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的概述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没有植被保护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继续发展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1.荒漠化的过程2、荒漠化概念 (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说明: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3)表现形式: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4)分类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红漠化。⑵成因
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
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全球沙漠化的分布3、现状二、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自然界线: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b.行政范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c.气候区:非季风区(年降水量<40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西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1)地形特征:(2)气候——干旱根据地形和海陆位置图解释本区干旱原因:A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B 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3)植被类型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降水递减;草原荒漠草原荒漠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2.地形:贺兰山以东以高原为主,以西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
4.河流: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5.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荒漠。
6、生态环境脆弱。小组讨论:请大家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来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1)干旱的气候——潜在因素 ?大风日数
多,且集中在
冬、春两季?植被稀少,平地多沙质沉积物(物质疏松)3、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物理风化和风力强戈壁与沙漠(2)气候异常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持续干旱抑制风沙活动加剧荒漠化进程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减少蒸腾湿度减弱径流蒸发沙漠石漠降水蒸发说明了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活动自然原因3、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④气候异常例1.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平面上升 ④酸雨危害 ⑤风沙侵蚀 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⑧太阳活动
A.①②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 D.④⑤⑥⑦⑧DA想一想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是否相同?试简单说明。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2.人类的活动不当三、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为原因的表现为了增加收入无节制采掘药材、发菜严重破坏草场人口激增加速荒漠化燃料需求多樵采天然植被破坏固沙植物?过度樵采草场载蓄
量降低超载
放牧土地
沙化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
结构破坏短期的经济利益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过程?过度放牧?过度开垦a.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
b.绿洲地区荒漠化表现及
分布原因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景观的过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气候异常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施工西北地区1.荒漠化防治的“三项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总体思路:人与自然的协调----防治的核心2.“两条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3.“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改善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东农作区牧区草原干旱内陆区西海陆位置(二)具体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封沙育草)(防沙林带)(防护林网)a.生物措施——绿洲地区——多层防护林体系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毛或刺,或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
宁夏毛乌素沙地草方格固沙 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生存。 b.工程措施——流沙地区——设置沙障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现有林地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已荒漠化的地方作为防护林发展林业、牧业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宜林则林、宜牧则牧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能源
的途径开源节流营造薪炭林新建沼气池利用风能、太阳能推广省柴灶5.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态系统利于防治荒漠化(三)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于一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多项环境治理工程3.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努力,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进行。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具体主要环节和程序如下图: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城市总结:任何环境问题的加剧、矛盾的激化更重要的原因的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所以根本原因是人口问题。总结:任何环境问题的产生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总结成因就从五大自然要素入手。2013年6月17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旨在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发扬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胡杨精神,积极投身荒漠化防治的伟大事业,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据此完成1~2题。我国西北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原因是
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②高原、山地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③地处高压控制,
下沉气流为主 ④植被破坏严重,蒸发作用强烈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 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 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 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 黄淮海地区——石漠化读“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因素示意图”,完成3~4题。3. 图中①表示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开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4. 图中②因素造成的荒漠化主要分布于
A.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
B.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C. 干旱的绿洲边缘
D. 内陆河流或冲积扇地区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内蒙古商都县位于半干旱草原农垦区较集中的锡林郭勒草原西部。下图为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材料二 新华网2009年8月28日电:国家林业局防水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28日说,通过长期努力,中国实现了荒漠化土地由逐年增加变为净减少。中国荒漠化土地已由20世纪末年均增加1.04万平方千米转变为年均减少7 585平方千米。(1)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__________和潜在的________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不是简单的___________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________并最终连在一起,形成类似荒漠的自然景观。
(2)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内蒙古商都县的人口、耕地和荒漠化土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在荒漠化的进程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特别是________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但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因素对荒漠化的形成并非起决定作用。
(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经济活动自然因素荒漠扩张退化人口数量增多,耕地和荒漠化土地均增加人类活动降水量气候(自然)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