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频繁的地区冲突
问题导学
一、中东和平进程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阿拉伯国家联盟会员国(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总理和外交部长于1947年12月8~17日在开罗召开了一次会议,发布了一项声明说: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并且遵照真主的意旨,决战至最后胜利”。
(1)材料一的声明发表的背景是什么?这一背景导致了什么后果?
材料二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埃及的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
——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
(3)萨达特总统为什么被称为“和平的英雄”?他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二、印巴分治
活动与探究
材料 《蒙巴顿方案》规定,印巴两个自治领域的划分主要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宗教信仰……从《蒙巴顿方案》颁布至1951年,约720万伊斯兰教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的约90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迁往印度……加之《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分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即现今的孟加拉国)相距遥远,而恒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印巴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
请回答:
(1)从材料中看出巴基斯坦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
(2)印巴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其根源又是什么?
(3)印巴矛盾为何长期得不到解决?
(4)印巴冲突的升级会造成哪些危害?
中东和平之路艰难的原因
(1)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
(2)大国插手:美、苏等大国插手,使情况更加复杂。
(3)阿以因素:阿以双方互不让步,使和解进程缓慢。
当堂检测
1.中东地区是民族纠纷和冲突频发的“多事之地”。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
①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②民族成分复杂 ③多样化的文化传统 ④大国插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巴以双方基本接受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标志着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意味着( )
A.和平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前提
B.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C.为了和平可以出卖主权
D.阿拉伯人承认了以色列
3.1947年8月,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印度新德里附近的许多居民慌忙登上开往巴基斯坦的火车。这些居民( )
A.是被印度当局强制驱逐到巴基斯坦的
B.是为了宗教信仰而被迫迁徙的
C.是被国际社会强制迁往巴基斯坦的
D.是为了逃避战乱而主动迁徙的
4.阅读下列图片,完成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反战标志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指出中东问题形成的原因。中东问题的焦点是什么?
(3)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局部战争仍时有发生,请你设计一幅反战宣传标语。
答案:
【问题导学】
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背景: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后果:巴勒斯坦地区的归属问题成为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冲突的焦点。
(2)提示: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国矛盾激化,双方爆发了五次战争。
(3)提示:萨达特总统率先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埃及与以色列的握手言和,开始了中东的和平进程。
二、活动与探究:(1)提示:巴基斯坦被分为东、西两部分。
(2)提示:宗教矛盾、领土纠纷、水源问题、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根源是英国的“分而治之”的殖民主义政策。
(3)提示:长期积怨很深、外部力量插手、两国动辄诉诸武力。
(4)提示:引起新的军备竞赛,加剧南亚地区的动荡,威胁着世界和平。
【当堂检测】
1.C 解析:①②③④都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的因素。
2.A 解析:巴以双方长期对土地存在争议,不能简单理解为用出卖主权的方式换取和平。A项最符合题意。
3.B
4.参考答案:(1)背景:美苏冷战,大搞核武器竞赛;反战和平运动兴起;许多科学家反对核战争。
(2)原因:阿以的相互仇视;外部势力的影响(或:大国的插手)。焦点:巴勒斯坦地区的归属问题。
(3)“世界是一家,和平靠大家”;“放飞和平鸽,世界充满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