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 第21课《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 第21课《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6 09: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同步导学案课题:21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师寄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预 习 案【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二、词类活用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荡”:原为动词,激荡,这里用作使动动词,可译为“使……激荡”。2.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候。(《毛遂自荐》)臣:使……称臣。3.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三、孟子的“大丈夫”孟子关于“大丈夫”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公孙衍( )  丈夫之冠( )  女家( )  富贵不能淫(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诚: 大丈夫: 天下熄: 焉: 丈夫之冠: 命: 戒:     女家:    夫子: 正: 由: 独行其道: 淫: 移: 屈: 3.一词多义。戒戒之曰: 必敬必戒:       谓此之谓大丈夫: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太守谓谁:4.古今异义。父命之(古义: ;今义: )以顺为正者(古义: ;今义: )5.词类活用。威武不能屈: 6.通假字。女家: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合 作 探 究 案【合作展示】翻译重点句子。(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合作交流1.熟读课文,思考: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2.再读课文,进一步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检 测 案阅读下文,完成1~2题。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内容理解(简答题)。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 , 。”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中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 。”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综合分析(选择题)。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孟子认为的“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意义。在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会不时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却是个例外。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文第一段内容为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本文第二段内容为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大丈夫之道谈到妾妇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 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重点: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学习难点: 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参考答案
预 习 案
预习·导学:
1.yǎn    ɡuàn   rǔ   yín
2.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命:教导、训诲。
戒:告诫。    
女家:指夫家。   
夫子:指丈夫。
正:准则,标准。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淫:惑乱,迷惑。
移:动摇。
屈:使屈服。
3.告诫 谨慎       
称得上,叫做 对……说 为,是
4.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命运
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面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6.“女”同“汝”,你。
合 作 探 究 案
翻译重点句子。
(1)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
(3)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4)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合作交流
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检 测 案
1、(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21教育网
(5)富贵不能淫:丞相的官位也诱惑不了文天祥降元,大官位也不能让方志敏动摇。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宁愿挨饿不领美国救济粮。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怒对国民党手枪,刘胡兰誓死不出卖党。
2、(1)D (2)C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