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时间:50分钟,总分:7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a、b、c代表激素)。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乙表示垂体
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
D.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a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故图中甲为下丘脑、乙是垂体、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根据试题的分析,结构乙表示垂体,A正确;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C正确;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D正确。
2.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
A.甲状腺
B.性腺
C.脊髓
D.脑
【答案】A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故选A。
3.如图所示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代表物质,下列各项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A.①为前一神经元、②为后一神经元、A为神经递质
B.①为垂体细胞、②为甲状腺细胞、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①为胰岛B细胞、②为肝脏细胞、A为胰岛素
D.①为甲状腺细胞、②为下丘脑细胞、A为甲状腺激素
【答案】B
【解析】突触是指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其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A项正确;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B项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够促进包括肝脏细胞在内的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C项正确;当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过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项正确。
4.病人甲的甲状腺全部切除,病人乙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不足,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下列对他们所需补充激素的建议,正确的是
A.甲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乙病人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B.甲病人需要补充TRH,乙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
C.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
D.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
【答案】D
【解析】病人甲的甲状腺全部被切除,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须补充甲状腺激素;病人乙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已经过高,但仍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故应补充甲状腺激素。甲、乙两人补充TRH和TSH后,由于缺少甲状腺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故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故选D。
5.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B.若③含量低于正常值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①和②
C.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
D.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答案】B
【解析】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则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A正确;若③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则反馈作用下丘脑和垂体,①和②分泌减少,B错误;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C正确;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D正确。
【名师点睛】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方法:
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如果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之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减少,之前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增加;三个结构所分泌的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如果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增加(减少),则该激素之后的激素分泌要增加(减少),该激素之前的激素分泌要减少(增加)。
6.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下表为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前30
min和后30
min每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10
10~40
甲
10~40
>40
乙
<10
<10
A.TSH的靶细胞可以是下丘脑、甲状腺细胞和肌肉细胞
B.甲注射TRH后,TSH浓度增高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C.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
D.甲、乙两人注射TRH前的耗氧量比正常人低
【答案】D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A错误;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增高是TRH促进垂体分泌TSH的结果,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垂体,C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甲、乙两人注射TRH前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故耗氧量比正常人低,D正确。
7.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
B.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
C.怀孕母亲缺碘时,c的分泌量会下降
D.c的分泌量过多,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减少
【答案】A
【解析】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知,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A错误;c为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B正确;缺碘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C正确;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属于负反馈,因此c的分泌量过多,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减少,D正确。
8.甲状腺激素在人体新陈代谢、体温调节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向正常人体内注射甲状腺激素时,以下能发生的有
A.有机物分解减弱
B.对氧的耐受性增强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降低
D.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答案】C
【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有机物分解加强,A错误;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人体对氧的耐受性减弱,B错误;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反馈调节作用,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C正确;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D错误。
9.在切除甲状腺10
d后,细胞代谢能力下降的老鼠的血液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生长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B
【解析】切除甲状腺10
d后的老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降低,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
10.下图是在寒冷环境中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
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但与温度感受器无关
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
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寒冷环境,大脑皮层的感觉神经中枢接受到了寒冷的信号,从而反馈给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下丘脑、垂体调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错误;切除垂体后,③的分泌量减少,但不会立即停止,①的分泌会增加,B错误;切除甲状腺后,反馈作用弱,①和②的分泌增多,但是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二者不促进代谢,C正确;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减少,D错误。
11.下图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激素③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减少
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
【答案】C
【解析】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B正确;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增加,是激素的分级调节,C错误;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D正确。
12.一只成年狗仍保持幼年的体态且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是因为缺少
A.雄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促性腺激素
【答案】B
【解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所以一只成年狗仍保持幼年的体态且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说明缺乏的是甲状腺激素,故选B。
13.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给两人分别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然后测定两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见下表(正常值10~40μg
/L)。据表推测,甲、乙两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μg/L)
注射前30min
注射后30min
甲
6.5
6.5
乙
6.2
28.2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μg/L)
