萨德事件。萨德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萨德不仅是“盾牌”,更能摄取情报和监控对手。
“萨德”部署在韩国境内,更方便地监控中国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中国人愤怒了,咒骂乐天:吃着中国人的饭,砸着中国人的锅,部署“萨德”是在中国背后捅刀子。可是咒骂不顶用,我们该如何做?理性认识!理性爱国!东北亚仍保留着冷战的遗迹,这是东北亚的真正乱源,朝核问题是它最激烈的发作。美苏冷战局面虽以苏联的解体而早已结束,但冷战思维、冷战影响却依旧存在。今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关注二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
阅读课本83----89页,完成《名师同步导学》课前自主预习部分。并结合必修一专题九第一节美苏争锋
来学习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一、杜鲁门主义
二、马歇尔计划
三、北约和华约
合作探究一:
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
(1)客观原因:实力对比
共同敌人
(2)主观原因:矛盾冲突
政治渊源
美国内不同主张
(3)序幕:
(4)直接原因:
合作探究二:美苏冷战的表现。
美
苏
政治
经济
军事
合作探究三:分析杜鲁门主义的影响和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合作探究四:冷战局面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合作探究五:美苏冷战给刚建立的新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归纳)
知识拓展:
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
B.称霸世界
C.帮助欧洲复兴,巩固资本主义
D.避免两个超级大国付诸武力
2.美国采取“遏制”共产主义的手段不包括(
)
A.经济手段
B.政治手段
C.外交手段
D.战争手段
3.二战后公然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的美国总统是(
)
A.罗斯福
B.林肯
C.华盛顿
D.杜鲁门
4.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美苏冷战的开始的事件是(
)
A.铁幕宣言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
D.北约军事组织的建立
5.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铁幕宣言
C.北约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6.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咨文中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的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根据上面的材料回答:
(1)宣读这篇咨文的美国总统是谁?他提出美国负有怎样的责任?这一政策被人们称为什么?
(2)美国出台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哪些国家或地区?目的是什么?
(3)美国为推行此政策实行了哪些具体措施?
(4)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这项政策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思想升华:针对当前的萨德事件,我们该怎么做?
作业:
《名师同步导学》第二节强化训练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