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追求共同发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概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分析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公正的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老师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有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应到学生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树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对人类和平发展实业做出了贡献
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并自觉树立为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较高,基础较好,学习习惯好。
2.学习历史兴趣较浓,自主学习能力较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发展中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新秩序开展的斗争与取得的成果。
教学难点: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导入: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
世界经济全球化
含义(见教材)
原因(了解)
1.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是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政治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跨国公司推动全球化的基本力量
(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自主学习)
1.世界贸易增长加快
2.各国生产更趋国际化
3.各国经济联系不断紧密
4.科技与经济管理更国际化
5.跨国公司迅速增加与扩大
6.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展示美国福特汽车生产的流程中各国的写作与参与。
漫画“资本的跨国流动”
结论:第一,资本总是向利润最高的地方流动,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规模加大。
展示美国棒球手套、耐克以及Sony体现的生产全球化。
(五)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材料1:2007年可口可乐制瓶商向中国政府缴税3.87亿元,为中国创收12亿元;灌装系统在2007年为中国经济注入81.6亿元,中国为此共获得大约217亿元的收入。
材料2:P132资料卡片
材料3: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1970年比1950年下降了4%,而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在同时期上涨了44%。1960年到1972年,第三世界由于这种不等价交换而蒙受的损失总额达1034亿美元。
总结:
1.利:
(1)它加速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经验,开拓国际市场,赶超发达国家。
2.弊:
(1)它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经济危机一旦发生,其传染性和破坏性会空前加强。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了继续获取超额利润,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些发达国家还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些行为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探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在一次盛大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拿出本国的国粹——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的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只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你猜他拿出了什么)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来,把各国的名酒兑在一起,举杯相敬,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
积极参与
抓住机遇
趋利避害
防范风险
迎接挑战
探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p65
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秩序的含义(见教材)
(二)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1.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征)
2.演变:二战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简介国际政治经旧秩序。
努力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自主学习)
1.70年代的斗争
(1)73年“石油斗争”,对话和谈判
(2)74年联大六届特别会议,反映愿望
2.冷战后的斗争
(1)共同呼声:和平稳定、公正合理
(2)五项原则:成基本原则
(四)现状
1.仍是旧秩序:南北差距拉大;科技“数字鸿沟”
2.任重而道远
三.为了世界的共同繁荣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是造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2.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恶化,给整个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动荡,并可能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问题
(1)和平问题的含义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
是指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这是就第二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形势而言的。
(二)发展问题
1.发展问题的含义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发展问题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
“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3.当今世界最突出的发展问题:南北发展不平衡
造成南北发展不平衡的根源在于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如何解决
第一,发展中国家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并制定正确的发展方针和
政策;
第二,推进南北对话,改
善南北关系;
第三,加强南南合作;
建立和平、稳定、
公正、合理的国家政治经
济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展示“索马里之痛”,介绍索马里走上海盗之路的情况。由此得出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索马里之痛——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维护和平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前提,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和平环境。
2.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建立经济联系,形成利益共享;缩小各国差距,实行平等合作。
练习:
1.(2010·北海高三检测)2010年6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第四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确保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框架的迅速和有效实施,确保美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在整个金融危机期间拥有他们指望的资金。这表明
A.和平成为时代主流
B.谋求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C.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D.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
)
①只要经济得到发展,世界就一定能够和平
②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③各国共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贫富差距悬殊是诱发世界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这说明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B.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C.和平与发展相互决定
D.不能将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混淆
小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整个世界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维持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维持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