注射前30min
注射后30min
甲
6.5
6.5
乙
6.2
28.2
A.垂体、下丘脑
B.甲状腺、垂体
C.下丘脑、甲状腺
D.下丘脑、垂体
【答案】A
【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保持不变,说明甲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显著升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14.(8分)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的含量状况。
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
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补碘前
补碘后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正常
降低
正常
垂体
A
正常
B
正常
(1)表中A是______________,B应______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_______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____________;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
(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比较,作用范围_____,需要__________的运输。
【答案】(8分,每空1分)(1)促甲状腺激素
升高
抑制(反馈调节)
下丘脑
(2)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兴奋性
(3)广泛
体液
【解析】(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缺碘的人群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较低,会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此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2)体温偏低说明体内的物质氧化少,产生的热量少;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说明神经的兴奋性不高。因此,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比较,作用范围较广泛,并需要体液的运输。
15.(8分)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RH是_______激素,B是_________。
(2)寒冷环境中A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AB两激素在促进产热方面是__________作用。
(3)常温下,血液中A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调节。
(4)人在寒冷环境中,若穿衣太少,会出现X产热,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由下丘脑到X产热,其调节方式是______。
【答案】(8分,每空1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肾上腺素
(2)上升
协同
(3)减少
反馈
(4)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战栗
神经调节
【解析】(1)图中TRH是下丘脑合成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A;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是肾上腺素B。
(2)寒冷刺激时会作用于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会使甲状腺激素A和肾上腺素B分泌增多,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所以两种激素在促进产热上是协同作用关系。
(3)常温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A若有增加趋势时,通过体液运输,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它们分泌TRH和TSH,所以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4)人在寒冷环境中,若穿衣太少,会出现骨骼肌产热,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战栗。由下丘脑到X产热,其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点睛】本题关键要注意甲状腺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过程:
16.(9分)下列是利用小鼠所做的几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
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鼠,测定小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小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组别
实验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
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
乙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天后,连续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
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卵巢和子宫发育的影响情况,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手术/处理方法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的平均重量(mg)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mg)
1
不做处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6
219
请回答:
(1)实验所用的幼鼠性别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且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应大小相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促性腺激素只能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育,第三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实验一:小鼠的物质代谢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等量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2分)
实验二:(1)雌性
保证单一变量
(2)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溶剂
(3)卵巢
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2分)
【解析】实验一:从实验的处理方法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代谢能力的影响。甲、乙两组对照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以增强物质代谢的强度。由于甲状腺激素是溶于某种溶剂的,为了排除这种溶剂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所以应增加一对照组,处理方法是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等量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实验二:(1)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促性腺激素对卵巢和子宫发育的影响情况,所以应选用雌性小鼠。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都属于无关变量,所以要保持相近。(2)第2组实验中,小鼠的子宫和卵巢均减轻,所以该组的处理方法应是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溶剂。(3)第4组实验和第3组实验相比,小鼠的卵巢重量较大而子宫重量一致,说明了促性腺激素只影响卵巢的发育。第3组实验中因为切除了垂体,所以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重量变轻,但注射了适量的雌性激素,所以子宫发育正常。
17.(9分)如图表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①~③表示不同激素,A表示某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图中代表甲状腺激素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图示中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体液”或“神经”)调节。
(2)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③的分泌量将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
(填“提高”或“降低”)组织细胞代谢的速率,增加产热。
(3)③的分泌量达到一定值后,会___________
(填“促进”或“抑制”)①和②的分泌,进而使③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
(4)图中腺体A表示___________,其分泌的②是___________(激素),此外,A还能分泌___________
(激素),促进人体生长。
【答案】(9分,每空1分)(1)③
体液
(2)增加
提高
(3)抑制
(负)反馈调节
(4)垂体(脑垂体、腺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生长激素
【解析】(1)图中③代表甲状腺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属于体液调节。(2)在寒冷环境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③(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从而提高组织细胞代谢的速率,增加产热。(3)
③(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达到一定值后,会抑制下丘脑对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和垂体对②(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使③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调节。(4)
图中腺体A表示垂体,其分泌的②是促甲状腺激素(TSH);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生长。
18.(10分)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得到新鲜的下丘脑和腺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如下图),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1)C瓶与D瓶相比较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瓶与E瓶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再设置一组F瓶,加入垂体、下丘脑和等量甲状腺激素,则F瓶与____________可以形成对照,其培养基内TSH浓度应______于E瓶。
(3)垂体中除腺垂体外的部分称为____________。
【答案】(10分,每空2分)(1)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D、E
低
(3)神经垂体
【解析】本题考查激素分级调节的相关内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生成,受下丘脑控制。(1)C瓶与D瓶相比较,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瓶与E瓶相比较,下丘脑的加入,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说明: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按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F瓶可以与D、E形成对照;由于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其培养基内TSH浓度应低于E瓶。(3)垂体中除腺垂体外的部分称为神经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