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争取人类和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2.了解影响了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新变化,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地区冲突仍然存在。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时有发生,严重;但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因素也有。培养学生用史实分析解释实事。
3.了解联合国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互动、自主学习等方式,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形成、表现等问题进行探究。
2.对于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教师在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后进行归纳总结。
3.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卡片,学习思考进行学习联合国的作用和各国人民爱好和平的表现,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2.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
界的不安定
3.世界和平需要世界人民的努力
2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较高,基础较好,学习习惯好。
2.学习历史兴趣较浓,自主学习能力较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对人类和平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温家宝强调,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也顺应世界潮流。
问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一)含义(了解)
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臸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二)背景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2.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几大主要力量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A、斗争与协调、竞争与合作,仍是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征;
B、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C、各类区域性组织活跃,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三)世界多极化表现
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多”主要指的哪些国家 他们各自发展情况如何
1.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臶,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美国企图独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
(1)经济上:约全球22%
(2)军事上:绝对优势
(3)技术上:领先5-10年
(4)政治上:格局中心
意图:凭借强大综合实力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单极世界(但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展示材料:1992年2月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就声称:“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1999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篇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更是武断地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最具领导这个世界能力”。
2.欧盟——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集团
表现:经济、外交
意图:
加快一体化进程,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
3.俄罗斯——仍具有重要国际影响
意图:重振大国地位,在多极化发展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努力:
(1)抵制北约东扩
(2)全方位外交
(3)核武器作为支柱
4.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表现:经济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为稳定、发展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
意图:和平崛起
5.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表现:不满经济强国的地位,提出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军事力量为保证,以自主外交为手段,逐步发展为世界性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梦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们要坚决反对),力争在关系世界稳定与发展的问题上拥有不次于其他大国的发言权。
意图:成为亚洲领袖,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展示中日双方军事方面的资料。图片。
这种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世界各种力量形成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新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建立新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拓展:世界出现多极化的新格局有什么特点
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不是通过战胜国意志强加给战败国而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相互间力量的消长、臸约和均衡,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特点:和平过渡、竞争过渡、长期过渡
2009年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日、美等国立即做出反应,或反对、或谴责、或打捞其残骸。日美等国敌视朝鲜的做法说明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师:有哪些因素威胁人类的和平 (P127学习思考)
二
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威胁
指导学生看教材归纳总结
1.主要根源:
2.恐怖主义:
3.传统矛盾:
4.军国主义:
5.南北问题:
6.突出问题:
7.全球问题:
那么有没有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因素 有哪些
(二)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因素
1.
动荡与冲突尚控制在局部范围内,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
2.国际社会已开展了联合防范和打击行动。
3.人们意识到和平问题的严重性。
当今维护和平影响力最大的是什么组织
生:联合国
三
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一)原因
1.地位:代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国际讲坛、重要场所。
2.作用:维护和平安全、缓和地区冲突更加突出。
3.手段:调查、调解、斡旋、派维和部队、经济外交制裁→有效缓解制止国际冲突
4.共识:共同参与,加强合作,才能面临全球性挑战
(二)表现:千年首脑会议
1.召开:2000年9月,143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
2.内容:
A主题——“加强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
B《千年首脑会议宣言》——把“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当责任”作为21世纪国际关系的基本价值观;强调《联合国宪章》具有永恒和普遍意义;维护各国主权平等、尊重各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不干涉内政;减少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联合国在发展领域的作用。
问题探究:联合国在国际舞台上曾发挥过哪些作用
答案提示: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
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如:帮助弱小国家顺利度过金融危机
推动非殖民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如:支援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工作
1982年,第37届联合国通过决议,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1985年10月,联合国成员国一致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始于2002年,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除了联合国外,全世界的爱好和平的人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你们所知道的有哪些
四
各国人民爱好和平
(一)和平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原因
1.共同愿望:战争带来灾难,人民渴望和平。
2.和平力量:第三世界崛起
3.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不敢发动
4.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依赖加深
5.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
6.国际形势:“冷战”结束
(二)维护和平的途径p63
1.加强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
2.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通过对话、合作解决争端,运用多样化安全机制,促持续稳定和平。
基本态势: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探究】世界主题的历史性转变
1.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间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
战争又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觉醒,社会主义革命与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革命
2.20世纪后半期---和平与发展
和平力量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增长,虽有局部战争,但没改变总体和平趋势——和平
广大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努力争取民族的繁荣富强;
“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地位——发展
小结: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和平与安全成为当今国际发展的总趋势,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维持国际环境稳定和平的力量在日益壮大,并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