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六单元
达标检测题
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空乏: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亡:灭亡
B、何苦而不平。
苦:愁,担心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苦:使……痛苦
C、帝感其诚。诚:诚实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实在
D、其如土石何。其:语气词
曾益其所不能。
其,代词,他
4.下列句子编成四组,全部表现愚公移山决心的一组是(
)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吾与汝毕力平险。
(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帝感其诚。
A、(1)(3)(4)(5)
B、(1)(2)(4)(6)
C、(2)(3)(5)(6)
D、(2)(4)(5)(6)
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
B、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C、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始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6.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甲光向日金鳞开。
我报路长嗟日暮,
。
,自将磨洗认前朝。
,星河欲转千帆舞。
(5)《饮酒》中寓情于景,道出了诗人隐居后欣慰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望》中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赤壁》中用典故的语句是:
,
。
二.阅读理解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故
②是
8.翻译。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10.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惟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二)《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
①
年且九十(
)
②
寒暑易节(
)
③
杂然相许(
)
④
甚矣,汝之不惠(
)
12.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3.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
14.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三)《周亚夫军细柳》(节选)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天子且至(
)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
1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7.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请指出三处并作分析。
这刻画了周亚夫怎样的形象?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19.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作文
20.请以“慢下来,会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第六单元答案
①“他受到贫困(之苦”或“使……贫困”;②奋起,指有所作为。
D
3.C(帝感其诚的诚是“诚心”的意思)
4.D(第1句交代移山的原因,第3句交代放置的地点)
5.B(河曲智叟用静止的眼光而不是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6.
(1)黑云压城城欲摧
(2)学诗谩有惊人句
(3)折戟沉沙铁未销
(4)天接云涛连晓雾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①所以
②这种人
8.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9.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0.略(不论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11.①
将要
②
改变、变换
③
答应
、赞同
④
聪明
12.凭着(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不能除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样呢?
13.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
14.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
15.(1)将要
(2)规定
(3)告知
(4)先前
16.A
17.一是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18.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书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19.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